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学与茶街和云安历史文化
叶广学先生量度茶街店铺的宽度
因为作客榆贤苑,我认识了茶洞的茶街。
同行的叶广学先生告诉我:茶街位于茶洞村委,是石城镇茶洞片最古老的街。茶街人世代称之为“茶街”,熟悉情况的外人多称之为“茶洞古街”。今茶洞或因之而得名。
茶街据说属于东安县通往罗定州道路的一段。这条道路是否叫“东山大路”?我后来查阅今存各本《东安县志》,均没有记载。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卷之八·艺文志》中陈万言《西宁县西山大路记》:
其东山中路则各有纪者,故不敢备及。
据此,东安县通往罗定州的道路,似乎叫“东山中路”。
从榆贤苑出来,叶广学先生说:过去,茶街位于新塘村西,而现在看来,周围已经建满了房屋,把茶街新塘连为一体了。
茶 街(叶广学摄)
说着说着,我们来到了茶街,发现茶街基本呈东西走向,长不足200米,最宽处约3米,原有商铺数十间。民国时期的茶洞乡公所位于茶街的西端南侧。现存二层式青砖瓦木结构商铺三四间,但均不再营业。其余被拆改建成楼房。商铺为一门一窗格局,铺面宽约3米。叶广学先生说:民国时期所说的“茶洞圩”,指的就是茶街。别看这条短短的茶街,民国时期曾经发生过骇人听闻的事件。叶广学先生说:1995年《云浮县志·大事记》载:
民国19年(1930年)2月5日(正月初七),茶洞旧圩街被贼洗劫,全街80%的店铺被烧,17人被打死。
关于这次骇人听闻的事件,叶广学先生采访过很多老人,他绘声绘色地和我说:
民国十四年(1925年),茶洞建立了保安联团局,团丁战时集合,平时在家务农。民国十五年(1926年),茶洞民团团长岑东屏率茶洞、镇安民团在驻军的支援下围歼在茶洞抢劫的刘北匪帮。匪帮被灭,帮首刘北逃脱,后于韶关被捕伏法。茶洞民团的英勇,闻名远近。1930年前后,云浮县基干队有队员驻茶洞,乡公所也成立了自卫队。在这种情况下,茶街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次骇人听闻的事件呢?
原来,那是内贼与外贼勾结所致。所谓内贼,是指藏匿在茶洞水松村后虎山的山贼,均为本地人,他们对茶洞的情况非常熟悉;所谓外贼,据说是来自南盛、富林、金鸡、坪塘一带的山贼。
茶街店铺(叶广学摄)
山贼趁着群众忙于过年,警惕性放松,派人下山到茶街进行打探,发觉基干队、国民党自卫队的人一大早把枪挂在乡公所的墙上,留人看守便去聚众赌钱了。山贼看准这个机会,立即回去带贼众下山进圩,见人就打,见屋就抢,抢完就放火烧。
当时茶街有个叫李跛林的人,正抱着小孩出门,正遇上贼人来打劫。一贼举起手中的左轮手枪便打。不知何因,贼人连扣了几下扳机,竟没能打响。李跛林见状,立即把小孩放在铺窗上,冲过去抱住山贼,拼命压着山贼的手,不让他举枪。二人在地上滚来滚去。这时候,自卫队的六排长赶来,喝问道:“哪个是山贼?”此时,李跛林正把山贼压在下面。旁边有人说:“下面那个是,下面那个是。”那六排长上前抢过山贼手中的左轮手枪,一扣扳机,“呯”的一声,把那山贼打死了。
后来,山贼越来越多,匆匆赶回来的基干队员和自卫队掩护群众往石脚围逃命。那里有座双荐山,山下有个大山洞,能藏上百人。双荐山山顶安放有两门叫“猪仔炮”的土炮。等人们都进了山洞后,基干队员和自卫队就轰响山顶的“猪仔炮”,打得山贼哭爹喊娘,纷纷逃散。
后来一点算,茶街八成的商铺被烧毁,17人被打死,大伤小伤者不计其数,可谓损失惨重。
被烧毁的茶街后来重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圩胆石”。何为“圩胆石”?说来十分迷信。旧时建圩场,为了市道兴旺,会查访周围哪条圩最兴旺,然后就到这圩偷挖一块石头回来,埋在新建圩市的街道中间做“圩胆”。据说那圩胆石能给新建或重建的圩带来好运,使圩市兴旺繁荣。
叶广学主编的《人文六都》《人文高村》
茶街重建前,大家发现附近的南盛圩最旺,于是推举刘金(刘木的父亲)到南盛圩偷了一块“圩胆石”回来,埋在茶街的路中间。重建的茶街路面打了灰沙,雨天也不泥泞。
“圩胆石”给茶街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兴旺后,茶街逐渐被新建在粤桂西线(后称广海北线、国道324线)公路两侧的圩市(今茶洞旧街)所取代。
叶广学先生说得高兴,不由得手舞足蹈。完了,从包里拿出卷尺,量起了茶街的宽度和铺面的宽度。
看着叶广学先生蹲下来量度的身影,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叶广学先生是云浮文化人。他的散文集《故里吟寻》,把民间传说、人物风情、稔言熟语,融合在一起,向世人勾画出一幅幅鲜活的人文风景;把那些渐去渐远的人物、风俗、旧事的背影,巧妙地编织成一卷卷南江乡村风俗画,全方位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把茶洞豆腐、擂茶粥、藤豆腐、托洞腐竹等云浮特产,把云雾山、南山、崖鹰山、东庆街、潘屋城墙等云浮名山古宅,把八仙桌、洗田泥、问客劏鸡等民风俗韵,写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令人手不掩倦,恍入其境。
叶广学散文集《故里吟寻》
他的民间故事集《陈璘传说》,共收录与陈璘将军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118篇,按“少年故事”“地名故事”“物产传说”“战斗故事”“机智故事”“身后传说”的类别编排,是第一本以抗倭名将、民族英雄陈璘为主人翁的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文学特色显著,文字通俗易懂,故事引人入胜。通过《陈璘传说》,既可以了解陈璘将军的民间形象,又可以了解“三罗”地区的风土人情、地理物产。
他与叶旭明先生合编的《南江俚语故事》(即将出版),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从源头解释这些活跃于民间俚语的来历,是一部有趣的故事汇编集成,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这本书,不但能让这些人民群众创造的语言艺术以文字的形式加以保存和传播,还能为研究不同时期南江流域人文现象提供很好的辅助素材,将对弘扬南江文化、助推南江流域开发生态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有着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让山人最为折服的,是叶广学先生主编的《人文六都》《人文高村》。作为云安文史资料专辑,这两本书囊括了云安这两个镇历史的方方面面,既有利用史籍进行考证,也有长老的口述历史。目前《人文石城》也即将出版。因为这一文史资料,云安的人文历史将得以万世流传,作为主编,叶广学先生功不可没。
叶广学的《陈璘传说》
从茶街回来,我们仔细参观了榆贤苑。茶洞并非山旮旯地方,这里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遗憾的是今存各本《东安县志》记事都过于简略,对茶洞、茶街的记载极少,我们无法从旧志中寻找到它古老的原貌,但这不应该成为阻止我们探究历史的理由。云安区政协正在筹编的《人文石城》(叶广学先生主编),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茶洞、茶街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