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端午节前下的一场雨,竟引出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感谢点击上面篮字,关注文史公众号老羊铲史。
1.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
风里雨里雾里,我在这里等你!!!
这段话一看就是气象局的人说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说实话,管天这件事儿也真的不容易。
现在是气象局,过去是礼部。
天不下雨怎么办?
求雨呀!
皇帝下旨让大臣们求雨,端午节不让喝酒吃肉、不让休息。
可别人都放假回家喝酒吃粽子去了,值班的这几位也心神不宁。
于是,有人求雨不认真,
为此,还挨了处分!
2.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农历四月十四清晨,
康熙皇帝从北京畅春园出发,来热河暑期办公。
四月十六,住在了怀柔县。
这天他召集随行的贝勒苏努、·领侍卫内大臣公鄂伦岱、阿灵阿、马尔赛、大学士嵩祝、都统伊尔拜开会。
他说,现在米价特别贵。据佛保说,热河米价已经达到了每石一两七钱,市场上还有人囤积居奇,导致米价越来越高。驻军的粮食也受到了影响。现在除了市场限价以外,还把热河和唐三营的粮仓的米调出一部分,投入市场,每石米定价一两银子。
为什么米价飞涨?
用康熙在五月初三给学士渣克旦勒什布萨哈布的御旨中的话说:
因为去年水涝,未得丰收,今岁京师又值大旱,而且舆论纷纷。
《清史稿》记载,五十五年二月,海丰、朝阳旱,
五月,揭阳、福山、密云、怀柔旱。
十天后,四月二十六,康熙一行到了热河。
康熙一到,天就下雨。
四月二十六和二十七两个夜间,都下了大雨,河水涨至七寸。
康熙说,这里雨不小了,不用求雨了,可北京周边怎么样了?麦苗如何?旱形如何?
京中未报雨足尚在求雨,未知禁屠宰否?
说嵩祝你问问礼部,他们都干啥呢?
3.
四月三十日,从北京传来直隶巡抚的奏折说:各处相间下雨竟未霑足
康熙下旨:
自五月初一日起禁止宰杀祈雨。
五月初一,康熙又对北京方面的求雨工作,作出特别指示:
目前端阳节近,不可彼此会饮,当严加禁止,诚心祈祷方是。
《东华录》对这件事的记载很简单:
上以天时亢旱,命嵩祝传谕在京诸臣,竭诚祈祷,勿因遇端午节互相会饮。
因为马上就是端午节,康熙皇帝特别强调,不要互相宴请喝酒耽误了正事。
4.
领导有指示,下属应该有回馈。
很快,在京大学士萧永藻、王掞等人上报材料说:
"以接奉谕示,热河得雨沾足,臣等不胜欢忭"。
意思是说,听说承德下雨了,我们都非常高兴。
欢忭,是喜悦的意思。
康熙看到这样的报告,非常不高兴,他训斥直接负责这件事的大学士嵩祝:
"朕因忧虑叹旱,两降谕旨,在京诸臣迟延日久,始折奏热河得雨,臣等不胜欢忭语。止于此处得雨,有何忻幸。
意思是说,我让他们在北京求雨,他们报上来这么个玩意儿,我这有雨了,你们高兴什么。
很显然,他们在北京的工作就不认真。
部院诸臣贪图在家安逸,祈雨之处,未必亲到,朕两降谕旨,命尔抄发京师,乃并不直书申饬,又不察明劾奏,尔乃大学士也,是非所在,岂特当与众言之,即于朕前,亦当恳切言之,可驰驿回京,严查题参。"
说你赶紧回北京,查一查这件事的真相。
嵩祝回到北京,察劾祈雨不到及奏报迟延的大学士萧永藻、王掞,尚书赫硕色、张鹏翮、赵申乔、陈诜、王顼龄等人,以不早察劾,自请敕部议处。
部议给的处分是革职,康熙最后放了这些人一马,降工资了事。
康熙说:"从宽留任,大学士等各降级罚俸有差。"
4.
一向以宽厚著称的康熙,因为求雨这点小事儿就处分了这么多高级领导干部,在很多人看来都有些奇怪。
《清史稿》里写这件事时引用了康熙的一句话,
他说:“宋儒云:‘求雨得雨,旱岂无因。’此言可味也。”
这句话太值得回味了。
天灾都是人祸!应该是这个意思。
翻看这件事情的档案,康熙皇帝的有些原话,《清史稿》和《东华录》都没有收录。
这一年已经是康熙六十三岁了,按说岁数并不大,但他在位时间太长,对干部管理有些松懈。
用他孙子乾隆的话来说:“从来为政之道,损益随时,宽猛互济......皇祖、皇考与朕之心,原无丝毫间别。”
雍正过于苛刻,都是因为矫枉过正,康熙晚年对干部管理太过宽松。
这次求雨事件,把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5.
