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哪里去了?(二)热河行宫盗宝案
1.
熊希龄是个好人,好人的标志是做好事。
毛主席评价他:“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周恩来也说:“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
可“好人没好报”这个民间通俗哲理,也经常在好人身上得到验证。
熊希龄在热河就是。
2.
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出生于湖南凤凰县的一个军人家庭,湘军!
曾国藩带出来的湘军厉害,世人皆知,三代军人世家,家境富裕。
熊希龄是个聪明人,14岁中秀才,被称为神童。
24岁中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12年 4月-——1913年7月 任热河都统,仅一年零三个月时间。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希龄任北洋“第一流人才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
43岁就成为国家领导人,绝对是一道风景。
可就在1914年2月,新闻界热炒热河行宫盗宝案,熊希龄以涉嫌案件被迫辞职。
3.
1913年7月,北京、上海、天津、承德等地古玩市场突然出现大批来自承德避暑山庄的古物。
自称热河都统熊希龄差役的刘鼎卿、管账杨某、幕府狄某等人对外声称:
“热河清皇室宝器,一半归民国, 一半归皇室,现在归彼出卖”,
“此项卖价为在热河开办石油矿之用”,
“热河宫内出来物品不少,系归官卖,好者运京,次者就地出售”... ...。
一时间,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买卖成为热门生意,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1913年11月29日,北京《群强报》在第二版国事要闻专栏里,报道了内阁总理熊希龄在热河都统任内“将前清行宫之古瓷器、书画取去二百余件,现被世续查明,已请律师向京师地方厅起诉”的特大新闻。
世续,字伯轩,索勒豁金氏,隶内务府满洲正黄旗,清末军机大臣。
宣统逊位后,曾代表逊清皇室与民国政府磋商优待条件。
前朝军机大臣状告当朝总理,又涉及到文物,这都是超级刺激人们眼球的好玩儿的事儿。
北京《新社会日报》也连篇累牍,不断爆出猛料,同时配发时评,称熊氏盗卖古物案是“不可移易之铁案”。
上海的《神州》报也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熊希龄热河行宫盗宝的消息。
那个时候的报纸还是媒体,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泛滥,敢于舆论监督,敢点名批评大人物。
官方因为不能查封报社,不能抓记者,所以,只能查涉案人,看看媒体说的是不是真的。
4.
查吧!
关键是袁世凯让熊希龄安排人去查熊希龄。
熊希龄奉大总统袁世凯令,派政治会议委员许世英查办。
许世英“在热河承德县羁押者十七人,在京师警察厅羁押者九人”,其中多数都是古玩店的老板及伙计。
案犯供词中牵扯到熊希龄本人,“京中本行人亦传说熊都统回京带来货物八十箱,卖银三十万两”。熊希龄乃致信袁世凯,要求把羁押在承德的案犯解到北京备质,但许世英暗中致信当地官员”令勿诛求”,自己越过熊希龄直接给袁世凯打了报告。
“诛求”不是足球,汉语解释是:需索;强制徵收。令勿诛求在这里应该是对案犯宽松的意思。
1913年11月,熊希龄在袁世凯的办公室里“偶然”看到了徐世英关于热河行宫盗宝案的调查材料和报告,里面含沙射影的指出熊希龄参与其中。
熊希龄找到袁世凯,驳斥许世英在调查报告书中对他的指控 ,斥责报纸对他的攻击;同时,致函内务部 ,要求京师警察厅追究报社责任 ,并要求京师地方检察厅传讯报社 ;第三 ,他秘密派人调查热河行宫被盗宝物的去向。
前两个方法基本没起作用,袁世凯为了搪塞熊希龄,故作诚恳地请他不要计较那些谣言,表示定将此事追查到底。
至于要求京师地方检察厅传讯报社,根本就没有下文,总理管不了检察厅,说不听就不听。
媒体也都是有背景的,没有背景的报纸也很难生存下去。
5.
