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四十首《枫桥夜泊》(张继)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八】

     枫桥夜泊

     【中唐·张继·七言绝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拼音版: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ɡ mǎn tiān , jiānɡ fēnɡ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ɡū sū chénɡ wài hán shān sì , yè bàn zhōnɡ shēnɡ dào kè chuán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品介绍]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此诗。

[注释]

⑴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有人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也有人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珪才改正为枫桥”(《吴郡图经续记》),还有人说,“本为封江、封桥,王珪改封为枫,人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⑵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⑶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柯继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枫桥称作封桥,吴语封、枫同音,以封桥误为枫桥,因河边有经霜红叶树之故。根据张诗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张诗当作于农历十月深秋时分,江南水边多植乌桕之类树木,经霜叶红,古人诗中多混作为‘枫’。故江枫,是泛指江边的红叶类树,不必是枫。”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全唐诗》“渔火”作“渔父”。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⑷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⑸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作者介绍]

张继(约715—约779),唐代诗人,字懿孙,襄阳(今属湖北)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曾担任过军事幕僚,后来又做过盐铁判官,也属于幕僚职务。唐代宗大历年间担任检校祠部郎中(另外有史料记载为“员外郎”)。《唐才子传》中说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提到他是一位重视气节,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仅有诗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十首。有《张祠部诗集》。

赏析

壹/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唐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下卷收录张继此诗,题名为《夜泊枫江》。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收入此诗,诗题作《枫桥夜泊》。

整体赏析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枫桥夜泊》最早见于高仲武编选于大历十四年(779)的《中兴间气集》,诗集编选了包括张继在内的唐肃宗、代宗二朝二十六家,选张继诗三首,其中之一就是《枫桥夜泊》。可见此诗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了选家的注意。后来有影响的选本,没有不选录《枫桥夜泊》的,如杨士弘《唐音》、高棅《唐诗品汇》、唐汝询《唐诗解》、王尧衢《唐诗合解》、沈德潜《唐诗别裁》、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马茂元《唐诗选》、葛兆光《唐诗选注》等等。

《枫桥夜泊》扩大了枫桥和寒山寺两处名胜的名声和影响。枫桥、寒山寺本非规模宏大、声名显赫的胜景,却因《枫桥夜泊》而名声大显,至今名重江南,传声海外。清人程德全《重修寒山寺碑记》说:“苏之有寺,是见于张懿孙《枫桥夜泊》一诗。是诗也,神韵天成,足为吴山生色。”景因诗名,诗因景著。诗传景,景显诗,诗与景互为映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成为中国诗歌史和中国风景史上为人乐道的最负盛名的佳话。南宋王懋《野客丛书》载:“近时孙尚书仲益、尤侍郎延之作《枫桥修造记》与夫《枫桥植枫记》,皆引唐人张继、张佑诗为证,以谓枫桥之名著天下者,由二公之诗。”即使近代寺院衰败,风物冷落,其地声名仍不减当年。清人俞樾《重修寒山寺记》说:“吴中寺院,不下千百区,而寒山寺以懿孙一诗,其名脍炙于中国,亦且传诵于东瀛。”近代学者陈衍感慨地说:“天下有其名甚大而其实平平无奇者。苏州寒山寺以张继一诗脍炙人口,至日本人尤妇孺皆知。余前后曾得两绝句,一云:‘只应张继寒山句,占断枫桥几树枫。’实则并无一枫也;一云:‘算与寒山寺有缘,钟楼来上夕阳边。’实则并无钟也。桐城方贲初守彝有绝句云:‘曾读风桥夜泊诗,钟声入梦少年时。老来远访寒山寺,零落孤僧指断碑。’殆亦与余同其感想矣。”(《石遗室诗话》卷三十“二三条”)无枫也罢,无钟也罢,孤僧指断碑也罢,都不能影响和动摇寒山寺江南名寺的特殊地位。俞陛云怀有同样的感慨:“作者不过夜行纪事之诗,随手写来,得自然趣味。诗非不佳,然唐人七绝,佳作林立,独此诗流传日本,几妇孺皆习诵之,诗之传与不传,亦有幸与不幸耶?”(《诗境浅说续编二》)

