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管中窥豹,看老美的教育和课堂
读王文老师的《走进美国课堂》一书,有一句话记忆犹新,美国教师培训组织告诫新教师时说:你要时刻牢记你是老师,不是他们的朋友。老师是一种权威,是一种尊重。任何冒犯权威的过激言行会受到处罚,如time-out(淘汰出局)去校长室,去特殊学校等。以前对老美的课堂不了解,道听途说很混乱,学生个性张扬,教师很难当。看了本书之后,让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王文老师先是在中国做老师,后来去了美国做老师十五年,所写的是她在美国的见闻和课堂感受。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好奇心。
一、规则教育不厌其烦。
老美在一年级入学教育时,就向学生灌输规则。比如,听到国歌声要起立。上厕所要排队,然后要冲水。老师会带着学生每人拿一本书边看书边在厕所外排队,学生听前一个人是否冲了水。每个年级教规则的侧重不同。但老师会天天说,反复强调。
二、关注每个学生。
对智障或残疾人,有老师专门负责送教,有老师负责康复训练,有老师负责教授语言,每周上三到四次课。语言学习,有时候就是简单教学生学会发出:啊的声音。可能就需要半年时间。
天才教育。幼儿园毕业,老美会有一个机构负责检测,孩子在哪一方面有特质或者天赋,这套检测是高度机密的,很难知道他们是如何检测的。不过,检测之后,他们会告诉家长,您的孩子在哪一方面有特质,请重点培养。每年暑假,各个大学会组织天才训练营,比如有建筑设计天赋的学生,可以申请去建筑系学习,有音乐天赋的可以去音乐系学习。据说是免费的,书中没有明确说,国家好像有专项资金。可能类似于我们的假期辅导班,但是有教授执教,很专业,课程是针对小孩子设计的。
三、教育的目的:培养合格的公民。
美国教育的根本目的,除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对有天赋的学生的学生的“天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何为合格?这个部分还没有看懂。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比如,规则意识教育不够深入和彻底,有时候简单的认为,我说过了,他没有记住,这不怪我。老美却是,说过了,还要看着你再做一次,只要班级里有人没做到,就要反复学习操练,进行强化。
关于残疾和智障的教育,国情不同,相信我们会逐步完善。
天才教育这一项,我们还是空白。每到寒暑假,我们的家长还是恐慌的,绘画、音乐、口才等等,给孩子报了一大堆辅导班,反正家长自己感觉有用,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自家孩子也不能落后。导致整个假期,孩子在各个辅导班之间穿梭,再加上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家长也难以甄别。效果可想而知了。
对于外国的教育,我们的确知之甚少。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美国教育不像“松鼠”说的那样乱,也不是“老牛”说的那样“浅”。不过,据说美国已经开始学习我们的每学期的考试了,感觉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