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玻璃心、情绪化,明明是大人一直挖“坑”,却怪孩子不行

太多期待和压力会让孩子们不堪重负,不是孩子太脆弱,而是大人太着急了。

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孩子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鹿妈 

 ◆ ◆

作者 | 智慧主创团
来源 | 智慧父母V(ID:zhfm831)

林丽偷偷在家里装了摄像头,最近朋友送给她一只橘猫,她本想在上班的时候看看小猫的行动轨迹。

因为老公一直反对她养猫,就没告诉家里人。

没想到,在摄像画面里,她看到了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一幕。

画面一:

那天给女儿检查作业,镜头里她突然发火:“这道题对吗?”

女儿一怔,还没反应过劲来, “又是马虎,说了多少遍了,去,错1道补3道”。

女儿怯生生地说:“妈妈,我累了,能不做吗?” “不行,去做吧!”

画面二:

女儿补完了3道题,还是有一处小错误。

她看到自己的脸已经面目狰狞,连自己也被吓到了。

自己连珠炮地批评女儿时,女儿低着头,一边流着泪,一边按妈妈的要求继续在本子上不停地写着……

画面三:

终于,女儿这次全做对了,自己走出房间去忙别的。

房间里,她看到女儿将小身体蜷缩在床上,一边擦眼泪,一边抽泣……

林丽一直认为女儿太胆小、脆弱、太玻璃心,如果不是看了录像回放,她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一直以来在承受什么?

 “玻璃心”的孩子,很让人心疼

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太娇气,不能批评,一写作业就吭哧,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内心脆弱……

这些孩子,可能正经历大人看不见的痛苦。

为什么现在“玻璃心”的孩子那么多?

在“做智慧父母·开学不焦虑”的大型直播中,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丹老师建议父母,用手机录一个小时的语音,看看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你给孩子下了多少条指令。

“这个字写歪了”、“快点去刷牙”、“怎么还不喝牛奶”、“到洗澡时间了”、“头发没干别躺枕头上”、“去拿书,我们开始阅读”……

仅仅在临睡前1个小时,孩子就可能接收到7-8条语言指令,这些语言指令里,可能还夹杂着大人批评、不耐烦、焦躁的语气。

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每天被不同的指令包围着。

你知道吗?孩子的大脑每加工一条语言指令都非常辛苦,这些语言刺激会让他们特别焦躁,内心充满挫败感;

同时也会让孩子特别“易碎”,一点小事就情绪不稳定、哭泣发火。

年龄越小,父母越应该给他们尽量多的身体刺激,少用语言。

你想要让孩子吃饭,把筷子拿给他,或者敲一下碗就可以;你想要孩子刷牙,可以试着写在纸上给他看;

你想要孩子看书,拿来书故意放他手上,书落到他怀里,阅读就开始……

语言减少了,孩子的语言中枢的过度刺激概率才会降低,这种调整,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执行,却不带给孩子挫败感。

擅于“纠错”的父母

会让孩子越来越“玻璃心”

从小学到大学,好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本,哪道题做错了,再写10遍。

我们总以为孩子多修正自己的错误,就会变得更优秀一些,但事实上,这只能让他们对写作业这件事越来越烦躁、越来越讨厌。

如果问家长一个问题,你更愿意让孩子积累信心、更有学习的动力,还是愿意他一学习就头疼。

当然是前者。

父母都习惯做除草机,把孩子长得不好的草除掉,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真正有效的是帮助孩子种一片新草出来。

改掉一个不好的东西是很难的,一定要孩子改还可能越来越严重,而学习新的东西却很容易,当新草越来越多,旧草所占的比例自然会越来越小。

下一次,拿到孩子的试卷或作业,建议父母先找出两道孩子做正确的题,然后再说那道做错的题。

对孩子的表扬,至少要比错误多一倍,然后再慢慢从2∶1增加到3∶1,再变成5∶1。

让你的孩子每天记得自己的成功在哪里,进步在哪里,开心在哪里,哪怕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开心都可以。

家长花心思,这样日积月累,耐心坚持下去,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有学习的动力。

孩子的“玻璃心”

其实是很宝贵的天赋

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很慢热,不太敢尝试新鲜事物。

这样的孩子有可能是玻璃心,但也有可能他的神经类型跟别人不一样。

比如踢足球的人兴奋起来非常快,可是练射击的人他的神经稳定性特别好,所以他们是特点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孰优孰劣。

假如你的孩子适应新环境慢,说明他的观察和感知觉能力特别精细。

就好像是手机拍照片,别人的手机是100万像素,他的是1000万像素,因为像素特别高,他能拍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所以观察起来就会非常慢。

可是一旦完成任务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会给你带来惊喜,而他将来在这方面也会有特别的优势。

如果你希望慢热、敏感的孩子更灵活一点,必须让他在安全区待够,而不能特别快地把他拉出去。

他们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要对环境特别熟悉了,然后心安定下来了,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妈妈也可以让这样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带一些熟悉的东西。

有的人上大学都带着一个娃娃,都18岁了还需要依恋物,可是这件依恋物对孩子心理意义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跟别的孩子去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孩子,爱你孩子的特别,才是给他最好的呵护。

别再给孩子加压了
他们真的会崩溃

我们常常震惊:为什么一个小孩因为被老师批评了一句就跳楼,因为家长一句话就离家出走……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好了很多倍,但压力也大了很多倍。

心理学有项研究,我们去超市买牙膏,有几百种牙膏可以选择,和只有一种牙膏可以选,所面临的压力是不同的。

父母小时候只有一种牙膏可以选,而现在的孩子被信息完全淹没的压力,是从小物质很贫乏的人所不能体会的,而且真的可能致死。

就像我们常常在手机里收藏一些东西,以为留着有用,于是就不停地存,直到手机信息过度饱合,内存不足,接着就会出现速度变慢、卡壳、死机。

我们的孩子时常会从父母、祖父母、同伴、老师那里收到太多的压力,而且这些压力是透明的,大人看不见的。

很多父母说当时我从山沟考到大学多不容易,父母的不容易只相当于爬到了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而孩子所面临的压力是要从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登上山顶!

到达了一定高度再往上爬,压力是难以承载的,而且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我们很难想象,在今天做一个优秀的孩子,承载着多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孩子的脆弱是很自然的。

所以,别再给孩子加压了,他们真的会崩溃。

好好保护我们的孩子,好好爱我们的孩子,

越是“玻璃心”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给他们更多的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

用正确的方式爱他们,他们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棒!

*来源:智慧父母V(ID:zhfm831),智慧父母关注0-15岁孩子的成长教育,旨在帮助有远见的父母养育终生成长的孩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