《枫桥夜泊》的影响和传播从唐代一直持续到当下,由文学扩展到绘画、音乐,其传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近代以来不断有著名画家通过画笔重现《枫桥夜泊》诗的意境,作《枫桥夜泊图》。如李铁、钱松岩有《枫桥夜泊图》;陆俨少有《枫桥夜泊图》,题识曰“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戊辰(1988年)七月写张继枫桥夜泊诗意。八十叟陆俨少于晚晴轩”;徐邦达有《枫桥夜泊图》,题识曰“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即图之,复书之,盖此句炙人口者久矣,故不厌时时形于楮墨也,丁卯(1987)冬末徐邦达并记于京华客次,时年七十有六”。还有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苏州美院副院长孙君良等也均有《枫桥夜泊图》。此外,由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黎英海教授谱曲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各种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经典曲目。歌曲为张继的诗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的完美结合。而由陈小奇作词、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则是《枫桥夜泊》的当代演绎,问世即风靡海内外,成为大陆流行歌曲中的经典作品。歌曲之所以深受大众欢迎,就在于歌词创造性地承继了《枫桥夜泊》的意境和诗中隐约传递的愁情,触发了古往今来人人都会有的时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激起了人们对往昔情事的诗意怀想、对迷蒙未来的无限期待。

《枫桥夜泊》诗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比如此诗在日本就家喻户晓,还被选入日本小学课本,清朝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1929年,日本在青梅山筹建了一座寺庙,亦名寒山寺,寺庙仿照苏州寒山寺,立石碑一座,上刻写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建有“夜半钟声”钟楼一座,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还架起了“枫桥”。

名家点评

宋·陈岩肖:六一居士《诗话》谓:“句则佳矣,奈半夜非鸣钟时。”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庚溪诗话》)

明·桂天祥:诗佳,效之恐伤气。(《批点唐诗正声》)

明·胡应麟: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诗薮》)

明·周敬:目未交睫而斋钟声遽至,则客夜恨怀,何假名言?周珽:看似口头机锋,却作口头机锋看不得。(《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清·张南邨:此诗苍凉欲绝,或多辨夜半钟声有无,亦太拘矣。且释家名幽宾钟者,尝彻夜鸣之。如于鹄“遥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无复松窗半夜钟”之类,不止此也。(《唐风怀》)

清·沈子来: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唐诗三集合编》)

清·黄生:三句承上起下,深而有力,从夜半无眠至晓,故怨钟声太早,搅人魂梦耳。语脉深深,只“对愁眠”三字略露意。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唐诗摘钞》)

清·何焯:愁人自不能寐,却咎晓钟,诗人语妙,往往乃尔。(《笺注唐贤三体诗法》)

清·王谦:“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转辗反侧之意自见。(《碛砂唐诗》)

清·沈德潜:尘市喧阗之处,只闻钟声,荒凉寥寂可知。(《唐诗别裁》)

清·王尧衢: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古唐诗合解》)

清·乔亿:高亮殊特,青莲遗响。(《大历诗略》)

清·宋宗元:写野景夜景,即不必作离乱荒凉解,亦妙。(《网师园唐诗笺》)

近代·俞陛云:作者不过夜行记事之诗,随手写来,得自然趣味。诗非不佳,然唐人七绝佳作如林,独此诗流传日本,几妇稚皆习诵之。诗之传与不传,亦有幸有不幸耶!(《诗境浅说续编》)

近代·刘永济:此诗所写枫桥泊舟一夜之景,诗中除所见所闻外,只一“愁”字透露心情。半夜钟声,非有旅愁者未必便能听到。后人纷纷辨夜半有无钟声,殊觉可笑。(《唐人绝句精华》)

佚名

赏析

贰/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人,跟孟浩然是老乡,天宝十二年的时候他中了进士,大力年间曾经担任过洪州盐铁判官,张继的诗在当时就非常受好评,时人赞之,叫诗体清俊,事里双且。只可惜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很少,不过少归少,首首都是经典,这一首《枫桥夜泊》已然让他千载留名,甚至声扬海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在今天苏州的西郊,据宋人记载枫桥枕潜河,俯官道,南北舟车所从出。可见枫桥是水路交通的一个枢纽,也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因此当张继途经苏州的时候就有了在枫桥的一夜停泊,全诗紧紧围绕夜泊展开,诗歌的第一句描写夜泊的整体情境,勾勒了一个略感凄清的氛围,先写月落,月亮渐渐向西而落,看似一个简单的落字,其实是有着丰富的暗示的,他与描写明月升起的名句,比如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在落字中所包含的情绪应该是低沉的,给人的印象是时间流逝,夜色已深,隐约透露出夜里的几分寒意,所以一开头的月落就已经勾勒出夜泊的这个大环境。

