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片过后,请尊他为神

当代的电影界,绚丽的特效已不足为奇,这种具有强烈视听冲击力的电影被称为“爽片”。

然而,如今观众的“爽点”也愈来愈高,仅仅靠卖特效已经不能让他们买账,至少剧情得足够精彩。

但在16年前,昆汀通过两部《杀死比尔》诠释了爽片的至高境界。

昆汀·塔伦蒂诺,好莱坞著名鬼才导演。擅长非线性叙事、暴力美学,还有编写令人过目不忘的对白。其代表作有《低俗小说》、《无耻混蛋》、《被解救的姜戈》、《八恶人》等。

《杀死比尔》的情节十分简单无脑:女主是比尔领导的暗杀小组中一员,亦是比尔的挚爱。顺理成章地,她怀上了比尔的孩子。

为了自己的骨肉,女主决定远离那些刀口舐血的生活,毕竟平凡是福。于是,她和一个普通男人订了婚。比尔对此难以容忍,就在婚礼当天携暗杀小组众杀手大闹教堂,又给了女主额头一枪,意欲毙之。

不料经过数年的昏迷,女主突然在一个雷雨之夜醒来,何堪丧子丧夫切肤之痛刻骨铭心?

遂铸半藏刀、习中原武,环游世界,将婚礼当天参与那场屠杀的四位女杀手刀刀斩尽个个杀绝,以雪心中恨。

她又顺藤摸瓜找到了比尔,一举完成其复仇大业,发现自己的女儿实则未死,悲喜交集,自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圆满

讲好一个普通故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如诺兰以叙事结构制胜,一种就是如昆汀,讲得极致生动形象。

在《杀死比尔》里,昆汀就完美地展现出其故事高手的一面。

在电影这一结合多元艺术的特殊形式之中,昆汀上天入地、游刃有余,调动一切表现手法,无所不用其极。

昆汀就像一个强奸犯,从视听两方面向观众施暴

视觉方面,昆汀以瑰丽的色彩,暴戾的黑白,凌厉的剪辑,真人与动画相结合,剪影式打斗和丰富多彩的形象设定让观众过了一把眼瘾。

其形象设定简洁规整,夸张而极具辨识度,十分类似美国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风格。

听觉方面,《杀死比尔》的配乐精彩绝伦,捧红了一系列之前默默无闻的“神曲”。

昆汀曾经说过:“常常是我的脑中先涌出一段旋律然后才浮现剧情。”

身为一个导演,昆汀无时无刻不在他的电影中昭示自己的音乐品味。

上文将昆汀比作强奸犯,本片流露出其“强奸”特征的重点所在就是对比。

无论是画面上彩色与黑白的对比(这一点在2004年被罗德里格兹和身为客座导演的昆汀在电影《罪恶之城》中升华)、二维与三维的对比,还是配乐风格上乖张强烈与忧伤多情的对比,或者是人设上(由于本片的角色多为女性)美丽与危险的对比,都在彰显着它的“强奸”本质——殴打与爱抚并存。

此外,昆汀还在《杀死比尔》中寄予了自己对于亚洲文化的向往。日本的武士刀,中国的功夫,都是其重点表现对象。

从中也能看出昆汀对中日文化的态度。

日本武士花里胡哨,出招前势必故作唬人大声嘶吼,却无实学,往往都在瞬时之间被一招解决。固然日本武士刀锋锐不可当,然而最后让女主从深埋地下的棺材中死里逃生的,却是从中国功夫中学来的那击穿木板的一拳。

《杀死比尔》对中国文化的态度颇为值得玩味。

女主的功夫老师白眉造型眦毛乍鬼,满嘴广东话,酷似七八十年代港片中的设定。白眉其人清高孤绝、自命不凡,似超然世外之闲云野鹤一般模样,生活也粗茶淡饭、居陋简行。

然而最后却遭人算计,一代功夫大师死于别人的小伎俩,委实令人惋惜。

反观本片对日本文化的表现:日本寿司店老板都能说流利的英语,国际化大都市与日式传统古风相融相恰。

从中也能给我们一些警醒: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和自我性很可能是其灭亡的诱因,倘若不能效法日本与世界主流相结合,恐怕就只能像电影中白眉的独门武功一样——最后只能传给一个外国人,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总而言之,《杀死比尔》能够跻身于爽片的巅峰之作的行列确实至名归。不少人诟病它的剧情,实则不必如此。

《杀死比尔》只是一个昆汀的视听实验场,是一阵美轮美奂的血雨腥风,其中点缀了人生中爱恨情仇。

昆汀也确实通过《杀死比尔》将电影视听做到了极致,五星好评,毕竟任何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

作者:丧钟为谁而鸣(感谢)

校正:慢慢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