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紫关八记之三:平浪宫问祖

父亲说:我家祖辈中,有一位不出五服的五爷,曾在荆紫关平浪宫削发为僧。

荆紫关距老家70余里,曲曲弯弯,坎坎坷坷,几欲前往,未能成行。参加工作后,淅川县委宣传部在荆紫关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会后,悄然前往。

平浪宫坐落在荆紫关明清五里长街的南街,距关门50米,坐东面西,依猴山,望丹江。平浪宫是荆紫关古建筑群之一,现有宫殿五座、庭院四个、钟鼓楼各一,其建筑风格融我国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中轴线上,建有前、中、后三宫。前宫面向街道,硬山式建筑。门楣上书有“平浪宫”三字。大门两侧各有两个圆形窗。外观,琉璃挑檐,盘龙飞腾。中宫供奉有少年神将杨泗爷雕像。主宫两侧,各有一个庭院,是和尚起居和香客住宿的地方。

平浪宫的建筑精品是前宫两侧的钟楼和鼓楼。钟鼓两楼均为四角攒尖,三重式建筑。两楼顶均有一个铁叉,上面分别书有“风平”“浪静”四字。楼基用青砖、白灰构建。整个楼的重量压在中间4根大柱和12根小柱上。这些柱子,象征着一年四季12个月风平浪静,风调雨顺。钟鼓二楼的楼内,有“奔马欢腾”、“二龙戏珠”、“天地日月”等木刻透雕,有“雄鸡报晓”、“嫦娥奔月”等壁画。这些作品,色彩协调,独居匠心,惟妙惟肖。

平浪宫供奉杨泗爷。杨泗爷是船工渔民们的保护神。每次出航,船工们都要朝拜杨泗爷。六月初六,是杨四爷的祭日。这天,船工渔民要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杨泗爷庙,只有沿河的集镇有,其它内陆城镇极少见。据说,丹江很早以前叫黑河。黑河里有一个老龙王,被鲤鱼精所迷,经常兴风作浪,掀翻船只。龙太子多次劝父亲。黑龙王不但不听,反而免去了龙太子之位,把龙太子赶出龙宫。龙太子出了龙宫,投胎到黑河岸边一杨姓家中,排行老四。杨老四出生后,便能在丹江河里玩耍,在浪尖上睡觉。六月初六那天,杨老四用盗出的斩龙剑,杀死了兴风作浪的老龙王,而杨老四也被鲤鱼精用暗箭射死。鲜血染红了黑河。自此,黑河风平浪静。为了纪念龙太子,人们改黑河为丹江,并在丹江沿岸建平浪宫或杨泗爷庙,把六月初六作为庙会的日期。

平浪宫如此美丽,难怪我的祖辈们迷恋这块圣地。我那位在此出家为僧的五爷,是我爷爷的堂弟,于民国二十三年,在此剃度。那一年,五爷不满15岁。我的老爷排行老四,五爷的父亲排行老三。三老爷是一名船工。一次,三老爷行船时遇到暴雨,丹江涨水,船翻在江中。三老爷凭一根船桨活了下来。其余的的人,全被淹死。三老爷认为这是杨泗爷的保佑,便让不满15岁的五爷到平浪宫出家,侍奉杨泗爷。

五爷到平浪宫出家后,逐渐成为一名“得道”的僧人。父亲说,解放前,杨泗爷显灵,化为一条小青蛇。船工帮会在丹江河上搭戏台,唱大戏。五爷身穿僧服,头顶放有青蛇的盘子,在戏台上祭奠。三天戏唱完,青蛇从盘子里一跃而起,腾空升天。此为道听途说而已,并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暮年的五爷。那时,五爷已经还俗,孤身一人,住在平浪宫附近的一间破屋里。1977年,五爷回老家,我6 岁,刚记事。一把山羊胡子,满脸皱纹,背有点驼。他用那双布满青筋的手,抚摩着我的耳朵,对父亲说:“这娃两耳垂肩,日后必成大器!”父亲正是听了五爷的话,才拚命地供我上学。时值今日,已知天命,无官无职,一贫如洗,唯有书墨作伴,终究也没成什么“大器”。看来,五爷的话也大可不信。

手抚平浪宫的大门,叩问神灵,把青春年华都献于此的五爷,死后的灵魂可曾成佛?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南阳荆紫关古建筑群

          南阳荆紫关古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城西北44公里荆紫关镇.距仓房香严寺西北113公里.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紫关镇西傍丹江,东依猴山,居豫.鄂.陕三省接壤地带,位置险要,过 ...