其次写乌啼,远处传来乌鸦的啼叫声,乌鸦这种鸟喜欢在秋冬季节聚集成群,叫声比较凄厉,因而在古代诗词中又被称为寒鸦。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也这么写,所以乌啼从听觉上入手,同时也强化了夜泊的清冷,月落和乌啼之后便是霜满天了。霜同样是秋天里的典型意向,霜的存在说明夜里的温度怎么样?很低。空气里头都凝结了水气了,在朦胧的夜色里似乎有满天的寒霜笼罩在天地之间,所以读罢诗歌第一句,一种凄清悠冷的感受就会油然而生了。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歌的第二句,在第一句所勾勒的大环境里逐一刻画其中的几个点,第一个是江枫,枫叶作为秋天里的代表性的景,它的出现既是对题目枫桥夜泊中的枫桥进行了一个呼应,同时也是秋意渐浓的暗示。秋天嘛,是一个容易让人感伤的季节,尤其是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的时候会让人加倍思念家庭的温暖,加倍地嗟叹独自在外的寂寞和孤单,渔火,是夜里渔船上的灯火,零星的几点渔火给朦胧的夜色就增添了少许的光亮,渔火的光亮映照着江风,枫叶的红色呼应着渔火,二者就成为暗夜里的一抹亮色。

第三对愁眠,这里的句法是非常独特的,首先这个对字用得非常别致,从理论上说,应当是诗人面对着江风和渔火,但在这又可以解读为江风、渔火对着诗人,他们陪伴着因愁绪而辗转反侧的诗人,如此一来,江风、渔火就有了一丝人情的味道了,然而只有江风、渔火的陪伴,却又反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其实是愁眠的意思,诗人究竟是带着愁绪入眠呢,还是因为有愁绪而无法入眠呢,似乎都可以读得通,然而无论诗人是睡着了,还是醒着的,都一定充满着浓浓的愁丝,从这两点可见句法的独特。

清人王尧衢称这首诗叫似连而断,似断仍连,在这个断与连的暧昧之中给人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突出体现了古典诗歌所特有的那种多义性和丰富性,诗歌的前两句出现了很密集的意向,落月、乌啼、寒霜、江风、渔火等等等等。这些意向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情境,充满秋色、秋意和几缕客愁的暗示,在这样的氛围中诗歌的后两句将笔锋一转集中来写,来写什么呢?来写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也就是苏州了,寒山寺就在枫桥边上,又称枫桥寺,唐代著名僧人寒山曾经在这居住国,所以名寒山寺,在这姑苏城外的寂寞夜色里,从寒山寺传来了清亮的钟鸣之声,你想那是具有穿透力的声响,穿破秋夜的寂静,穿破宇宙洪荒的寂寥,清晰地传入诗人的耳朵,传到诗人的心底,而诗人的种种愁绪仿佛也跟随那半夜的钟声久久回荡,弥漫在这朦胧的夜色里,后两句的舒朗和前两句意向的密集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然后正因为有前两句所勾勒出整体的氛围,后两句写钟声才会如此具有穿透力。

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静美的景象,和寒山寺传来的悠扬的钟声,让他的羁旅之愁油然而生。由此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了他的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漂泊无依的伤感。也正是这夜半的钟声,引发了后人啊众多的质疑和争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还曾经引发过诗歌史上一番大讨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最早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在《六一诗话》里说句则佳矣,句是好句,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他以为三更半夜不是打钟的时候,故诗句虽佳,却不符合现实。对于欧阳修提出的意见许多人都不同意,宋代的诗论家,像朱別,叶梦得,陈岩肖等人就纷纷列举历史上的记载,包括前人的诗篇来说明夜半钟声实有其事没有问题,到了明清诗论家再来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认为宋人未必太拘泥于事实了,明代著名的诗论家,也是文艺理论家胡应麟就说,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这是说诗歌重在借景立言,重在艺术境界的营造,至于钟声是不是在半夜,甚至是不是真的有钟声,这都不重要。就观点而言,宋代和明清诗论家各有不同的立场,我觉得我们不必强分高下,但如果就欣赏这首诗而言,我们的确可以暂且忘记事实到底怎样。我们尽可以尽情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体会其中复杂又饱满的感受。

