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时,城池久攻不下,为什么不能直接绕过去
古代的城池一般都不大,在打仗时,为何大多数都一城一池的推进。在城池久攻不下时,一般也靠人力慢火熬着,为什么不能直接绕过去呢?其实有一些将领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勇敢地做了,至于结局么,反正是大多数死得都比较难看。
之所以不能直接绕过去,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城池跟本跨不过去。最典型的当属山海关,曾经把爱新觉罗一家子搞得虚了好几次。先来张地图就看明白了:
从东北向的葫芦岛开始,一路西南兴城、绥中、山海关(图中标1处)、秦皇岛这一线,一侧是渤海,一侧是高山(绿色部分基本都是山)。从东北进入中原地区如果不走山海关,要么直接翻山,要么绕路蒙古。无论是翻山还是绕大漠,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后勤和伤亡方面的代价。
当然,黑山白水的女真人这么干过,无论失败还是成功,结局都不是皆大欢喜。后来女真人看懂了,山海关就是取得真经中的一道砍,迈不过去只能在东北打渔。所以,女真两代大汗宁可把八旗打光了,也要猛攻山海关,因为实践中山海关根本绕不过去,才有了后来吴三桂、陈圆圆那点事儿。
▲高铁从北京到沈阳,最早走的就是比较绕的南下天津一线
今天已经成为基建狂魔的我们,在前些年建高铁的时候,出关到东北的高铁线路也是主要走的辽西走㾿这一线,宁可远一点也走这里,因为绕过去成本太高。古代这种城池不占少数,很多极端地形的旁边都会出现这种城池,比如河西走廊沿线也是如此。
▲河西走廊
但是,还有很多城池并非建立在交通要道之上,它们也不可以绕过去么?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绕过的城池对补给是重大威胁。有些小城,里面可能没有多少兵力,但城坚墙高,很难突破,这也是最烦人的。大军一旦绕过去,城池里就随时可能出兵袭扰补给线。补给线一断,基本上大军就变成孤军了,周边的几个城池一联合,玩的就是饺子包馅儿的活。
另外,古代的城池是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城池中汇集了税收、兵源、信息、物料等多项优势资源,能吞下就可以拥有所有,吞不下就等着对方用所有来恶心自己。所以,如果想绕过这种城池是要有充足前提的:派足够多的兵力围住绕过的城池,保证他们不乘风破浪。
第三,城池是重要的依靠,一般不会轻易绕过去。城池是最好的堡垒,古代的科技水平,新建的防御工事无论如何也难与城池相提并论。稳扎稳打地拿下一个个城池,让己方士兵有了喘息休整之机,可以在城池中安稳地补充兵源和辎重,派少量兵士守城就可以让大部分士兵休息。试想这样的场景,绕过城池之后,一旦补给线被切,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己方将士又没有坚固的城池作为防守工事。结局大概率是士兵哗变。
当然,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绕城而过。最明显的,如果是短兵相接,己方为骑兵,对方为步兵,也可以利用速度优势,绕城追击,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或者像朱棣靖难之役那样,从北平出发,基本上没打几个城池就一路干到了南京。这是因为各城池一看是皇家内部开干,神仙打架惹不起,都抱着观望态度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