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人才成长不能像人工植树,终其一生都只能孤零零地生存

  • 文 / 朱岩梅,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首席人才官

  • 来源:管理进化论

  • 华夏基石e洞察已获授权,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德国作家彼得·渥雷本的《树的秘密生命》里,有一段关于山毛榉的描述,看后对组织中人才的成长很有启发。

森林里有很多只有一两米高的山毛榉小树,直觉判断,这些小树一般不会超过十岁,因为山毛榉常常一年就能长高半米。但这些“小树”的真实树龄(ring age)经常会超过80岁,也就是说,这些山毛榉花了快一百年时间,才长了不到两米高。

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树种问题吗?其实,这是山毛榉的一个生长秘密

这种极慢的生长速度,是山毛榉的群体生存策略。因为它的种子比较重,从母树上脱落,最容易落在母树脚下。成年山毛榉的树冠非常繁茂,像一个巨大的遮阳棚,挡住了97%的阳光,只有3%的阳光能穿透母树树冠落在小树身上,这点阳光只够小树勉强生存,每年能长几厘米就不错了,所以几十年下来,也不过长一两米高。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想,山毛榉的这种生长策略,岂不是会阻碍下一代的生长吗?

其实不这样简单。对山毛榉来说,年轻时长得慢一些很有好处。因为长得慢,树干内部的木质细胞会更密、更小,空气含量更少,这让它们有更紧致、更坚韧的树干以抵抗风暴和病菌的威胁。几十年的磨炼和蛰伏,让小山毛榉有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挡在上方的母树,总有一天会因为高龄或者疾病而倒下,这时候阳光洒下,小树就立刻能够生长,快速长成参天大树。通过这种方式长大的山毛榉,树干更强韧,树冠更茂密,寿命自然也就更长久。

山毛榉的这种生长策略,践行了“厚积薄发”的成长智慧,一开始每年少长一些,基础打得牢一些,日后的生命力更强,长得更高大,活得更长久。

而城市里的行道树或者人造林里的树,既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生长,也没有自然森林里母树的“刻意”磨炼,所以长得很快,用不了几年就能长几层楼高,但最终,这些树的寿命远比它们自然界里的亲戚要短得多。

更可悲的是,人工种植的树就像一个个街头游童,终其一生都只能孤零零地生存,而自然生长的树,则更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一员,它们之间充满亲情和友情,懂得合作和分享

联想一下大公司和小公司里的人才。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大公司里怀才不遇,不如另起炉灶自己创立公司,直接当上CEO,就再没大树挡着阳光了。这和独自生长的小树挺像,虽然没了大树阻碍阳光,但长得太快就不够结实,抗风雨抗暴晒能力会逊色。大公司更加磨练人,那些经过很多岗位、时间和经历磨砺过的人才,一旦挑起大梁,成长得会很快。只是别被磨光了斗志,变得安于现状就行。

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生物。树既不会说话,也基本不能移动,不像动物那样有语言和行动,那它们之间怎么沟通呢?其实,秘密在地表以下。树木之间会通过真菌网络进行沟通,分享信息和养料。

树和真菌各取所需,形成了和谐的共生关系。连接树和树之间的真菌网络,在不同树木之间传递养料和信息。举个例子:如果一棵树的遇到生存困难,它附近的其他树,会很“友善”地通过真菌网络把自己多余的养料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伙伴。

山毛榉母树和小树之间,也广泛存在着这种机制。母树凭借自己庞大的树冠制造出来大量养料,也会通过真菌网络把很多养料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表面看起来母树用自己的树荫“妨碍”了小树的生长,但暗地里还是会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很多营养。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或许这就是一种“严厉的爱”吧

人也是如此。在大公司平台感觉被压制的人,其实也得到了很多组织的荫护和营养供给。倘若甘愿支撑、分享和合作,乐于帮助更多的树种和更丰富的物种,有志于构建一个对社会影响更大的生态系统,可学习山毛榉的生长策略和智慧。它告诉我们——

慢,即是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