熊希龄秘密派出的人中,有一位姓朱的调查员发现 ,北京一家丝绸店竟然出售古玩,经检查,发现这些古玩就是热河行宫失窃的宝物。
调查委员和警察厅顺藤摸瓜,查出盗窃热河行宫宝物和销售宝物的一个团伙,相关人等审讯后分别被判刑。
然而,在被抓获被判刑的案犯中,始终看不到关键人物——号称熊希龄差役的刘鼎卿,管账杨某幕府狄某也未见踪影。
而案中常汇川、宋揖五、张省三、宋秀田的犯罪事实又与刘鼎卿有直接牵连。
常汇川在供词中坚称:“民国二年阴历七月初,他在北京万福居饭馆与素来熟识的熊都统之当差刘鼎卿晤面。刘鼎卿为其介绍操南方口音的杨某,说是熊都统的账房先生。又介绍江苏口音的狄某,说他时熊都统之幕府。狄某在万福居给他看过海棠式小花瓶一对,景泰珐琅盘一个,共索价八百两,并未买妥。”
如此,熊希龄愤然辞职。
后来,果真还找到一个刘鼎卿,但这个刘鼎卿是承德县四沟人,做皮货生意,热河口音,不是熊希龄的差役。
案件不了了之,反正是避暑山庄里的文物被丢了,丢了多少,没人知道。
6.
热河行宫盗宝案众说纷纭,大家最认可的观点是袁世凯使出来的计策,因为治国理念有差异,总统逼总理辞职。
按官场上的斗争来说,这也还算是阳谋、小儿科。
晚清暗杀流行,仅仅用这样的一件事,排除异己,袁世凯也还算有官德。
因为熊希龄真的把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拿出来当礼物送人,也真的卖过。
避暑山庄里的文物太多了,皇帝不管用了,归热河都统府管理。
于是,每一个新都统到任,都私取行宫古玩文物,作为本地的特产以贿赂上级,为自己的升迁铺桥修路。
其他一些管理人员也经常顺手牵羊,将行宫中的古玩带出去变卖。
另外,宝物被盗卖现象也十分严重、北京、上海等地的古玩店内,经常大量销售热河行宫的古玩字画。
7.
1912年4月,熊希龄到热河履任。
熊希龄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到任后将热河行宫所有古物图籍,彻底清理一次。
同时,还准备对各处坍塌的楼台殿阁进行了修葺,以供将来作为游观之用。
要完成如此浩大的修理工程,需要一笔巨款。
然而此时清皇室无闲款用来修整山庄,热河又地瘠民贫,北洋政府更是债台高筑。
没钱的单位还干不干活,为干事业要有违规行为,还干不干?这也是一个问题!
熊希龄向袁世凯和国务院请示说:“拟请选库内所藏瓷器之稍贵重者,在京、沪等处变卖数十件,如得善价,即可徐图布置。”
袁世凯和国务院批示照准。
最后熊希龄仅花了白银10820两,就把避暑山庄的园庭房屋修葺一遍。
这样的事就是故事里的事了,说对也对,说不对也有毛病,毕竟,由他经手卖过离宫里的文物。
承德府尹王成斌,向袁世凯举报,说熊希龄在热河大肆盗卖行宫古物,中饱私囊。
卖多少?经谁手卖的?价位谁定的?有没有走招投标手续?有没有亲属回避?
认真起来,就说不清了。
总之,为国家炒豆,锅炸了,让他一个人赔了。
8.
姜桂题是这个案件绕不过去的人物。
熊希龄来就任热河都统,随后,袁世凯就又派来一个姜桂题,名义上是来剿匪,还有对熊希龄的监督任务。
那个时候,热河这个地方土匪太多了,堪比“湘西剿匪记”,好玩儿的事情也多,比如川岛芳子的第一任老公的爹,就是一个土匪头,最后被一个卖烟卷儿的瘸子用一炮给崩死了,比《亮剑》里的“柱子,来一炮”还精彩。
“热河匪事”,老羊铲史以后慢慢说。
姜桂题剿匪回来,看熊希龄忙于整理避暑山庄里的文物,就想要两件儿。
北洋政府时期好像也没有《文物法》,也是文物太多,熊希龄也没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当回事。
熊希龄“提取园庭字画两件”,奉赠给姜桂题,
事后姜桂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袁世凯。
人心呀!
同事之间还可以信任吗?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去哪儿了?大家都关心。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哪里去了?(一)从热河到台北,历尽曲折!
上面这篇文章发出来后,很多人长松一口气,啊——没都丢了。
接着就有人问:八年抗战,运到北京的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部分南迁,后来一部分去了台湾,留在北京的剩余部分呢?被小鬼子抢去了吗?
接下来老羊铲史要说: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哪里去了(三)含辛茹苦 苦撑八年》
如果你是满族人,还可以看老羊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