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淅川后靠自安移民是咋过的?(淅川文化探索之七十二)

淅川县内自安移民共计10.7065万人(含老移民在淅川投亲靠友的22415人,应迁湖北而未迁的4977人,返迁8299人),分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等三个批次。

第四批移民搬迁是1970年,国家将蓄水位由145米提高为150米,移民高程152米,除迁往邓县的移民外,本次县内安置21509人;第五批移民是1972年,国家又将蓄水位提至155米,移民水位157米高程。本次动迁24000人。1972年5月8日,因淅川人多地少,安置移民确有困难,经南阳地革委报请省革委批准,将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划归淅川,由淅川县统一规划,以最大可能地安排移民。第六批移民是1976年至1978年,国家再次将蓄洪能力提至157米,移民高程159米,淅川再次动迁25870人。

淅川内迁移民除了迁往九重和厚坡两个镇的移民外,其余县内自安移民主要是后靠安置在水库边缘的山坡丘陵地带。人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出现了“人挤人,人挤地,人争地”现象。在荒山上开出的石渣地,漏水,缺肥,不适应农作物生长。但是,就是这样的土地,许多村人均还不足半亩地。老城镇新建村,全村800余人,水位线上土地只有50余亩,人均还不到1分地。他们主要靠库区消落地生存。但是,丹江水冬消夏涨,往往是十种九不收。1989年,库区移民还有7300人年收入不足200元,占有粮食不到100公斤。

交通受阻,望江却无水。由于丹江蓄水后水库的阻断,淅川县境内形成了145个沟汊,使乡镇与县城、乡镇与乡镇、村与村、组与组之间交通阻断。两家人隔着河,喊得应,看得见,但是,相见必须有船。遇到恶劣天气,见个面得走十余里山路。守着丹江却没有水吃。移民后靠自安后,丹江水把移民赶到了山上。站在家门口,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丹江口水库,可是,要吃上丹江水,却要挑着水桶走七八公里的山路。特别是2003年国务院《停建令》下达后,工厂不能建,房屋不能筑,树木不敢裁,道路不能修,淅川库区经济几近停顿。

1979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任重、水电部部长钱正英视察丹江口水库。了解到库区移民的生活情况后,王任重当即指示:“要使移民的生活超过搬迁前的水平”。翌年,财政部拨给河南省解决移民遗留问题专项补助款1000万元,其中邓县100万元,淅川900万元,缓解了移民的眼前困难。但是,由于移民安置先天不足,“输血”式补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几十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为移民脱贫解困,库区移民却始终经受着种种曲折和磨难,处于动荡不定的生存状态,成为当地最贫困的人群。(图片摘自网络)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