从主旨上来说这首诗歌抒发的是一种羁旅行役的客子之愁,但诗歌没有过多地书写愁本身,而是通过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个凄清悠远的意境。只在第二句中以“对愁眠”淡淡地点出了愁绪的存在。

而至于为何而愁,愁的程度如何都没有细说,只让人从细密的景物中去感受,去体会,这种写法其实最能引人遐想了,使得这份客子之愁具有多元的层次,你看他也许是对家乡的思念,也许是久经跋涉的疲惫,又也许是包含着人生道路的失意,枫桥夜泊的特色就在于以一个包容性的意境最大程度地含扩了客子之愁的丰富性,同时又是如此的明净、惆怅却不苦涩,细腻却不抑郁,这正是枫桥夜泊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因此这首诗里的乌啼,月落、半夜钟等等意向也在后人的诗歌里头不断地出现,不断地被回应。

比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人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还有清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的,“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这一类的作品为数非常多,不胜枚举,甚至一直到当下的流行乐坛,前两年不还有首诗叫《涛声依旧》,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你看其中还是有渔火、枫桥、钟声、无眠等字句。这首歌曲成功化用枫桥夜泊的意象和意境,后来成为大街小巷传唱一时的歌曲。

一首《枫桥夜泊》,不仅奠定了张继在中国诗歌史上不朽的地位,也让寒山寺闻名天下。《枫桥夜泊》的诗碑见证了枫桥和寒山寺的千年风霜。寺以诗名,诗以寺传,诗歌赋予古迹以文化之魂,古迹散发着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之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和谐共生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演绎。然而有关《枫桥夜泊》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寒山寺碑的命运又如何呢?

与这首诗相映,枫桥和寒山寺也因此名气越来越大,据范成大的记载,他们原本并不出名,寒山寺连建寺的历史也搞不太清楚,自从张继作诗题咏之后,不但诗歌吟咏至今,枫桥寺也知名于天下,从此以后,南来北往的旅客未有不栖此桥而题咏者。仿佛所有来到这里的文人墨客都不由自主地受到张继诗歌的感召。

你看因为这首诗造就了一个寒山寺,事实上又因为这首诗和寒山寺又造就了一个历史上更为有名的寒山寺碑的谜案。是说到了抗日战争的时期著名的战犯日子鬼子松井石根是一个中国通,他对这个枫桥夜泊寒山寺石碑非常感兴趣,就想盗走。

当时的刻碑大师钱荣初和寒山寺的主持净如法师就商量刻一个假碑,一个赝品迷惑他,结果这个计策没有成功,后来就传钱荣初从刻石碑之后立刻就死了,所以松井石根到最后被这个事,因为钱荣初死在他的眼前的,刻碑大师刻完这个碑之后就死了,再加上历史上有这么多的传说,松井石根怕,最后没敢偷盗这个寒山寺碑,其实现在有学者研究当时死的并不是钱荣初,而是一位义士,叫钱达飞,钱达飞和钱荣初刎颈之交,而且刚巧两个人长得很像,钱达飞曾经在东洋留学多年,是个日本通,他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非常有研究,对日本的政界、军界很多人也很了解,钱达飞在知道钱荣初和净如法师的赝品计划失败之后,就劝钱荣初乔妆打扮隐姓埋名去外地避难,他自己骗这个钱荣初说自己患了绝症,本来也快死了,然后让钱荣初逃难之后,自己舍身取义,用血书,就引诱松井石根研究有关枫桥石碑的诅咒之谜。导致松井石根最后就是没敢把真碑盗走。

所以钱荣初也好,钱达飞也好,包括净如法师他们是用一身正气,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乃至生命保存了这个弥足珍贵的枫桥夜泊石碑。

作为一首羁旅行役之诗,《枫桥夜泊》所具有的影响力那是很多同类诗歌难以比拟的。从时间上说,绵延一千余年贯穿宋元明清,直到当代还有受它影响,还产生了流行歌曲,从空间上说不独在国内广为人知,而且流传海外,像松井石根为什么想偷盗寒山寺碑?就是因为日本人对这首诗情有独钟,据说是复制皆习诵之,甚至还被选入了日本小学的课本,国学大师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就写到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

