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川藏线骑行。一,缘起
友情提示:不要看游记!不要看攻略!不要独自去旅行!
最早从《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10期,得知G318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个前辈骑友的游记,居然有人真的骑了G318全程。特意跑去人民广场的零公里标志处,想象着哪天自己也能够这么来一次。
骑行川藏线(或者滇藏线、青藏线、新藏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甚至没有理由也是一种理由,毕竟那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
徐霞客在《溯江纪源》一文中说:“余邑正当大江入海之冲,邑以江名,亦以江之势至此而大且尽也。生长其地者,望洋击楫,知其大不知其远;溯流穷源,知其远者,亦以为发源岷山而已......”
徐霞客怀疑“岷山导江”的传统说法,于是溯江考察,认定金沙江是长江之源。不过,徐霞客因为足疾,只到达了金沙江的云南段,相当于今天云南丽江石鼓镇附近的长江第一湾处,没有继续向上游去考察。尽管如此,徐霞客的考察和推论都是对的,很了不起!
徐霞客是江阴人,所以说“邑以江名”,他所处的年代,我的出生地江苏省海门县(市)三厂镇(街道)还在长江之中,还需要一百年左右,到清乾隆年间,才重新涨为沙洲;然后再经过一百多年,由本邑名士、清末状元张謇在此建立大生三厂,渐成集镇,镇以厂名,之后有了我这个三厂人。
从工布江达骑往松多的途中,和来自内蒙包头的老何同行。他提起米堆冰川,那是中国最美的冰川之一,因为它气势磅礴,因为它洁白。我突然来了谈兴,就指着路边裸露的山石、山泥,说:米堆冰川这样的大陆性冰川自然是值得欣赏,但对我来说,那些不怎么美丽洁白的海洋性冰川更有意义,因为它们更频繁地把山石分解,更频繁地把冰碛物(山石、山泥)带到溪流中,最后被大江带到入海口,孕育了入海口的沙洲,孕育了我的出生地。
不那么洁白的冰川末端,和从山上带下来的冰碛物
毫不起眼的山石、山泥
最后我告诉老何,别人来这儿朝什么圣我不知道,但对我来说,这些就是我的圣山、我的圣水,那是我的根,我最遥远的根,所以我要来看看,近距离地看看。
王立雄先生讲过一个故事,他说:在世界最高的大湖——海拔4718米的藏北纳木措岸边看日出的时候,我曾想起一位家在上海的朋友。我想如果她醒来,看见窗外天空飞过一班客机,4718米的高度——是她思维中只能属于飞机活动的天空,然而在我脚下,却是一个辉煌的大湖水面。在对她而言的“天空”上,生活着一个创建了千年文明的民族。
海子山姊妹湖,海拔4500米
我现在的家也在上海,已经居住了十多年,4718米对我而言,就是天空的高度。
如此来说,那儿既是我的根,又是我的天空,我似乎没有理由不去那儿骑行,没有理由不去那儿看看。另外,骑行之前,我至少参阅了如下的书籍和杂志,仿佛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我真应该去看看的。
参考书目:
《Sky Zang》王立雄
《西藏的文明》【法】石泰安
《艽野尘梦》陈渠珍
《第二次长征:进军西藏,解放西藏》降边嘉措
《藏字419部队的老兵》张鹏遥、陈万木、苗珍
《汉书.西南夷传》班固
《史记.西南夷列传》司马迁
《雪域求法记》邢肃芝(洛桑珍珠)
《水经注.江水》郦道元
《华阳国志》常璩
《唐卡中的西藏史》琼那·诺布旺典
《西藏王统记》索南坚赞
《西藏王臣记》五世喇嘛达赖
《中国国家地理》若干集
《西藏1934,黄慕松奉使西藏实录》崔保新
《法王缘起》、《溯江纪源》徐霞客
《禹贡锥指》胡渭
《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尕藏加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