  • 【流涛小说】跑丹江

    跑丹江(小说) 文|流涛 四天时间,达智跑遍了龙驹寨的大街小巷,嘴唇也已消肿,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而那两位湖北客商生怕夏季涨水后停航,加上在何家客栈听到几位跑丹江的江湖客说起路途上的颇烦,急得抓耳挠腮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 白亭,析县县城所在地 一部淅川史,半部白亭史

    白亭文化积淀深厚.秦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珠联璧合,奠定了白亭作为滔河古镇的文化根脉.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 白亭,析县县城所在地 一部淅川史,半部白亭史 文/朱吉红 郑重 ...

  • 张新中‖竹林关杨泗庙纪事

    自商密商业兴起,竹林关丹江就有了古航道.春秋战国以来,丹江航道一直是我国东西运输大通道,是长安历代王朝的"贡道".生活物资补给线.在明.清时达到了鼎盛期,码头每日停泊船只百艘以上.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河南荆紫关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河南荆紫关镇 荆紫关镇位于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丹江穿境而过,是" ...

  • 荆紫关八记之八:段氏三雄威震三边荆紫关

    此图为荆紫关第一届区政府部分工作人员,前排左起二为段抚育 荆紫关革命军事纪念馆位于荆紫关北街,解放前为中央豫鄂陕边情报站,系一个集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景点.军事纪念馆北侧的陈列馆,陈列有段凤轩. ...

  • 荆紫关八记之六:心净即佛

    自法海寺西侧门出来,迎面便是遮天蔽日的竹林.这里的竹林,不同于香严寺的竹林.香严寺的竹林里宝塔林立,埋有诸多大德高僧.法海寺的竹林里,泉水翻涌,清清爽爽,使人心旷神怡. 沿着林间小径,与友人结伴前行. ...

  • 荆紫关八记之五:用心与用力

    编者按:鲁班做了一尊佛,能够顶一万尊佛:赵巧儿做了一千尊佛,顶不上一尊佛.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用心,一个用力.其实,工作就是这样,用心做就能做出创意性的精品:用力做只能是完成任务. 淅川县荆紫关山寺前, ...

  • 荆紫关八记之四:情系三省一家亲

    编者按:弹指一挥间,我已将知天命,儿子已考回湖北十堰工作.再读此文,倍感亲切.湖北.河南.陕西,心中思绪再次涌动.十五年过去了,时光在流失,白浪河在流动,人在变动,唯一不变的是那块三省界碑石. 我的家 ...

  • 荆紫关八记之二:河街,那即将消失的栈楼

    三边古镇荆紫关的清代五里长街(因其极盛于明清,也叫明清五里长街),声名远扬,而与五里长街相邻的丹江河街,却鲜为人知. 丹江河街位于清代五里长街西边,与五里长街平行,有许多小巷可直通河街.其实,五里长街 ...

  • 荆紫关八记之一:明清五里长街

    编者按:荆紫关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北接秦川,南通鄂渚",自古就是商贸繁华之地和兵家必争的要塞.战国时期,这里是"朝秦暮楚"之地.笔者多次到荆紫关采风,每次都 ...

  • 别具风味的荆紫关八大件(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

    荆紫关明清古街有一个菜馆,名叫聚德轩.聚德轩经营的菜品主要是以荆紫关八大件为主.因为荆紫关"八大件"是荆紫关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积淀起来的深厚的饮食文化,是民间红白喜事的基本宴席标准 ...

  • 【田野原创】荆紫关粉蒸肉进城记

    在淅川县城的诸多宾馆饭店中,能做粉蒸肉的不少,但是,能做正宗荆紫关粉蒸肉的饭店并不多,淅邻小厨就是其中之一.据朋友介绍,荆紫关粉蒸肉进城,还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呢. 淅邻小厨是坐落在淅川县城上九路方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