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梁冬对话罗宗美1-中医里的阴阳智慧

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一直以来,道和中医是同源的,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医,他可能是左手拿着《道德经》,右手在读着《黄帝内经》然后有所感悟。最近正安医馆来了一位道医先生,名叫罗宗美

画外音:罗宗美正安医馆中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开发委员会首席专家。

01

道·德·经 和 中医祛湿

梁冬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状态,平时看《道德经》去理解它,不是了解的过程,而是印证的过程。也就是说其中某句话自己已经读一百遍了,结果在别的地方,做别的事情比如学医过程,其他做事过程,突然就明白一个道理(顿悟),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罗宗美老师也有如此亲身感受,自己很早就读《道德经》,最喜欢的经典当中可能就是《道德经》。其认为《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根源,非常喜欢。罗宗美老师是作为中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长期不断地参悟中,突然有一天明白了《道德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首先,《道德经》是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首先《道德经》里有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就阐述了中国人宇宙和世界的认识,它是如何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同理说:任何疾病也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这句话可认为是《道德经》中最精髓的一句话。

其次,《道德经》要从两个字开始来讲,第一是讲“道”,第二是讲“德”。什么是“”?当然它有一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是在第二十五章,对“”的解释。释义说:是有物混成,比天地还要早,于天地而生。但不知道其叫什么名字,“字之曰”。取个名字就叫“”。这是天地最早的本源是创造世界的一切,它就是创造世界一切最开始的力量,物理学家也是这样探讨,就是说推动宇宙变化的第一股力是从哪里来的?那就是,《道德经》所有的内容围绕的就是这个“”。

第二是“”,什么是德?符合“”的就是。第二句话就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就叫“德”,去顺应自然,顺应“道”去做事就是有“”。

这个“”跟学医的关系又非常重要,说中医治病,和西医治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中医治病的核心思想-治的是。西医治病-治的是。比如针对细菌或病毒,西医使用尤其是现在大量使用的是抗生素。(梁冬老师觉得这是中国的西医,去到西方看到了西方的医院,用的抗生素情况也是很少的)但是现在用抗生素的是非常西医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把细菌病毒杀死。

而中医治疗,不是把细菌或病毒去杀死,而是把这病毒细菌产生的条件环境给去除掉。比如说把这病毒比喻成就是病毒,要杀死这条鱼,起码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拿刀把它杀了,也可以拿药把它药死,就好比使用抗生素;而中医是怎么把它杀了,就是把给它放掉了,水放没了,自然就没有生存的条件,自然就消失了而且是从根本上消失

如果不改变环境,仅仅把这个杀了,环境还存在,另一个很快就会产生。就是说到细菌,细菌看不见,就拿鱼来比喻,比如说这地方潮湿,潮湿了就容易产生病毒和细菌。中医就不是要直接去杀死细菌,而是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此细菌,是因为这地方潮湿了,中医就去掉这个潮湿,祛湿。中医里面祛湿利水,燥湿的药物,就可以把湿去了。

说到中医去湿,首先中医的药物中有燥湿的药物,温阳化湿的药物,还有利水的药物,当然不同的湿要根据其形成的原因而定。而身体的湿形成,可能原因最少有两种。一种因为热它会湿,比如说夏天里温度空气就会变得比较潮湿

另一种情况就是阳气不足了,如果长期没有太阳晒,阴暗处也会潮湿阴暗潮湿,也会湿。

一个是湿热,一个是寒湿。针对不同的病,湿热肯定是要清热利湿寒湿就要温阳化湿

中医把湿的环境去了以后,病毒细菌就没有生存条件。那怎么知道其是因为而带来的湿,还是因为带来的湿呢?自己其实可以拿手摸下自己小肚子,感觉其是冷热的,通过自我感觉,比如患者湿热的,他会感觉到浑身热;

寒湿,肯定会感觉到小腹凉凉的。通过这样子判断,的就可以清热利湿的可以温阳化湿,等湿去掉了,病就自然好了。

02

体湿·体寒·阳不足·养之道

国学堂记:中医治病的思想是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创造有利于气血流转的内部环境,这与现代管理学有哪些相似之处?中医所指的究竟是什么?气数健康又有哪些关联呢?

