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亲看病

作者 葛玲

12月31日,2020年的最后一天。即将跨年了,不知道大街上是否热闹,父亲所在的病房依然是人满为患。

入院一周多了,父亲一直住在病房外走道添加的病床上。除了父亲,还有很多病人也住在这样简易的病床上。没办法,病人实在太多,拥挤的走道里只有一点点窄窄的行人通道。

父亲的身体向来很好,75岁依然硬朗,除了偶尔的胃病吃上几剂中药,几乎不进医院。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在乡下,平时串串门、钓钓鱼、打打牌,侍弄老屋旁边的一大块菜地,虽不忙碌,也不愿意停下来无所事事。

两周前的周末,母亲突然给我打电话:“你爸自已上城看病去了,他怕你忙没给你说。刚才打电话回来说拍了CT片,咋说还要把片子送到驻马店(我们所在的小县城属于驻马店市辖区)让医生看。我也没听懂咋回事,不放心,还是给你说说对,你去看看吧。”

母亲是个特别胆小的人,经不得任何事。从母亲紧张的讲述中,我终于弄明白父亲来看看病的原委:不久前父亲吐痰中带了血丝,到村委诊所里开点药吃好了。这几天又出现痰中带血的观象,吃了几次药不见好转,只好到县城来看看。

我一听赶紧拨打父亲的电话,父亲说:“没啥事,就是医生把CT检查传给驻马店的专家看一看,等专家看了之后再出片,我就在医院等着。”父亲的话让我紧张的心放了下来。

没想到,刚挂断电话,突然收到医生发过来微信:看片子估计大爷(指我爸)的肺有问题。这个医生是给母亲看了十几年病的熟人了,这么一说,我刚刚放下的心又紧张起来。

我赶到医院,陪父亲一起等待CT检查出片。终于等到CT片,是肺部的问题,但是因为医疗设备水平有限,不敢进一步确认准确病情,医生建议去省医院。听了医生的话,父亲很平静,说回家收拾收拾东西,再给母亲准备一些生活必须品。母亲百病缠身,一个人生活是勉强支撑,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父亲是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的。又托了相熟的邻居有时间去看看母亲,才放心地和我一起踏上了省城求医之路。

来到省城的医院才发现,病人是真多,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到处人山人海的,做什么都要排队等待,连坐电梯上下楼都是排起长长的队。看到这么多的病人,来时路上的紧张不安渐渐消失了,原来生病是一件平常的事啊。

进入医院之后,我觉得自已像初次走进了大观园里的刘姥姥一样,从挂号、交费到住院、检查,哪一个环节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每一步不是在机器上操作就是要用到手机。父亲亦步亦趋跟着我,如同我小时候出门时紧紧跟在父母身后。我一步一问,一点点弄明白每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

病房里很温暖,可从病房到做各种检查地方的路上却很冷——正值隆冬时节的北方,怎么可能不冷?为了早一点走进室内,也是平时养成的走路风风火火们习惯,我的步子很快。一回头才发现父亲离我已经有好几步远了。

这时我才真切意识到父亲真的老了。消瘦的脸上藏不住那些清晰可见的皱纹,背驼了的父亲似乎和我这个女儿的高矮差不多了。要知道父亲身高可是接近一米七五呀。

父亲老了,一下子就老了,现在又病了,病的让人措手不及。前那个走路带风,伟岸的身形,已经渐渐苍老。挺直的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佝偻,再也迈不开大步流量的步伐。可能是三年五年前,也可能是十年八年前,父亲已经开始变老,只是做儿女的不愿意去承认父母老得越来越快罢了。再出门时,我总是下意识的放慢脚步,等着父亲一起。

父亲个性耿直,回答医生护士的问题诚实的让人发笑。办入院手续时,护士例行问了一些常问题。当护士问道:“老先生抽烟不?”见父亲不答,我正想代为回答,没想到父亲思索了一下说戒了。我正疑惑父亲什么时候戒烟了,护士问出了同样的问题:“戒了多长时间了?”父亲立即说:“前天在老家医生说不让抽烟了就开始戒,戒了一天了。”这个答案让本来有点严肃的护士一听,立马乐不可支:“戒一天了,那不还是没戒吗?老先生太逗了。不过烟是的确要戒的。”

入院第一周,每天都要按医生的要求做不同的检查,每做一项检查都要排很久的队。父亲一直是个急性子的人,此时却表现得很有耐性,哪怕等上三五个小时也不急不躁。

有一次做CT穿刺,我和父亲吃完中午饭就在检查室门口等检查。值班的护士说要等很久,建议回病房等,快到号的时候她会往病房打电话。父亲担心错过了排的号,坚持在等待区等待,一直等到六点多才进检查室。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从检查室出来的病人精神不振,面色疲惫,有气无力。没想年迈的父亲却神色如常,并且在医生让我上前搀扶他的时候,一再表示可以自已走。父亲说:“我看别人出来那么难受还以为很疼呢,其实也没啥感觉呀。”并且说起了穿刺的时候医生安排护士针要扎进去多少厘米,针的倾斜角度多少度合适。父亲是个多么坚强的人!我是看见护士手里的针就会腿发抖,不敢想象父亲有多么强大的忍耐力。

