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灵沼街办苗驾村
位于灵沼街道西北角,西面和南面与户县大王镇、苍游乡接界。近800户,2880多人,耕地3700多亩。刘姓和杨姓占全村80%,其余20%为郑、沈、王、杜等姓氏。
据考古发现,地处京兆府辖地,且属汉长安城近郊。老一辈传,五代直到明清年间,村内建有玉皇大殿、白虎殿、黑虎殿堂,特别是“对月楼”高耸云天,名噪一方,老百姓们有顺口溜:“新旺有个西茅庵,灵沼泉眼永不干,冯村的大庙五间宽,苗驾的月楼冲破天。”据此,苗驾庄宋代、明、清时代建村一说仅为文字遗存,有些偏颇。
又传,周武王时,窦氏扶周有功,册封窦龙为丰王,而且亲临窦家祖坟祭祀,故此村名叫“面驾庄”,后又谐音为苗驾村。
至今,还广为流传苗驾庄“豆腐巷”一说,是由“督府巷”更名“窦府巷”,再转音为“豆腐巷”,至今未变。与豆腐巷相邻的槐树巷,因有株千年古槐而得名。
先辈传人称谓自己的家乡:周启灵囿泽灵沼,汉代铸钱在苗庄,灵水苍游产瑞莲,祖先灵气兆丰年。
昔日窦姓家族由于战乱和元代兵变残杀等原因,绝大部分死伤或逃亡迁徙。活下来的窦氏族人已迁往其他地方,但每年窦氏后人仍然结伙回苗驾祖坟祭祀祖先。
贯彻“三农”政策和党的惠农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从单一农业生产转向多元化的多种经营。村内出现小杂果种植和草莓栽培、蔬菜种植及养鸡、养牛、养猪等养殖业。21世纪初,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食用菌双孢菇(平茹)栽培技术,创出了技术过硬、产量高、质量优的新路子,成为灵沼乡乃至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平菇生产由50亩大棚一跃为100亩以上大棚。产量从
亩产2000多斤跃居为3000多斤,全村每年总产量近200吨。年产值达160多万元。2012年顺利通过新农村验收,2013年获长安区文明村称号。
20世纪90年代初,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集资建校,涌现出刘国柱、杨夷益等捐资过万元的先进人物。在解决“三农”工作中,刘国柱、赵百志等又捐资数十万元,为村子整街修路,规划和硬化街道,把出村数里长的道路全部铺成水泥路且一直与西户公路衔接。
郑青海创办的海荣集团总公司,是长安乃至西安出了名的大企业,前些年被评为西安地区十大房地产商之一。
杨克强,西安医科大学肿瘤学科教授,成为近代西安地区有建树的学者专家;杨希悌,20世纪50年代末毕业于西安交大水利系,在泾干渠三原管理局任灌区总工程师。60年代为故乡兴修水利,自行设计,亲自指挥施工,引苍浪河之水灌溉家乡数百亩良田。人们盛赞引水工程为“幸福渠”;另有西飞公司总工程师杨泰来,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事厅副厅长杨暖,广西军区师级干部刘崇山,武警总队师级干部刘松林,商洛地区农发行行长沈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