梁冬老师突然想起了其在《中国工商管理学院》学管理学的时候,一位剑桥老师他讲了一句话,什么叫管理?管理不是make things,不是做事儿,而是make things happen,是令到事情发生或者不发生,这是管理。这是一种真正系统论思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西方主流的管理学家已经意识到,令到一个事情发生,创造一个事情的环境和生态,是管理学的真谛。回应一下罗老师的观点,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不要看见一个事情就去解决这个事情,而去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发生的,然后就把这个原因解决掉。在佛经里也讲了,菩萨求其因,俗人求其果,所以解决其比较重要的。

刚才就说了身体湿的环境,就要去湿。其实去湿还没完全,说了要找产生它(湿)的原因,此湿造成的,是阳不足了。身体阳不足(阳虚)了,肯定要去补阳,就像太阳出来了,水自然就了。身体的这个阳就是气,其实最终中医治病要治到“气”,寻到最根本的时候,必然都要落到的层面。那么有人又要问了,为什么阳虚呢?这其实还没到根本原因,阳虚的原因是平时透支了。

人体的能量有限的,所有事物的能量都是有限的,都是有生命的,有寿命的,寿命就是有气数,就是说“气”是有数(有限)的。它的能量是有限的,消耗了过多的阳气以后,那么就阳气不足了,阳虚就会逐渐产生很多的毛病。那么阳虚了怎么办?那就谈到的问题,就是“”的问题了。就是它的源头,就是要去修道,这个“道”不是说传一点,给补一点进去就可以的,它是要靠自身来修。

罗老师刚才讲“”要养时,就是说,对于一个人的品行来说这很重要的。刚才说到的话题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和生命养护有什么关系。总体上来说,每个人都是有气数的。以前徐文兵老师也讲过一个话题,说看小孩子足的时候,他就,因为那个是从下往上涌的,最足的时候气一直到脚底,接着人长大后来就开始快走,再就坐着,然后就躺着,最后就老了,就没了。

    人是越用越少的,等用到最终头顶上的时候就没了罗老师讲到要真正地令到自己的生命质量能够提高,就必须要从的层面,就是修养的,来养自己的,养自己的气。刚才说了“道”,老子说:“冲而用之或不盈兮似万物之。”最后一句话说:“吾不知谁之,象之先。”在这对“”做了一个概括,解释了什么是

待续:丙.国学堂--梁冬对话罗宗美1-中医里的阴阳智慧.丙.【先天一炁·后天之氣·天一生水】

03

先天一炁·后天之氣·天一生水

有了道之后,道生一,“一”就是先天“一炁”。先天一炁(qi)的“炁”是宇宙最早的那种先天之炁(qi),因为它是最早从无到有。

另外还有一个后天之氣,后天之氣的氣是空气的下面一个。说明后天之氣是来源于水谷之气,它下面是个字,代表五谷后天之氣就是来源于饮食,水谷之气。

可以这样理解,以电脑打比喻,买一部新电脑回来之后,出厂的预装软件(先天软件),可以说它里面有windows,驱动软件,才能够让windows能用;买回家后的电脑,又下载很多应用软件,可以叫后天软件,通常来说后天软件越装越多,电脑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的。

有了“”以后,《易经》里有句话叫:“天一生”,就是阴。有了“一”怎么去理解,老子常说:“上善若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是最接近“”的。

确实是这样“”有不同的状态,在阴气最盛的时候,它就是冰;阳气逐渐升的时候,到零度左右,它就变成了;阳气进一步升的时候,温度到一百度以上时,就变成了;气温度再高就可以燃烧起来。水的组成是氢和氧组成的,氢和氧也是气,气聚了就变成了。那么逐渐阳气往上升可以变成火,火一燃烧就变成氢气,氢气燃烧完了后又变成了。

梁冬的一个物理学家朋友,他说为什么是主要以液体的形式在地球上存在?这不是一个很必然现象,而是很偶然的。分子本来是蔓延在空气中的,只有当六个六个抱团,变成分子团,然后才形成液体的水。

一般讲到,都以为是液体的,其实还有气体,什么叫“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就是说天上本来H2O水分子都是一个一个的,等抱成六个一团,“嗒”就变成一滴滴下来。这就叫“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最完美的水结晶体都是六边形的结晶体,所以以前要去取冰山雪水来煮茶,或者南北极的雪水拿来煮茶,那里的水是真正的从天外飞来的H2O,按六边形组成的,非常纯净。这样的水活力最好的。

