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啸平:爱的折磨与荣耀

我在童年时,便知道我有一位妹妹送给远房亲戚,那是经常听到父母和老祖母唠叨着的。他们是忘不了这位远离身边的亲骨肉。我对这位妹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特别二十一岁那年,漂洋过海回国参加抗战,更是把她全忘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流落在海外的三亲六戚,故交老友,有了音信,有了联系。我这位妹妹已进了老年行列,儿女成群。年轻人比母辈怀念我这位年轻即回国的老舅舅,经常给我写信问安,也使我了解他们一些情况。其中大外甥,获得美国艾奥瓦大学博士学位,现在台湾某大学当教授。据说模样长得像我。1998年秋,我女儿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 终于见到这位大表哥。据她说不仅模样长得像我,性格也相似。除了专注他的专业外,似乎不闻人间烟火,从不沾手柴米油盐,如我除了能泡方便面外,连烧饭也外行,而且,也跟我一样,从小就有点耳聋。

从外甥们口中知道这位妹妹为何不给我回信或回国来看我,因她在我面前有自卑感,她当年被父母认为是“祸根”抛弃的,虽然收养她的人家是情谊深厚的亲戚,待她如亲生儿女,非常疼爱。她也嫁了好丈夫,儿女成群,家境也富裕幸福,但对自己身世耿耿于怀。

为什么父母把她当成“祸根”呢?

我父亲是我年轻守寡祖母的独生子,父亲成家后生下我这个宝贝,真是老天爷的恩赐,是传宗接代的老祖宗,所以要我叫父亲为“叔”,叫母亲为“婶”,因我是老天爷恩赐的小神仙,这人间是没有人有资格当我的老子和老娘的。我这天王小老子降生隔年,这位妹妹便诞生了,她一生下来,父亲便得了一场大病,几乎是倾家荡产又债台高筑才把他一条老命从阎王手里夺回来。这都是这该死女儿带来的。祸根不除,家无宁日。因此只好忍痛送小瘟神。

罗曼·罗兰说过,“一颗充满爱的心,是天生要受它们的爱的人的折磨的”。

留给祖母、父母终其一生的痛苦、不幸、折磨的,并非他们送走的女儿,而是我这个他们最疼爱、最宝贵的天王小老子。我说终其一生,因为他们整整四十年,不知我在天涯何方,海角何地?不知我是活在人间或是早埋在荒山野地,日日夜夜无尽的悲伤,焦虑的折磨。直到近半世纪后,幸逢祖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回去探亲时,他们早已长眠地下,据说八十三岁老祖母弥留之际,还叨念着我这个孩子。

在这世界上,最神圣、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我十三岁时,家庭经济已落入困境,父亲经商失败,又吸上了鸦片,母亲也四十出头,她生了十个儿女,夭折的,送人的,最后只剩下我的弟弟及一个妹妹。当时还有个老祖母,全家十几口人三顿饭,劈柴洗菜洗碗,以及全家衣服都靠她一人洗。全家用完餐,留下剩饭残羹,她才上桌,这匆匆用餐时,可说是一天中唯一屁股坐在板凳歇口气的瞬间。我长成少年时,需要出门谋生,但我找不到职业,感到没有前途,非常苦闷,她安慰我说:“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要饭也要养活你。”她最担心的是我远走高飞,“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在那个时代南洋青年是感到可笑,没有出息的。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伏尔加流浪汉的“高尔基”,回祖国上前线奔西安,入抗大陕北公学,才是他们认为超尘脱俗、鹤立鸡群的高尚生活,壮丽人生。我也终于离家出走了。

而且, 母亲也知道,我并非到什么地方谋生,也不是去哪里探亲访友,也非到远地去观光旅游,而是到炮火连天的祖国战地,这是生离,也可能是死别。

1989年我回到新加坡探亲,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杨松年博士来访我,说他在日本人占领新加坡后各种当地华文报刊全毁的劫后余生中,找到我1937-1940中所发表的各种文章近四十篇,这些文章作者虽然是我,但现在也是他艰苦考证的成果,所以目前都未影印给我。其中所写内容,人事变迁半世纪,我都没有什么深刻印象,但其中一篇短文叫《离家前夜》,我却历历在目:母亲满脸泪容,全身瘫痪似地坐在椅子上,全家笼罩着阴郁的沉重气氛中,连平时俏皮捣蛋、整天蹦蹦跳跳、屁股片刻都不沾板凳的九岁小弟弟,也感到家中发生了什么灾难,乖乖地、安静地坐在一旁。我为了别后避免引起母亲触景生情,把书架的书都送到剧社,把墙上我一帧美术大半身照片也摘下来送给好友吴静邦,这照片直到全国解放后,吴先生回到故乡厦门后又寄还给我。

