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五,马桥文化
制造石制工具的原料是燧石,燧石坚硬,本身分为一层一层的,比较容易剥落,而且单层的厚度不大,敲碎后会产生锋利的断口,像个刀刃一样。
最早的人类,在700万年前被迫离开赖以生存的森林,来到平原上,突然暴露在天敌面前,赤手空拳肯定是打不过的,在生死存亡之间,能够保护自己的,大概就是棍棒和燧石了。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棍棒和燧石是原始人类最可靠的武器,后来发展为工具。从此,人类和他的近亲灵长目动物走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人类成为人类,而灵长目动物,一直到今天还是在树林里荡来荡去。
燧石一般是黑色或者灰色的,也有其他颜色,形状也多种多样,早期的原始人选择的多是可以握在手中的石核,容易把握。马桥遗址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工具已经比较大型了,上一篇中,我们看到马桥遗址出土的可以绑在棍子上的石镰和石刀。
问题是,上海地区几乎就没什么山,有数的几座小山也不出产燧石,大家可以到松江的佘山和天马山去看看,有没有这种黑颜色的石头。从上海往西往南,大概一百公里,开始出现一些丘陵,马桥人的石头也许是从那儿来的,但更大的可能来自于更远的地方。
四千年前的上海,应该不会有什么战争,也犯不着为了几把工具去打仗,获得石头原料的途径是交换。大家有没有想过,上海有什么土特产吗?大白兔奶糖,羊毛衫,茴香豆,还是小笼包?即便算是,原材料也不是上海本地的。那么四千年前,马桥人拿什么去和别处的人交换那些石头、黏土、陶器呢?
马桥人能拿得出手的应该有二种产品:海产品和大米。大米大家都有,可能是次要的货物;海产品有保鲜的要求,马桥肯定没有现代的保鲜技术,用生猛海鲜去交换的可能性不大。但海产品的硬壳是个宝,特别是高品质的海贝,在当时就相当于现金,是硬通货,品质次一点的也能做成首饰。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中,经常出现周天子赏赐手下“贝一朋”的记载,就是十个海贝,这个手下就可以为此铸造一件大型的青铜礼器了。
马桥遗址挖掘出的牡蛎壳和海螺
马桥遗址出土最多的应该还是陶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黄陶,是个大杂烩,从器型上看基本都是实用器,是马桥人日常使用的器物,像煮食的鼎和甗、喝酒的觚和觯、储存液体的釜和壶、盛饭盛菜的豆和盘。
有些陶器的是光面的,有些陶器的表面有云雷纹、树叶纹、方格纹、回字纹等等,这些装饰纹是压印在陶坯上,再放到窑里烧制,所以被称为印陶文化。
除了这些装饰纹,很多陶器上发现了刻画符号,被称为陶文。陶文也许是最原始的文字,但不能算是文字,在陶文还没来得及发展成为文字之前,在中原地区已经发展出了甲骨文,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文字系统,文字的传播能力非常强,一旦传播到某地,该地的原始陶文就被取代了,没必要再去创造另外一套文字系统。
马桥遗址的年代要晚于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晚期出现的许多耗工费时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在马桥遗址中均未发现。也就是说,相比较于良渚文化,马桥人的文化是退化了,原因不明。另外,马桥遗址是否有烧制陶器的窑炉?是否有磨制石器的工具和场所?至少闵行博物馆里没有展示。
可以想象,四千年前的马桥人生活比较艰难,他们没有条件去“海纳百川”,更不可能去争夺全国文明的中心。
如果一定要把这个遗址定义为马桥文化的话,马桥人在几乎没有什么自然资源的恶劣条件下,努力耕种,通过交换和贸易,维持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这种交换和贸易的文化,还要等待几千年,成为后世上海人的特质,最后发展成为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