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的起源(二)甲乙
十天干正好配十个月,最初的天干很可能就是给十月太阳历用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个月都有专名。后来使用阴阳合历,以十天为一旬,十天干就被用来纪日。天干这十个字本身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歧见纷呈,有看图说话式的个别猜想,也有貌似系统的解读。比如“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鱼枕谓之丁[25]”,乙丙丁三个字都取象于鱼,这是根据个别字形而做联想,其他天干就没法和鱼拉上关系。同样是看图说话,也有人说乙是草木发芽[26],还有人说乙是燕子[27],诸如此类,很难有完满解释。系统解释也有,如以人体为例,十天干分别对应从头到脚十个部位[28],或以植物生长为例,十天干分别对应发芽、生长、结实等不同阶段[29]。尽管这些说法未见得一定就是错的,但总感觉不尽贴切,颇有疏离之感,比如完全可以将人体部位与植物生长两种说法合并,用树木的不同部位,比如果实、叶子、树枝、树干、树冠、树根等等再编一种解释。推本求源,我们更希望还原到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顺畅而完整地说清十天干字形字义的由来。当然,这里的字形只能是甲金文而不能以篆书隶书为本。十天干是十月太阳历中每个月的专名,如果此说不误,那么,就像给孩子起名必有其含义一样,用作月名的天干不太可能只是毫无意义的代号,以人体或植物为喻,也绝非理想选择。事实上,笔划并不复杂,多数都是独体字的十天干,就像密码一样,隐藏着上古时代先民们的鲜活日常。只要回到十月太阳历的上古时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代先民们的生活图景就沿着十天干的顺序在我们眼前渐次展开。
甲-甲骨文1.甲870 合35260;2.铁176.1 合305;3.后1.3.16;4.存2740;5.宁沪1.14 合32871 历组;6.佚200 合33207 历组;7.铁218.3 合11678;8.甲632 合28581;9.甲2667 合32322;10.乙5408 合6664 宾组;11.铁215.2 合1149;12.前1.38.4 合1249 宾组;13.前1.50.6 合5521;14.前3.23.5 合362 宾组;15.后1.26.15 合34149 历组;16.后2.36.4 合32351;17.林1.8.14 合1178;18.戬1.6 合32361;19.佚131 合34047;20.佚140 合32115 历组;21.佚585 合1225;22.邺初下32.8 合32344 历组;23.邺3下42.5 合32335 历组;24.宁沪1.54 合32345 历组;25.宁沪1.148 合32267;26.明藏432;27.燕26 合6137 宾组甲骨文的甲字为一横一竖十字形,用为天干名;或在外面再加一个方框,用为人名,特指商人先祖上甲微。奇怪的是,十字形的“甲”与甲骨文的“七”一模一样。
七-甲骨文1.前2.20.4 合36557 黄组;2.前5.28.4 合10650;3.后1.5.9 合32331 历组;4.后2.9.1 合11503 宾组;5.林2.26.2 合13331 宾组;6.燕378 合7151;7.佚440 合31085 何组事实上,不只甲骨文,直到西周晚期,金文中的甲还有很多写为十字形的,如西周晚期的楚公逆鎛、颂𣪕盖、颂鼎等都是如此,七的甲金文则始终如此。
甲-金文1.西周晚期無□鼎 集成2814;2.西周晚期頌鼎 集成2829;3.西周晚期向□簋 集成4033;4.西周晚期□簋 集成4215;5.西周晚期元年師兌簋集成4275
七-金文1.西周晚期善夫山鼎 集成2825;2.西周晚期伊簋 集成4287;3.西周晚期訇簋 集成4321;4.西周晚期叔尃父盨 集成4454甲金文中的甲与七同形,只能根据上下文以做区别。“甲”不论是头戴的盔甲还是身上穿的铠甲,面对长得一模一样的“七”恐怕都只能尴尬地摊手。答案其实特别简单——十月太阳历中,冬至为年终最后一天,其后五天过年日,之后就是一月,即甲月。也就是说,从冬至算起,第七天即是甲月。七是何意呢?除了表示数字以外,一般认为七是切的初文,表示从中截断,后来为了与数字七相区别才另外添加刀而成了切。冬至之后是甲月,正是新年与旧岁交接,这不就是切吗?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的时间被一切两半,一端是新年甲月,另一端是旧岁年终,两年之间以七日相连。甲月之甲与七日之七同出一源,所以甲与七同形。1234567冬至/上一年五天甲月/下一年你也许会说冬至与甲月之间不是相隔五天吗?为什么要用七天来表示呢?因为冬至是通过天文观测确定的日子,所以要从冬至为起点往后数。以某天为起点往后数,古人称为“越某日”,比如从冬至数到甲月第一天,就是“越七日”,在《逸周书》、《尚书》中都有这种纪日法[30]。冬至越七日即是甲月,这就是甲和七同形的原因。冬至越七日而新旧更替,这就是《易经》中的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冬至日太阳到达最南端开始调头向北,七天后进入新的一年,这就是所谓“七日来复”的原始含义。“复,往来也[31]。”“复,行故道也[32]。”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这就是复。