为了打发病房里无聊的时光,不善言辞的父亲硬是能和旁边病床上陌生的病友聊起天。特别是听到隔了几张病床新到的病人提起我们县医院的名字,更是激动地到人家病床前认老乡去了。

在病房里,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病床上躺着——除了病床,实在也没地方可以活动。生活空间被宥于狭窄的一角,和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环境相比,憋闷自不可说,还有各位检查带来的不适,以及等待检查结果的焦急和忐忑。可是父亲除了询问我检查结果有没有出来,无任何担忧和害怕,心态比我都要平和。

父亲每天都会接到亲戚朋友的电话,无一例外是听说父亲住院,打电话询问病情的。父亲总是说:“我觉得我啥病也没有啊,没啥不舒服的,也不影响吃饭睡觉。要不是医生说让来看病,哪想到来这呀。没事,过几天我就回去了。”我从来不知道父亲是一个这么乐观的乐天派。

经历了一周的检查之后,医生终于给出了诊疗方案。父亲因双肺都有问题,并不适合手术,分疗程药物治疗。看着父亲每天精神状态很好,吃饭也可以,我心里很开心。

明天,2020成为过去,让它带走父亲的疾病。明天,新一年的开始,唯愿父亲安康!

(0)

相关推荐

  • 第十三章 芙蕖降临〡东莞向上,幸福朝下〡湘南徐工

    致读者: 2.本章共5825字.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中国有句老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其中这个"熬"字就蕴含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意味. ...

  • 浊木:病房琐记(四)

    病 房 琐 记 河南三门峡  浊木 七八天了.身边的病友们一个个先后离开了.虽然连名字也不曾相知,晚上却梦见了他们. 人去床空.现在能看到的是那些从大厅走过来又走过去的更加陌生的病友和他们的陪护亲属. ...

  • 选错医院的悔是今生一辈子的恨

    天地悠悠,我心揪揪.丧母之痛,痛彻心肌.夜难成寐,昏天暗地. 母亲走了,永远的走了.匆忙而又悲伤... 娘带走了儿女的快乐,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永远的痛,还有深深的悔恨... 她病时我偷拍的视苹, ...

  • 见证一个生命的死亡

    见证一个生命的死亡,是我这次回到老家在市人民医院的一段经历. 回家七天,我在市人民医院陪床六夜,就是在医院,在父亲的病床旁,见证了这个生命的死亡. 写下这段经历,是想记录当前的社会乱象,以及掩蔽在这个 ...

  • 79号

    沈阳,在冬天时比不上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温暖,但一冬的银装素裹,也让这座城市在冬天有一抹风景.天气比不上济南的长久晴朗,也可算的上和谐,有时晴,有时阴,有时下雪. 第二次踏上沈阳这块沃 ...

  • 13岁花季少女不堪病痛折磨,病房里拒绝吃药,父亲和弟弟流泪劝说

    看着便盆里不同寻常的排泄物,刘雅琪的爸爸赶紧把孩子抱到床上安抚,陪同在医院的弟弟以最快的速度把"证据"消灭.这个连续性动作已经是家里人再熟悉不过的日常了,可是13岁的刘雅琪对自己的 ...

  • 存善念,念心安。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善恶之间的抉择,就在一瞬间. 梦里有个可爱的姑娘,跑到我的办公室说,叔叔你可以给我一个面包吃吗?我不知道如何接她的话,看着那个可爱的姑娘站在我的不远方,拒绝肯定是不行的,后面她父 ...

  • 网恋让我获得真爱,曾经是幸福的小女人,如今儿子让我跌入深渊

    我叫柯琳丽,家在湖北阳新县太子镇,我和老公徐炤在2010年通过网络认识的,由于家人对网恋有偏见,一直都不同意我和他交往.但是这并没有挡着我俩在一起的决心,当年年底,我们悄悄相约去了广东打工.我们工作的 ...

  • 木铎主编亲历:我平安走出了隔离病房

    写在前面: 哪怕这篇文字已经呈现到大家面前了,我也没停止地在担心自己的表达是否合适?有没有做到平静且严谨? 我特别害怕在这关键的紧张时刻,因为个人回忆和感受的偏差,无意中做出不客观的表达,散布出悲观的 ...

  • 陪母亲看病

    陪母亲看病 文/杨阳 妈妈身体瘦小,一米五的个子,自我记事起,妈妈就一直在忙,忙了家里,忙地里,似乎有用不完的劲. 妈妈生了我们姐弟四人,人常说"儿多女多罪多",每个孩子都要吃要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