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就是说小孩没有不会背这首《枫桥夜泊》的。所以1929年的时候日本在青梅山建了一座寺庙,也叫寒山寺,这个寺庙就仿造苏州的寒山寺而建,也立了一座石碑,也刻着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也建了一个夜半钟声钟楼一座,还在附近的溪谷清流上专门架了一座枫桥。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是在无形地诉说着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魅力呀。

佚名

赏析

叁/

这首诗在古代山水诗中极负盛名,累代而不衰。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的时间线索问题。起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写晨景; 结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变成了夜半时分; 中间“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写一夜时光。诗人把时间的顺序打乱了,几乎是用倒叙式的笔法,这是诗人艺术构思的匠心之处。他有意把声态的夜半钟声放在诗尾,用声音来点活意境,获得有声有色的艺术效果。在表现丰富的视觉感以后,出以听觉。同时,夜半撞钟,其声激越,收束全诗,则有言尽意远之妙,整首诗的余味,就像这不绝如缕的钟声,悠悠袅袅。同时,音波震荡也增添了羁旅愁思,更富抒情性。

这首诗所写的“八段景”:残月、栖鸦、枫树、渔火、寺庙、客船、流水、枫桥,孤立地看,并无出奇之处,是人们所司空见惯,在古代山水诗中也是习以为常的。但是,这首诗却能脍炙人口,原因正在艺术构思上。诗人不仅打破了时间观念,而且在空间范围内作了巧妙安排。画面中心是夜泊枫桥的客船和客船上的诗人,一切景观都围绕这个中心来设置。近景是水边枫林,衬景是水中渔火、满天白霜,远景是寺院,残月。枫桥在苏州西九里,寒山寺在苏州西十里,残月西落,取的是同一个方位。而点活景观的是声态的鸦啼、钟声。有远景、有近景,远近得宜; 有主体景,有陪衬景,主次分明。经过巧手组织,“八段景”井然有序,且富于立体感。

就色彩的调配而言,残月西落,月色朦胧,色彩是凄迷的,繁霜满天,呈白色,但是在月色朦胧之际,亮迹又不太耀眼,因而色调是和谐的。经霜枫叶,火红一片; 渔火放光,色彩是浓艳的,起到点染作用。耸立着的寺院的轮廓又依稀可辨。这一切又都交织在夜晚到拂晓的景色之中,或明或暗,或淡或浓,或冷或暖,色彩多样且又和谐匀称。

诗人写景在于言情。一个“愁”字是诗意的凝结,也是其脉络。羁旅在外,又值深秋,何能不愁?朦朦月色,莹莹白霜,点点渔火,漫漫长夜,勾起了多少愁思? 诗人辗转反侧,终夜不眠。而偏偏在恼人的失眠状态中,又传来声声清冷凄越的钟声,更撞击了他忧愁的心弦。这样,以情写景,景中皆含情意。

佚名
赏析

肆/

唐代诗人张继,有一次路过苏州,停船枫桥,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写下了这首传诵人口的七言绝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个十分精彩的开篇。但这里写的究竟是夜半?还是清晨呢?关于这一点,一直有着不同的解释。从末尾那句“夜半钟声到客船”看来,好象是夜半。古乐府里有《乌夜啼》这样的诗题,乌鸦是可能在夜间啼叫的。如果是上弦月,月落的时间也恰好在夜半。至于“霜” 呢,清晨或夜间都可能出现。所以,把“月落乌啼霜满天”讲成夜半的景色是可以的。不过要提醒一下的是,这“霜满天”并不是视觉的形象,因为谁也看不到天上的霜,诗人自然也看不到。“霜满天”不过是表述了诗人的一种寒冷的感觉而已。在那个愁思萦绕的不眠之夜,他躺在一只小船上,看着天边的残月、江岸的枫树和渔舟中的灯光,彻骨的寒气袭来,仿佛把诗人凝固在冰的世界里。诗人甚至一夜都没有合上眼睛,由此才这样细致地观察到这一句所写的景物。