所以在中医里有一种叫甘澜水,就是把水砸啊,砸砸砸,砸就是为了把六个组成水分子团打散,打散后的水分团叫做小分子水,实际上小分子水如果煮中药,药剂就更容易被细胞所吸收。其实中医的很多东西本来就是非常科学的,可以从科学角度来解释的。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从其解释来说,就是六个水分子(气)组合在一起,就“啪”就变成液体水了。

待续:丁.国学堂--梁冬对话罗宗美1-中医里的阴阳智慧.丁.【阴阳五行·原始细胞】

04

阴阳五行·原始细胞

刚才是从水来讲“”如何产生的阴阳。比如说从《易经》卦象来讲,《易经》就是阴阳的一种变化,易者变也。这种阴阳不断地组合就可以变成无穷的卦象出来。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集中在一起也搞不出一个人,只有阴阳变化出焉。只需要知道一结合就会变化,阴阳之变化出焉。

刚才说的阴阳相结合,就可以产生了五脏,就是产生了五行。其实五行是来源于阴阳,也就是说五行只是阴阳的一种变化。从人的产生就知道了,阴阳结合产生了五脏,产生了四肢,产生了这个躯体

前段时间梁冬老师去一个做干细胞公司去做访问,中国的干细胞研究是很厉害的,尤其在深圳。深圳有一家公司国际上也是领先地位的。问他们现在研究什么?他们说现在在研究一个东西,叫做原始细胞,或者叫还原细胞。他说一个人有五脏六腑,从上面有头皮屑,到下面脚上有灰指甲,整个下来都是,从一个细胞变化出来的,那个细胞就是最开始的时候父精母血结合的那一刹那间形成的受精卵细胞。

他们现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它往回倒,把一个人的细胞身上提取一个体细胞,然后往回倒,回到那个细胞上,然后再从那个原始细胞上开始培育需要的器官细胞.如果你现在需要一个肝脏,然后再分裂出来一个肝脏给你,再或者做一个给你。实际上从他们干细胞研究的角度,是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从三回二从二回一,然后再找到"一"的先天元气

就说中国强调是天人一体,个人好比是宇宙的一个细胞而已。而对人来讲,人身上有无数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包含了人所有的信息,那么现在的克隆技术,就可以从一个细胞可以复制一个完整的人出来。既然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人出来,那么这个人也是宇宙的细胞,而这个人又包含了整个宇宙所谓的信息,以小见大。就像日本漫画里老是讲的人生小宇宙爆发了。

道医罗宗美老师聊到一个话题,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从干细胞/原始细胞/那个小细胞开始分裂出整个生命,每个人身上现在拥有的每个细胞都是整个身体的全然反映,叫全息体现。技术上来说每一个人也是整个宇宙的一个全息体现

05

阴阳二气·生长收藏

刚讲到“万”物都是由一而万,包括文字也是一样,有线条的文字,无论哪一种文字不外乎是由曲线和直线组成。天地万物不单包括人类,都是由秉天地之阴阳二气所产生的。所以老子最后一句话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那么人也是秉先天之气而生的,这多少都是由天注定的,都是先天有禀赋

比如说动物中这种动物生命是三四年,那种动物生命是一百年,有的动物例如乌龟可以活几百年身体里的能量上天给注定了,如果在生活当中过度地透支,用得太,消耗得比较,那可能就用五/六十年人就完了,那么生命就结束。身体的能量一用完了,生命就结束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过多地透支以后,会造成阳气的损失,阳气不足了,阴就盛了,会抑制生命的发展

再比如说春天/夏天为什么万物生长得这么快呢?它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阳气决定的。如果春天到了,温度不上来,气温不上升,这些植物就不会开花结果,要开花不是说日期到了就可以,而必须是温度上来才可以。一到冬天万物马上就收藏,马上就停止,因为冬天属阴春夏属阳秋冬阴气盛。阴气盛就会收藏抑制就会停止。所以把食物放到冰箱就不容易坏,一旦温度高了胆气的下降,所以他会口苦。这个时候我们把中焦的寒气去掉,胆气自然就下降了,自然就不口了腐坏过程就开始发生,这也是一种生发的过程。那么人的阳气不足了,阴盛就会阻碍很多气血的运行。阻碍了气血的运行五脏就会得不到气血的供应,就会有各种疾病的产生了。有一个问题就是秋冬的时候虽然体表是冷的,但体内是热的。气血不会无缘无故不见了,它会到身体里面去的,就是说都收敛到里面去了。