领导身边的人有时很荣耀,也经常被当成出气筒。
这次,大学士嵩祝就是。
康熙批评嵩祝说,承德下雨了,他们说很高兴,我越想这件事感慨越多。
现在这些部院大臣只知道“营求财贿”,在家安逸而已,求雨的地方他们都不一定去。
我两次下旨让你发给他们,你既不直接申饬,也不严查,这是你思想出了问题:
一、平时你和李光地、赵申乔这些人套近乎,让他们在我面前说你的好话,今汉大臣欺压满大臣,八旗皆受辱矣。我几次让科道条陈,你却让他们缄口不言,你们都入了李光地、赵申乔的党了,每天瞻徇情面、唯唯诺诺而已。
科道是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总称,纪检监察部门,俗称为两衙门。
二、你是大学士呀,是非曲直,你不光应该当众有明确态度,就是在我跟前,有些事情也应该非常诚恳的和我说。我现在有大学士三、四十个,没有你这样的。
三、你自谓能(道德)自守之人,可你趋奉二阿哥、隐匿得麟逃走的事、与噶礼结亲,自自守者有你这样的吗?现在索额图、噶礼、朕皆诛之。你嵩祝岂更甚于索额图、噶礼、朕不能诛之乎。
四、现在满洲大臣内竟无能御汉大臣的,朕仍用马齐为大学士、穆和伦为户部尚书。
五、你现在赶紧前往京城,问用不胜忻幸之语者为谁、祈雨不到者为谁、严查题参。
如果你还徇情面、一经觉察、必将嵩祝并诛之,陈名夏就是你的榜样。
陈明夏也是大学士,因为卷入多尔衮集团而被诛杀。
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康熙发怒的根本就不是求雨这件事,而是吏治。
5.
康熙把嵩祝臭骂了一顿,觉得还不解气,接着又说:
看部院大臣,并无以人君之事为重,以民生之事关系甚大为意,无有不图恩威己出,多方诡计,极力结党而已。今部院诸臣越次升用者多,于人君之前礼仪尚且不知,其他又何言哉?
今正当大旱之际,朕心忧劳不安,两次下旨,方见臣等“不胜忻幸之语”,由此观之,九卿大臣并未汇集,或但听一人之言,为臣如此,欲免欺君之语能乎?
......
此旨,嵩祝写去遍责诸大臣。
这些人眼睛里没有皇上,心里没有老百姓,自身素质极差,只知道结党营私,以权谋私。大旱之年,皇帝忧劳不安,他们却还有欺君之语。
太不像话了。
把这份文件公开发表,让这些大臣们都看看。
上纲上线了。
6.
康熙是个好皇帝。
他统治这个国家五十五年了,表面看起来国泰民安,可事实上早已危机四伏。
此时,唯有他对这个国家的安定而担忧。
他说,京城非比他处,四方杂处,坐食之人甚多。承平日久,户口滋生甚繁,不止十倍于前。这些情况平时和众大臣经常讲,今年大旱,都应该提前做好谋划。
五月初三,康熙下令:
随禁止屠宰求雨,朕心不安,深为忧虑,自明日为始,朕宫中定位每日止进膳一次。
端午节这天,康熙在嵩祝的奏折上批示:
宋儒有言,求雨得雨,岂无因乎?此意甚深。
虽下雨有何可喜之处,求雨断不可止,必处处大沛方可去霑足。
7.
皇帝如此三令五申,事情总该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办了吧?
可还没有,为此,康熙皇帝也深感迷惑。
五月初六,他给学士渣克旦勒什布萨哈布的御旨这样写道:
礼部衙门前奏求雨以雨足为止,今早上又奏止求七日,于何日起何日止之处,并未声明,蒙混至今。斋戒日久,谁能遵行,恐日久则人心懈怠。
此处朕甚不解。
脾气不好、度量稍微小一点儿的领导,遇到这样的下属,都得气死。
没法闹。
老羊铲史,还是以清史和避暑山庄为主:
祸从口出:从承德到苏州,别人把日子过成了天堂,他却过成了地狱。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