第二句 “江枫渔火对愁眠” 中的 “枫”字,也有不同的说法。清代的王端履在他的一本著作中说,枫树最怕潮湿,不宜生长在江边。江南水边多的是乌桕树,它的树叶经霜变红,诗人误认为是枫树了。可是谁又能肯定当时就没有那么几棵枫树不怕潮湿,偏偏就生长在江边呢?诗人用 “江枫”这个词,让人联想起《楚辞《招魂》中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的诗句,因而更增添了凄凉、哀伤的情调,这和全诗的情绪是正相吻合的。“愁眠”应当是指愁眠之人,即诗人自己。“对”有“偶”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陪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江边的枫树和渔人的灯光陪伴着自己这个愁眠的人。

后两句写的是寒山古寺的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在苏州西郊的枫桥镇,最初建于南朝梁代,原名 “妙利普明塔院”。初唐时诗僧寒山、拾得曾住在这里,所以称“寒山寺”。至今寺内还有他们的雕像。

在寒冷的秋夜里,船停泊在枫桥下,河面空阔而沉静,只有江枫渔火为伴,诗人久久不能入睡。月落乌啼带来的凄凉已经够他受的了,这时,寒山寺的钟声又一声声送到客船上来。这清冷、空远的钟声,既打破了半夜的寂静,又更增加了半夜的寂静,这钟声仿佛 一声声敲打在他那孤寂的心上,当然也就加深了彻夜不眠的客愁。

一般人读这首诗时都认为是夜半景色,整首诗所写的也都是夜半的感受。这样讲是可以的,但还不够味。“江枫渔火”是终夜所对,“钟声”是半夜所闻,“月落乌啼霜满天”则是天将晓时所见所闻所感,一整夜大自然的景色给诗人酿成了 “愁眠”的气氛,整首诗也全部用“愁眠”二字贯穿,可谓情景交融。可是,按照顺序,应当是先因愁而不眠,继而看到江枫渔火,然后听到夜半钟声,最后才接触到天快明时的月落、啼乌、霜气。而诗人却采用了倒叙的方法,从清晨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起,将最后发生的放在最前面,从而写出一整个不眠之夜。这种倒叙的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大家所熟知的孟浩然的《春晓》就是这样写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杜甫的《腊月》诗也是如此。

现在寒山寺的那口钟,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再一次建寒山寺时重新铸造的,寺里原来的钟——诗人张继曾听过它声音的钟,早已不知去向。但是被张继写进诗里的钟声却永远回荡在读者心中。而苏州城外那座枫桥、那个寺庙以及它们周围的一切,也都染上了浓厚的诗意。

佚名

赏析

伍/

这首小诗描写诗人半夜时分泊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诗中秀丽的山川之景和绵邈的羁旅之愁融为一体,充满着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蜚声中外,传诵人口。

首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短短七个字写了三种景象。“月落”、“乌啼”是半夜至拂晓前诗人的目见耳闻。“霜满天”点明节令是深秋。霜,是不会满天的,这里的“霜”指降霜时散发出的寒气,即霜气。月亮在半夜以后渐渐地西沉下去,周围一片灰暗迷蒙,显得格外静谧冷清。树头的栖鸦时而发出哑哑的叫声,“乌鸣山更幽”,半夜宁静中的乌啼声使得环境的清寂更显突出。这时,霜气弥漫,充塞天空,令泊船上的诗人身心倍感寒意。这三种景象的联结和组合,由所见到所闻,再到所感,层次分明,十分和谐,构成了一幅深秋半夜的幽美画面,而且可以说是既见其形又闻其声的 “有声画”,为全诗设置了寂寥凄清的氛围。

第二句 “江枫渔火对愁眠”,扣住诗题中 “夜泊”二字,进一步写景抒情。这一句也写了三种景象。“江枫”的“江”,指从枫桥下流过的古运河。诗人透过迷蒙的夜色,能隐约看见河岸上的枫树。《楚辞·招魂》有言:“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前人惯把“江枫”和愁情联系起来,这里写 “江枫”也是景中寓情。“渔火”,指渔船上的灯火。枫桥是古运河的重要渡口,在那里停泊着许多渔舟。作者隔着水面,看到点点渔火,在一片幽暗之中晃动闪烁,逗引起自己无限的情思。“江枫”和“渔火”,动静相衬,明暗相配,组成了清幽的夜泊之景。“愁眠”,是说作者怀着旅愁在船舱中躺着,辗转不眠。这是此句的关健性词语:正因为怀愁难眠,所以能从舱中看到 “江枫” 和 “渔火”; 反过来,又由于 “江枫” 和 “渔火” 的相对相伴,触景生情,增添哀愁,更使他夜不能寐。“对愁眠” 的 “对”字,在这里具有双向性质,体现了夜泊之景和旅人之情的交相融合。“愁眠”也是全诗的中心,既承上,又启下,前面所见到的景象和后面所听到的钟声,都由这二字相贯串,形成了诗的完整意境。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既点出诗人泊船的所在,又写明下面夜半钟声的出处。寒山寺离枫桥很近,从枫桥向东望去,在夜色中可以隐隐看到寺宇的某些轮廓,当然也能清晰地听见寺内传出的钟声。此处直接点明这名城古刹,除了起到由夜泊之景向夜半钟声过渡的作用外,还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它使人自然地想起寺内肃穆的殿宇,庄严的佛像,由此产生出一种历史文化美的感受。至此,江枫渔火和寺影相映成趣,自然风物美和历史文化美合而为一,融化在作品诗意美的表现之中。