七日之后新年肇始,又是一轮寒暑循环,这也是复。以冬至为年终,间隔五天后进入新年,新年旧岁于此分为两段,也许这就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以及杀黑龙以济冀州的故事原型[33]。冬至之后是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十五天一节气,合三十天。甲月开始于冬至之后第七天而且甲月有三十六天,所以,小寒和大寒正好落在甲月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十月太阳历以12天为一节全年分为30节,十二月农历以15天为一节全年分为24节,在十月太阳历中并不存在二十四节气。但是,基于天文观测的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点必然是共有的,只是名称不同,比如冬至被称为日永、日短至、养夜或寒至等[34];其次,因为二十四节气本来就是基于太阳历,在太阳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节气相当于太阳历中的定点,所以,为了便于表述和理解,以下仍然使用二十四节气的概念。甲月有小寒和大寒,俗谚有云,“小寒大寒,滴水成冰”,这是华北;“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是江南。小寒过后进入“三九”,“三九四九冰上走”,此时“冰方盛[35]”,“万物不通[36]”,凛冽寒冬北风吹,河湖冰冻,万物蛰伏,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狐裘锦衾犹嫌冷,麻服布衣更难捱,正所谓有多少就穿多少。为了御寒而穿的衣服,就是甲。天冷加寒衣,寒衣为甲,春来转暖则弃甲。人类作为裸虫[37],甲是季节性装备。相应地,作为介虫的龟鳖之类常年穿着一层壳,不论冬夏,都只露出头和四肢,龟鳖之壳可类比于人的冬装,所以,龟鳖之属的介虫又名甲虫。或者反过来,龟鳖之壳为甲,人的冬装可类比于龟鳖之壳,所以冬装为甲。相较而言,后者可能性更大。以露头露脚的龟鳖来看,被称为甲的冬装或许如龟壳一样,只包裹人的躯干部分。比如起于元代的比甲,无领无袖但长可至膝,露出头和四肢,以甲为名可谓正合其意。再比如现在说的马甲,起码汉代就已经有了[38],其无领无袖的特征与甲的本义就十分切近。事实上,所谓马甲,原本就是穿在马身上的铠甲。马穿之甲为马甲,甲的本义当然是指人穿的甲,只不过这里的甲最初并非用于战场护身而是冬时御寒。“铠,甲也[39]。”所谓铠和甲,都是甲。随着时代发展,甲的材质会有变化,“甲,今之铠也……今古用物不同,其名亦异。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40]。”用于冬时御寒以兽皮制成的衣物就是甲的本义,后来战场护身之物被称为甲,甲就成了铠甲的专名。从寻常冬装变成军旅装备,甲的本义消失,也就斩断了与太阳历中甲月之甲的关系。如果人穿之甲得名于龟鳖之甲,那么,最初被称为甲的那种无领无袖主要包裹前胸后背的马甲式冬装说不定还受到龟鳖外形的启发也未可知。当然,更大的可能只是为了活动方便而已。多穿件马甲能保暖,露出四肢又不影响活动,后来比附于龟鳖而都称为甲。发明往往来自实际需求,实在是很自然的事,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麻布丝帛都还没发明,那时的古人类冬时御寒恐怕也只有兽皮可用,以此推之,甲的概念或许很早就有,远在文字出现之前。如果甲的概念早就有了,而甲骨文的甲与数字七同形,与穿在身上的御寒之物在形象上并无瓜葛,那也就意味着,创造甲这个字的时候,其形其义来自新旧两年交替之间的七日之隔,其读音则是来自应季穿着类似马甲的冬装,所以,本质上,甲只是一个记音符号。甲为冬时御寒之衣,是寒冷时节的显著特征,相应地,龟鳖之属的甲虫(又名介虫)虽然四季带甲,但分配到农历的四季就只有寒冷的冬季才合适,“孟冬之月……其虫介。仲冬之月……其虫介。季冬之月……其虫介[41]。”在十月太阳历中,最冷的那个月称为甲月当真也是名副其实的天然之选。甲月之后到乙月,小寒、大寒之后是立春,即立春在乙月月初[42]。请注意,十二月农历中春季的节气在商周时期与我们熟悉的顺序略有不同。月有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43]。夏秋冬三季与现在没什么区别,春季三个月则略有不同,其中正月中气为惊蛰,三月中气为清明,可知惊蛰应在雨水之前,清明应在谷雨之后,即春季节气为立春、惊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为免混乱,在说到的节气的时候仍然使用我们现在的顺序。正月二月三月秦汉以降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商周以上立春惊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俗话说数九寒冬,数九从冬至数起,每九天为一九,九九共八十一天。十月太阳历每月三十六天,甲月始于冬至后第七天,甲月加乙月共七十二天。所以,乙月月初已进入五九,到乙月月末的时候,已是九九的尾声。“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从数九歌不难发现,最冷的三九四九之后,天气逐渐转暖,东风就要来了,春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乙月这段时间,河湖冰面开始解冻,扬柳抽枝,春燕筑巢,满眼都是新鲜气息。每年春天尤其是惊蛰之后,雷电开始频繁出现。商周时期惊蛰在雨水之前,可知在更早的使用十月太阳历的时代,气候更为温暖,雷电出现得更早。乙月中旬“天气下[44]”,其表现就是滚滚春雷。雷公电母送春雨,这是天上之水。原本封冻的河湖已融化,这是地下之水。流水潺潺,就是乙月之乙的象形。