我投奔新四军后,驰骋山沟平原穷山野岭,根本不可能与海外家庭通信,全家都极焦虑,悬念着杳无音讯的游子。我十一月投军,隔年二月发生皖南事变,新加坡有报纸新闻说我已殉难,全家悲痛欲绝。上海朋友急托人转告我家里,说我不是到皖南,而是到苏北。我到苏北不到一年,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日本侵略者秋季大规模扫荡,我哮喘病又发作,领导便“精简”我回上海养病。我到上海人生地疏,原寄存友人的衣服用品全部被分光失落,身上又没生活费,冬天又将至,面临冻死饿死的威胁,便急函寄家中求救,家中接到我流落异乡可能饿死街头的求救信,刚要回信,太平洋战争突然爆发, 从上海到新加坡航线断绝,我又像断了线的风筝,全家又陷入为我生死未卜的焦虑、悲痛的情绪里。近五年后,日本投降,我早已回部队并驻扎在苏中解放区东台市,生活暂为安定,才给家中寄去平安信,家中回信我尚未接到,蒋介石大举进攻华中解放区,我又跟着部队退出华中解放区,北上山东……全国解放后,才能经常和家庭联系,老祖母等不及我这宝贝孙子归来,含悲仙逝,父母也已风烛残年,家境又更贫寒,不可能回来看我。我曾筹军饷寄给他们表示点孝心,但当时尚未改革开放,严禁汇款到国外……

我这家庭天王小老子才是给母亲带来无穷尽不幸的“瘟神”。

到了晚年,回首一生,整整离家革命六十年,作为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也为党与人民做了点有益工作,但甚愧为贡献太微薄,可欣慰的,是从未做过损害党的坏事,一生廉洁自律,我敢说连根烟也不抽公家的。我当官时,为联系关系与兄弟领导应酬,宴请也不用公款,是自己掏腰包,更不为亲人、为自己极力谋私利。1957年划我为“右派”,剧团全体大会批评我四天,说我有各种错误文艺思想,但没有任何为己谋私,争权索利。当我有时看看几个战役纪念章,两个三级军勋章(独立勋章、解放勋章),我常常这样想,这里也有为我悲痛终生的母亲和家中亲人一部分心血。

这也是我自感到对得起母亲的欣慰。

母亲,您是备受爱的折磨,但在天之灵,您也有一份爱的荣耀。

(0)

相关推荐

  • 怕了怕了,吓到心脏狂跳

    等待<小丑回魂2>的日子很难熬. 所幸,苦等多时的<遗传厄运>终于放出资源. 从年初圣丹斯首映,到年中全美公映,王老实足足盼了大半年时间. 与所有黑马一样,出世必伴随满堂赞誉. ...

  • 少年梦魇

    月下听花语 文中赏雅音 少年梦魇 作者:金镜波 少年,对一个人来说是最美的年华.本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学到应该学到的课本知识.那个年代虽然贫穷,很多人的少年心灵却是健康.活泼.快乐的. 然而我却不是这 ...

  • 豆瓣8.7分,它值

    前些天,在上影节一票难求的<痛苦与荣耀>终于出了资源. 许多喜欢阿莫多瓦的影迷朋友纷纷感叹,这是最温柔的阿莫多瓦.该片更是在豆瓣砍下8.7的高分,让人心向往之. 看过之后,笔者认为 片名是 ...

  • 贝克汉姆全家欢庆母亲节,小七招牌祖母笑超迷人

    3月22日是英国的母亲节,虽然因为病毒的原因小贝一家不能外出度假,但仪式感可是一点都不能少.维多利亚分享与四个孩子以及老公贝克汉姆还有母亲的合影,祝普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不足9岁的小七越来越漂亮,表情 ...