06

睡眠·失眠

睡眠来讲,为什么人要睡眠?实际上就是白天的时候,阳气足,要工作阳气达于,达于四肢;为了满足工作,包括头脑。白天为了工作大部分的能量都会满足到位,哪里更需要马上就会以哪里为主白天身体的能量主要是供到外表,到四肢,就会相对压缩脏腑内部的气血供应,白天的脏腑气血相对会供应减少。到了晚上以后,阳气就又要往内收回来了,主要就是供给五脏了,晚上就为五脏提供更多的能量。因为晚上四肢不动了,不需要多能量了,能量就会重点回来提供给五脏。那么晚上五脏借着此机会就会得到很好的修复,气血重新满足。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晚上会失眠呢?失眠阳不内收阳气不收于内了。因为身体里阴气太盛,那阳气回不去了。就好比天上的云层太厚了,太阳光下不来。其实睡眠原理就是阳气收于内,收于内脏。收于内脏以后,外边阴盛了,就可以进了。所以为什么晚上睡眠必须要盖被子?为什么白天醒的时候不用盖被子?只要一睡着就要盖被子呢?是因为阳气是为了保护,阳就是卫外。身体的卫气就好比身体的卫队一样,它收敛起来走了,就得在外边盖一层被子保护好自己

刚才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之所以阳气回不到内脏里,是因为里面已经太寒了。就是阴气太盛,把家庭夫妻做个比喻,妻强夫弱,妻子太凶悍了就把丈夫赶到外边去,丈夫就不爱回家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在临床当中治疗失眠的时候,他无论多难的失眠,只要找到它的原因以后,都可以药到病除西医大部分采用的是对抗,全是用药压,不行可以拿刀动手术。中医是疏导,要找它为什么不回去?阳气为什么不回去?是因为里面阴气太盛,把里面阴气散去以后阳气自然就回去了。

梁冬老师又提出自己的一个失眠特征,晚上经常三点到五点的某一个时刻,很准时的,啪就醒了。这是什么原因?需要通过摸脉,望闻问切确诊为阳虚,那么就补阳,收阳就可以了,把它阳气收回来。就是怎么才能把里面的阴气赶走呢?里面阴气太强了,就是阳不足了,得用阳药。用阳气盛的药就把阴气驱赶了。

07

五脏虚位·二气流行

郑钦安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五脏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二气就是阴阳二气,这才是它的根本。其实身体的五脏只是房子一样,主要还得靠其气血的运行。气为,血为,要靠气推动如果一旦鼻子几分钟不出气,不就完了吗?可以决定,从中医来讲治病更加强调的是气。这个气也可以包括氧气,也可以是阳气,中医强调先天一炁

那很多人还有胃病问题,比如说他的胃以前可能吃雪糕吃多了,或者说吃油腻的东西吃多了,那个胃是很寒的,是寒气,还是的问题。所以有些人容易胃泛火,口气很重,表面上看好像是胃上火了,其实是热阳气不能进去,里面阴太盛被逼出来,阳气反逼出来而已。

临床中发现有人说自己口苦上火了。怎么会是有上火呢?是因为中焦有寒中焦有寒造成了胆气上溢胆气应该是下降为顺口苦就说明胆气上溢了。为什么上溢呢?是因为中焦有寒,阻碍胆气下降,口就苦了。

可以从和罗老师的对话里面感受到中医治病的方法,其实是在看整个的一气周流。这个在身上哪个地方不充足了,如果这个地方是以寒为主阴气太重的时候,阳气不能进去,被反逼出来。反而身体会感受到是一个(上火),表面看到的是,没看到它里面的阴盛

有本道家著名的书叫《阴符经》,它讲的是符合的。当自己看到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地方是阴很盛。就当看到一个钥匙的时候,一定知道还有一个锁孔,锁孔里面空间和这个钥匙之间形成某种和合的关系。《阴符经》讲的就是说要从一个看到的外表,觉察到它里面看不见的,并与之相符合,相背的那样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