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写生】白羽平——早期油画人物作品

白 羽 平

1960年生于山西,满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结业于中央美院高研班。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东亿美术馆馆长,同道画会会长。

自述:

一个人的艺术就像人的一辈子,由幼稚到成熟。昨天的画今天拿出来再看即觉陈旧,往事不堪回首,甚至怀疑昨天的激动、新鲜感总是短暂的。天天总有新的想法,会有更好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发现,从司空见惯中去挖掘感受,激发敏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绘画是作者审美的情意隐含在作品之中的交融契合,是发现自己情感的形式。这种情景交融的契合正是艺术家一向执著追求的一种创作胜境。在我们的油画领域中,油画家的思想情感浇注于所表现的客体,通过油画语言这种媒介的艺术处理,使观众不知不觉地投入到作者设定的诗情画意中,这就是表达了意境之作。

“形似”,“神似”都是我国传统绘画里的特殊美学范畴。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也具有普通意义。对于“形”、“神”的认识都在不断地发展,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徐悲鸿的“惟妙惟肖”都是追求传神写心这一最高境界。可见“形”、“神”是我们绘画中最重要的核心了。

好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同时又有形式美。丰富的内涵包含在形式中,所以不具备形式美的作品只是一种概念的图解。任何艺术家都企求在自己的作品中释放自己的感情,而期待能够得到欣赏者充分的共鸣,因此我们在绘画过程中首先以自己的情感为最重要的条件。能不能找到这个内涵的切入点是艺术创作成攻的最起码的事。的确,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是不容易的,有时苦思冥想走遍天涯也未必能找到。当然画面效果能否直接影响欣赏者的心理还需准确把握技术的表现,以表达出作者的内在感触与幻想。

艺术总是通过个别去表现一般,在有限的形象里包容着深广的内容。巴尔扎克说“艺术品就是用是少的面积惊人地集中大量的思想”。我们历来也倡导“言近旨远”“以少胜多”、“象外之旨”、“弦外之音”等等。画画不求大只要精,从大千世界里捕捉最感人的瞬间,苦心经营,定能表现出丰富的感人形象。

抽象的形式虽然在自然中已经存在,但它处于太多的影响干扰中而不易被感受者发现。艺术家需要有善于发现的慧眼,从繁杂的世界里发现和重建,进行提练、组织,去感受隐藏的矛盾与和谐、节奏与韵律、运动与张力等,将这些构成有机的整体,使之具有与生命和情感相联的形式特征,成为作品,而不是玩弄形式、卖弄技巧的表面形式。这样抽象的形式才具有审美的意义。

有人说:艺术家是二传手。不错,艺术家是用艺术的思维和造型手段对大自然进行分割、取舍、提练、概括,并凭借绘画材料将所感悟到的自然展示给人们,使人们通过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感情,更清楚地认识艺术之美。因此,作为艺术家,更需要准确把握情感信息,才能做好一个真正的二传手。

作品欣赏

新疆老人写生

60×80cm

2005

内蒙人物写生

60×80cm

2010年

高原的太阳

2007年

人像写生

50×60cm

1985年

100×80cm

1991年

人物写生

30×40cm

1997年

100×80cm

1994年

叶大爷

140×70cm

2004年

老人像

100×80cm

1996年

爷孙

190×123cm

2004年

写生

100×80cm

1995年

人物写生

130×100cm

1997年作

人物写生

100×80cm

1997年

人物写生

1999年

油画写生

100×80cm

2000年作

支前

240×104cm

2001年

黄河娶亲

360×100cm

2002年

流星雨

130×200cm

2002年

白蒂

100×80cm

2003年

神枪手游击队

200×150cm

2005年

暧冬

180×120cm

2005年

新疆妇女

100×80cm

2005年

维族妇女

100×80cm

2005

人物

100×120cm

2007年

老俩口

150×150cm

2007年作

白石老人

180×150cm

2007年

白石老人

180×121cm

2006年

“夜”

150×150cm

2006年

打土豪分田地

180×130cm

2006年

老人写生

120×150cm

1996

晋北人

50×60cm

1991年

老人像

100×80cm

1991年

老人像

100×80cm

2000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