叔本华感叹:人生一半是失望的痛苦,另一半是厌倦的痛苦
这本书其实是叔本华31岁的时候就写成了,但一直无人问津,因为当时西方哲学的主流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而叔本华这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当时显得更格格不入。在解读这本书之前,我们首先来搞清楚几个概念: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根本区别;意识和表象的根本区别。
其实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尤其是从柏拉图提出“理念论”以来,就基本上为西方哲学此后几千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柏拉图不仅区分“理念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区分了现象和本质,更重要的是他的哲学思辨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家怀特海说,两千年来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则进一步奠定了理性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在进行普遍和彻底的怀疑之后,我们再也无法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的主体,也就是“我思”的存在,我思也可以理解为思维、理性,也就是说,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的同时,也是承认了,人的理性是我们一切认知的起点,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的本质是理性,而不是感官经验,也可以理解为:本质先于存在。
而非理性主义是和理性主义对立的,或者说对理性的一种否定,他们将理性和直观、经验、直觉、本能等等对立起来,简单来说,非理性主义认为是:存在先于本质。著名的存在主义思想就认为,人的存在是先于世界的本质的,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是人赋予的,是先有人的存在,才有万物的意义,这是一种非理性主义思想。叔本华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表象的世界和意志的世界。一切表象的存在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而意志是盲目和无意识的,是冲动和并非理性的,所以,叔本华也是非理性主义思想的代表。
而同时,在叔本华的思想里面,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世界的一切都只是表象,或者说是客体,换句话说,是人的存在先于世界的表象,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一开始就说:凡是在知识上存在的东西,包括整个世界,也只是与主体相关的客体,只有知觉着所具有的知觉,世界是我的表象。过去、未来或者遥远、目前等的区别,只有在时空中才成立,凡是属于或者可能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必然都是通过主体为条件的,也只是对主体存在。所以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世界的一面完全是表象,另外一面也完全是意志。
好了,介绍了叔本华关于意志和表象的划分,我们再来聊聊,他的这种思想的起源。前面我们介绍过,叔本华非常崇拜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柏拉图,一位就是康德。从柏拉图的理念,再到康德 “物自体”,和叔本华的“意志”其实是非常类似的。柏拉图认为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区分了现象和理念,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只是现象世界,是虚幻和不真实的,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念世界才是真正和本质的世界。
而康德区分了现象和物自体,我们只能认识到世界的现象,或者说事物显现给我们的样子,而世界本来的样子,也就是“物自体”,是我们无法认识的,这个前面在讲康德哲学的时候也介绍过。叔本华借鉴了柏拉图和康德的思想,区分了:意志和表象,但是和康德不一样,康德认为,凭借理性我们是无法认识世界的本质,也就是物自体的,而叔本华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恰恰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华认为,康德混淆了直观和思维的概念,康德认为,我们的思维和直观都不能认识物自体,但叔本华认为,虽然理性思维是无法认识物自体的,但我们可以凭借直观认识物自体,或者说能感知到意志的存在。叔本华认为,包括人、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活动都受意志的支配,甚至理性也只是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本质就是意志活动,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象。所以康德的物自体和叔本华的意志其实是类似的,但是不同的是,叔本华认为,可以通过内在感官或者说直观来认识物自体,比如意志在人身上就表现为内在的欲望和冲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到的。
在叔本华的思想里面,意志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独立于时间和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意志也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根源,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
叔本华说,每个人只要闭目静思,就会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来是永无休止的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的,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无时无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都会发现自己原来与空洞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剧,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
其实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其实也受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也有点类似我们所说的“本能”。在人类身上,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无法控制和避免的,比如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渴望等等,这些都是本能的冲动,我们无法避免。
因此,叔本华才叹息说:人生一半是失望的痛苦,另一半是厌倦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