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传张道福心意拳基本拳把——三十六把
卢氏心意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卢祖作为海派心意拳的开山鼻祖,对心意六合拳的继承和创新,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打破教门拳的门规,授徒众多,流传甚广。因各个老师传授的方式和练的方法不尽相同,所以分有各个小流派。但是核心东西没变,都是以十大形为基础和主要框架,以六艺为身法,象形取意的。有的补充少部分、以其它动物为形的取意动作,比如:猫洗脸,乌牛摆角,犀牛返蹄等等。也有一部分吸取了人们常用的、顺手的形象动作,比如:横开三皇锁(张师爷叫三开三皇锁,一个小组合三把拳,并非套路),剑入鞘,剑出鞘等等。头条和抖音上看到海派心意,练法多样,各师有各法,但是核心东西还是一样的,多以摇闪把、龙调膀、追风赶月为入门三把拳。我们解传张道福这支也是以这三把拳为入门老三篇(前面文章介绍过),再加上其它动作,共有三十六把定为基本拳路,必须熟练。这个三十六把如下所示:
鸡腿 双鸡腿 追风赶月 十字摇闪把 龙调膀 小龙形 大龙形 熊膀 单把 双把 塌艺 转首把
云臂日月把 龙形横裹 猴形
小裹 鹞子入林 鹞子钻天 鹰捉
以头搠碑 乌牛摆角 燕子取水
蛇出洞 蛇形窜拳 左右明拔
勒马听风 夜马奔槽 三盘落地
六合大撞 开弓放箭 猫洗脸
刮边炮 剑出鞘 双劈
纵横如腾兔 炫耀如电光
这三十六把拳,经过历代师传,名字起的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也是卢氏解传谱上所示的基本拳把(后附有图)。各个老师对各个形认同可能不太统一,一般我们认为,其中鸡形有四个,龙形四个,熊形七个,蛇形三个,还有其它几个形和一些符合拳理的动作就不一一列举了。对于各人练的对不对,好不好,那是各人自己的事,在此不加评述,只是泛谈一下而已,不针对某个特定人员,请同仁们多多包涵。其实能真正练好这三十六把的不多,说句不好听的话,也不是打击某些人,有的练家不一定全部都会练。譬如说“纵横往来如腾兔,双臂炫耀如电光”,这二个动作怎么练,怎么用;打“乌牛摆角”,不能只练摆头,还有那“角”;还有的把这里面的“双把”打成虎扑把,其实这个是“熊形双把”,先顾后发;还有“熊膀”,有人把“熊摇肩”当“熊膀”,看到一位前辈大师的“熊膀”遗照被标成“蛇拔草”,还有一个“霸王观阵”被标成“虎登山”;还有人把“蛇形肘”当“蛇出洞”,真正的蛇出洞是蜿蜒而走,拔草而行,柔中带刚,贴身而攻;还有“勒马听风”是手脚同打,视频上有但不多见,有的人可能不认识;还有“转首把”,抖音上已经看到练的,但是没有腿,“双塌”没有打出来,打成“怀抱玩石”;其中“塌艺”是二个,一个是“小塌”,还有一个是“双塌”。以上所说的这些,有的是常见的,有的是很难看到的,有的人可能练了几十年也不一定真正会练、会用,因为有些东西流传范围还是比较小的。可能由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习惯,我们这支心意拳还是比较保守。有人说,练的只要合乎心意拳的拳理就行了,就是心意拳,或者是为了某种利益胡编一些东西。但是可以这样说,你的东西不是古传心意拳。古传心意拳是经历过历代的创新、考验和定型,每一把拳都凝聚着诸多前辈们的心血,是从生死搏击中淬火而生,都有着许多传奇故事,是有序传承的武文化。充其量你练的东西也只能叫个什么技,谈不上什么术,也不会流传太广,更不能和古传心意拳相提并论,除非你是大师。
这三十六把拳练法有纵向的,有横向的,也有腾空的。身法有起落、进退、反侧、收纵,劲练踩扑裹束决。高矮胖瘦、岁数大小都可以练,有罩意、有钻意,讲究身成一片,回手不空,起钻落翻,惊起惊落,顾打合一,头肩手肘胯膝足七拳都能练到。这三十六把基本拳法对十大形的编辑不是很全面,据说是解观亭前辈写的,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少编辑或者是隐去了一些东西。譬如里面就没有虎形,作为六艺之一的虎形,是心意六合拳打法中的主要动作,谱中有“去势不离虎扑”。所以后面编排了虎形三招小组合,虎抱头大劈等等。也就有了七十二个小手,三十六把擒拿,三十六把摔法,夹技、点技,也补充了一些连环短打小组合。
这个三十六把拳在我们这支心意拳的体系中,占四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很重要,是基础动作,练熟了才能接着往下练。要求每一把拳逐一练熟,从练法到用法都必须熟练掌握。练势低,用势高,一势通百势通,一势变三势等等,变化无穷。练的时候要求明六合、懂六艺,四梢齐,三心实,用的时候要求,踩打刮捉拿靠发,七拳并用。
特此说明一下,这是我们传统心意拳的民间玩法,并非擂台上的东西,不要喷。还是那句话,健身把玩为主,法制社会,最好不用…
徐济华老师口述,汤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