  • 南瓜糯米饭

    小时候,南瓜常有,糯米却不常有.我们家乡虽是盛产水稻的地方,但因糯稻产量很低,生产队很少种植,每年只种七八亩田的糯稻,收获三四千斤糯谷,按人头分给二十多个农户尝鲜.每年多半是快过春节的时候,母亲才会让 ...

  • 回忆童年,彭德怀为何“泪流不止”?8岁丧母,全家被迫上街乞讨

    回忆童年,彭德怀为何“泪流不止”?8岁丧母,全家被迫上街乞讨

  • ​长女车祸刚走出阴霾,小女一次“普通流鼻血”,再将全家打入谷底

    "我一定会治好病,将来考一个好大学,跟你一起孝敬爸妈."病房里,我的小女儿用尽全身力气挤出笑容安慰着我的大女儿,我看着姊妹俩隔着手机对话,只能将泪水往肚子吞.这已经是我们带着女儿四 ...

  • 你必须装成玩具,才能保住小命

    第十放映室 就爱瞎说大实话 如何面对恐惧--通常是恐怖电影主角所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如何制造恐惧--则有赖那些"施虐成性"的创作者,数十年如一日,苦苦研习. 血腥与骇人场面,它们 ...

  • 《巴霍巴利王2》爱江山是王者荣耀,爱美人是亡者农药

    对于一代君王而言,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或者江山美人皆揽入怀,也是最天经地义之事,但若遇到了爱美人更甚于爱江山的性情中人,却也是难得的风流倜傥的帝王.即将于5月4日在全国公映的印度史诗大片<巴霍巴利 ...

  • [语音讲座]【董氏奇穴经验系列讨论专栏 1】手解穴 王啸平教授 全美中医药学会

    手解穴 王啸平教授 全美中医药学会王啸平教授简介王啸平医师在美國南灣針灸中醫大學**臨床中醫學博士学位,美國環球大學東方醫學博士後,美國環球大學東方醫學博士,美國中醫骨傷研究院院士 ,美洲中國文化醫藥 ...

  • 【语音讲座】心灵穴诠释【董氏奇穴经验系列讨论专栏4】王啸平教授 全美中医药学会

    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 和美国中医论坛(TCMAAA)讲座 主讲教师:王啸平教授 特邀:        王全民教授 美东时间:07//17 周六 8pm美西时间:07/22/17 周六 5pm ...

  • 【语音讲座】足千金、足五金“治魚刺卡喉”机理 王啸平教授 王全民教授 【董氏奇穴经验系列讨论专栏3】...

    全美中医药学会和美国中医论坛讲座 王啸平教授董氏奇穴经验系列讨论专栏 2 特邀:王全民老师(董氏弟子) 形式:讨论互动形式 内容: 1. 穴位:足千金.足五金"治魚刺卡喉"机理 2 ...

  • 王啸平:我的朋友李承

    抗战前后,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在南洋进步青年中非常流行,鲁迅先生为该书写的序言中,引用苏联作家爱伦堡(Ilia Ehrenburg)的一句话:"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 ...

  • 王啸平:生命中的盛大节日

    离家漂泊在外的游子,总盼着有一天,能回到温暖的家,与父母姐妹共享天伦之乐.即便因谋生或其他原因被束缚在异乡,也会如最近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 我二十岁时离家,起初真是日夜想家,度日如年, ...

  • 王啸平:五十年风水轮流转

    当年我们海外这批自我标榜为"普罗列塔利亚"的小青年"左"得可爱,"左"得可怕也可笑.男的都不穿毛料,更不戴什么金戒指或银戒指.女同志都是布褂 ...

  • 【王继平】我 爱 春 风

    文/王继平 我 爱 春 风 温暖的春风,从陡峭的山崖扫过, 带着冬的记忆,雪的朦胧, 江南黛色的山上早已给她做好了长住的窩. 急急的春风,从我的衣稍抚过, 她要去搭乘迎春的动车, 一路飞奔着生怕把最佳 ...

  • 【联家雅座】廊坊·王继平 | 低吟高啸醉忘归

    联家雅座 第二十五期 责任编辑/范英杰 耿雅鹏 图文制作/林看云 个人简介 王继平,网名剑锋所指.河北固安人.务农,楹联爱好者.于2015年QQ对句群初次接触对联,2018年入中楹论坛和四海群学习成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