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四十四:西亚19世纪的伊斯兰教2
伊斯兰教之四十四:西亚19世纪的伊斯兰教2
3.土耳其
从14世纪初至16世纪中叶,通过不断的军事扩张,奥斯曼土耳其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幅员辽阔的伊斯兰教大帝国。从17世纪初开始,帝国在各方面逐渐走向衰落。奥斯曼苏丹色里姆三世(1789- 1847年在位)和马赫茂德二世(1808-1839 年在位)为了挽救这种局面,先后进行了改革。1839到1876年,曾任土耳其外交大臣并多次出任首相的穆斯坦法.拉希德.帕沙又进一步改革,使奥斯曼土耳其的刑法、民法和商法不再受伊斯兰教法的制约。但穆斯林的婚姻、继承以及教产的捐赠仍受教法的控制。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奥斯曼帝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力图在土耳其实行社会改良。1865年6 月,这批知识分子在伊斯坦布尔秘密结社,自称新奥斯曼党人。1876年5 月30日,他们成功地发动了宫廷政变,废黜了苏丹阿布杜勒.阿齐兹,扶其弟哈米德二世登上王位。
依仗新奥斯曼党人力量上台的阿布勒.哈米德二世(1876-1890 年在位)为骗取改良派的信任,任命新奥斯曼党人领袖米德哈德为首相。1876年12月23日,土耳其颁布了由这位新首相拟定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了伊斯兰教为国教,土耳其语为国语,国家实行两院制,保障帝国领土完整、个人自由、信仰自由、出版和教育自由、赋税平等和全体臣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作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哈米德二世并不真正拥护此宪法。
因此,苏丹借1877年4 月土俄战争中土耳其惨败之机,把失败原因归罪于立宪运动,下令解散国会,停止实行宪法,逮捕并杀害米德哈德首相。从此,帝国又恢复了古老的法律和中世纪的统治方式。这种政策更加剧了帝国内部的矛盾,引起了各地的起义,直接动摇了帝国的统治。面对这种局势,哈米德二世转向泛伊斯兰主义政策的宣传,企图利用帝国境内各族穆斯林臣民共同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宗教感情,来加强苏丹的威信,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他宣布自己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哈里发,并多次同宗教界的亲信密谋,向各地派遣代理人宣传他的政策,甚至不惜以重金收买各宗派、团体、圣地、陵园的宗教首领为其服务,同时还从印度、阿富汗等地招来伊斯兰教上层人物的子弟进行专门培训。哈米德二世差不多动用了帝国税收的一半用于他的泛伊斯兰主义政策的宣传,但结果并没有能挽救帝国解体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