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人为什么要善良?这是西方大师们的答案
在《芳华》里,“活雷锋”刘峰全心全意做好事,一心一意为大家。结果,心爱的姑娘却为了保全自己而诬陷他猥亵。在他被下放的那天,只有小萍来送他,其他人都避而不见。最终,他在战争中丢了一只手,终生残疾。
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唏嘘:“好人为什么没好报?我们为什么要善良?”
对于这个问题,两位西方大师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组织行为学大师亚当.格兰特说,这世界上有三类人:付出者、索取者和平衡者(你帮我,我也帮你;你不帮我,我也不帮你)。
而研究表明,职场中,长期表现最优异的永远是付出者:
● “付出型”的销售人员业绩比其他人高50%;
● “付出型”的医学院学生成绩比其他学生高11%;
● “付出型”的工程师绩效总评总是最拔尖的;
● 等等
付出者们乐于助人,愿意做“份外事”,慢慢地就积累起了强大的人脉,卓越的声誉, 以及非常高的支持率和信任度。同时,因为他们老是在帮别人做事,以一当十,也就逐渐积累起了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些可贵的职业素养最终帮助他们走在所有人前面。
与此同时,亚当也指出,有些“付出者”在职场表现中不幸垫底,这是因为他们忙于帮别人,却疏忽了自己的工作,或者他们的好心被索取者利用,导致心力憔悴。这些可爱的付出者们要想从队末走到队伍最前面,就要在“行善”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 这事值得帮吗?
有些付出者老做些价值不大,甚至违心的事,这就成了烂好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只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你最认同,价值最大的领域才是对自己的尊重,也能最大程度调动你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帮对事的好人才是有价值的好人。
● 什么时候帮?
一些“付出者”整天忙于帮别人,最后却没时间做好自己的事。这就需要设定界限来保护你的善心和效率。比如,每天白天关注本职工作,晚上来帮助别人;或者,每周五下午是“做好事”时间等。
有界限感的好人才是高效率的好人。
● 这人值得帮吗?
一些“付出者”来者不拒,结果却被“索取者”们利用,轻者心力憔悴,重者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江歌案)。
会识人,才是智慧的好人。
所以,要想成为最成功的人,请先学会有智慧地付出。
成功学大师托尼.罗宾斯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托尼说:人有六大情感需求,分别是确定性、不确定性、重要性、爱与联系、贡献和成长。这些情感需求每个人都有,无一例外,并且大家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努力满足这些需求。
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有6大情感需求会被同时满足(前提是你帮的不是一个索取者):
1. 确定性:帮助别人的结果几乎是肯定的,大多数人都会非常感激,也会想方设法回报你,正能量满满。
2. 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你做的好事对别人的影响有多大,他们的反馈又是什么,这些都可能成为你的大惊喜。
3. 重要性: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非常有价值,被认可。这也是为什么《芳华》里,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刘峰甚至希望自己能光荣牺牲,这样他就成了英雄,流芳百世,这对他来说是无上的“重要性”。
4. 爱与联系:你会和别人产生爱的沟通,建立起强大的信任感。
5. 贡献: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并且发自内心的感激你时,你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对他人和对社会是有意义和有贡献的,从而就会有一种强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6. 成长:“更好地帮助更多人”会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动力,促使你不断成长,不断自我完善。
一件可以同时满足6大情感需求的事情是十分罕见的,也是非常难得可贵的。而当你的所有情感需求被同时满足的时候,你是幸福的,也是充实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乐于助人的人是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们的情感和灵魂是真正满足的。
所以,要想成为最幸福的人,请先学会付出。
人为什么要善良?归根结底,是为了你自己。
你为什么要善良?能和大家分享你的理由和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