乙-甲骨文1.甲3 合1517;2.甲23 合3900;3.甲231 合19943;4.佚21 合6128 宾组;5.佚65 ;6.佚255 合26975 何组;7.佚704 合3068;8.铁37.2 合2299;9.铁69.1 合13312 宾组;10.拾13.5 合10366;11.前3.6.1 ;12.前5.17.7 合6079 宾组;13.后1.9.3 合33102 历组;14.后1.19.11 合22788;15.后1.30.11 合10403 宾组;16.后1.31.1 合7897;17.菁5.1 合137 宾组;18.林1.15.6 合38025 黄组;19.燕3 合5064;20.燕640 合16609;21.宁沪1.217 合35256
水-甲骨文甲骨文合集(CHANT:1305、CHANT:1306A、CHANT:1306B甲骨文的水字取象于流水之形,两侧的点表示水滴,水滴可多可少,其主体就是象形流水的S形曲线,也就是乙。正如明义士、李孝定[45]所说,乙是𡿨(quǎn)的异写,像一条小小的水流,“𡿨,水小流也[46]。”有人说乙是取象于燕子,因为燕又名鳦,鳦即乙。尽管乙月确实有“八九燕来”的物候现象,但是,一者八九七十二,此时已是乙月之末,燕作为乙月的代表未必合适;二者所谓鳦就是乙其实是以讹传讹。燕又称为乙或鳦,这里的乙其实应该是𠃉(yà),与乙形似但略有不同。“𠃉,玄鸟也。齐鲁谓之𠃉,取其鸣自呼,象形[47]。” 南唐徐锴说得明白:“此与甲乙之乙相类,其形举首下曲,与甲乙字少异。”乙和𠃉很像,但确实是两个不同的字。“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48]。”许慎认为乙取象于草木长出之形。乙月莺飞草长绿柳回春,从物候现象来说确实不错,只是草木初生,嫩芽幼苗要么蜷曲如勾,要么直立似剑,按常理来说,草木初萌的形象实在不该拗造型搞成S形曲线,恐怕最蹩脚的设计师也不会这么干。
[25] 《尔雅》[26] 东汉许慎《说文》:“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27] 《说文》:“𠃉,玄鸟也。齐鲁谓之𠃉 ,取其鸣自呼。象形。凡𠃉之属皆从𠃉 。鳦,𠃉或从鸟。”南唐徐锴注:“此与甲乙之乙相类,其形举首下曲,与甲乙字少异。”[28] 东汉许慎《说文》:“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乙承甲,象人颈。丙承乙,象人肩。丁承丙,象人心。戊承丁,象人胁。己承戊,象人腹。庚承己,象人𪗇。辛承庚,象人股。壬承辛,象人胫。癸承壬,象人足。”[29] 东汉刘熙《释名》:“甲,孚也,万物解孚甲而生也。乙,轧也,自抽轧而出也。丙,炳也。物生炳然,皆著见也。丁,壮也,物体皆丁壮也。戊,茂也,物皆茂盛也。己,纪也。皆有定形,可纪识也。庚,犹更也。庚,坚强貌也。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壬,妊也。阴阳交,物怀妊也。至子而萌也。癸,揆也。揆度而生,乃出之也。”[30] 参见拙著《五星聚:中国古代王朝星象编年史》第十一章《姬周代商:纪事复原与年代考辨》[31] 东汉许慎《说文》[32] 北宋陈彭年、丘雍《广韵》,《说文》写作𡕨,释义同。[33] 西汉《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34] 日永、日长至、养夜、寒至,分别见于《尚书·尧典》、《礼记·月令》、《大戴礼记·夏小正》、《管子·幼官》[35] 《礼记·月令》[36] 《大戴礼记·夏小正》[37] 古人将动物分为五大类,如《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有六十,而凤为之长;毛虫三百有六十,而麟为之长;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龟为之长;鳞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倮虫即裸虫,指皮肤裸露无遮蔽的动物。[38] 形如马甲的衣服古称裲裆、半背、背心等,如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裲裆)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 裲裆即两当,又名两当衫、两当甲或两当铠。[39] 东汉许慎《说文》[40] 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41] 《礼记·月令》[42] 详见附录《十月太阳历与农历、公历对照表》[43] 《逸周书·周月解》[44] 《管子·幼官》[45] 明义士(1885-1957),加拿大长老会宣教士,著名汉学家、甲骨学家。李孝定(1918-1997),湖南常德人,长期从事甲骨文研究,撰有《甲骨文字集释》、《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等。[46] 东汉许慎《说文》[47] 东汉许慎《说文》[48] 东汉许慎《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