末句 “夜半钟声到客船”,写诗人卧听古刹夜钟。欧阳修曾指出 “三更不是打钟时”,认为这是“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的“语病”(《六一诗话》一八)。但事实上在唐人诗歌,甚至 《南史》 中都能找到 “半夜钟”的依据。张继这样写,不仅句佳,而且事真。它传神地描绘出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传到诗人所卧的船舱。这钟声,在万籁俱寂中听来觉得格外的清越悠远。它显示了夜的清寂,也加浓了夜的清寂;它一声声传入诗人的耳中,也仿佛一下下敲在不眠旅人的心上,掀起了他哀愁感情的更大波澜。这霜天清响是全诗意境的灵魂,它在由 “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寺影”、“客船”所构成的优美图景上,添上了富有神韵的一笔,使得诗歌形象达到完美的境地,并表现出浓郁的兴味。

《枫桥夜泊》情景交融,声象并茂,是优美的诗,也好像是生动的画和富于韵味的乐曲,具有独特而永久的艺术魅力。这诗出现后,使原本极为普通的枫桥和寒山寺名播四方,成为后人不断题咏的对象,如明代高启的 《枫桥》就很有代表性:“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枫桥夜泊》还很早传入日本。“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俞樾《新修寒山寺记》)一首28字的小诗,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在我国诗歌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佚名
赏析

陆/

《枫桥夜泊》是唐诗中著名的绝句。作者张继是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其一生留下的诗作并不多,流传于世的则更少,《全唐诗》中仅录其四十余首,且大都鲜为人知,唯有《枫桥夜泊》 一诗却千余年来传颂不绝,至今依然脍灸人口,它不仅是张继蜚声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品,而且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 也称得上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佳作。

这首仅有二十八字的小诗,几乎字字都是景色的画面,然而在这诸多景观以处,却又萦绕飘荡着诗人那无以自遣的羁旅愁怀,给人以浓重的感染。“月落乌啼霜满天”是泊船江畔的诗人仰望夜空的所闻和所见。斜月西沉, 霜气满天,说明是深秋夜半; 残月的余辉映照着江面, 反射出幽暗的光,使江面上空呈现出一片迷朦的夜色,仿佛是霜气在空中弥漫。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知受到什么惊扰,发出声声鸣叫,使那被夜幕笼罩的江面显得更加空寂和凄楚, 自然也触动了诗人的满怀愁绪。下一句 “江枫渔火对愁眠”,既是眼前景物的续写,又是深夜难眠的原因。岸边的枫树象火一样红,远处的小船闪烁着点点渔火。这景色是很美妙的, 本应引起观赏者很高的兴致,然而此时对于孤舟远行的诗人来说, 却又别是一番滋味:枫叶火红,成了秋摧百花凋零,严冬即将来临的象征; 点点渔火, 则易使人联想起渔家常年飘游不定的旅居生活。此情此景又恰与诗人的羁旅愁怀相吻合, 自然就更使他黯然忧思, 难以成眠了。其中 “对愁眠”三字更可谓是去尽雕饰、浑然天成的点睛之笔, 一语道出了诗人当时当地的满腹惆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景观密度较大的特点有所不同,两句只写了两个情景,即远望寒山寺,夜半闻钟鸣。乍看似包容量太小,其实作者是有意突出这远望古寺的意象感受和夜半鸣钟的音响效果。试想, 本来就愁思难眠的诗人, 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声声钟响,这钟声尤在“夜半”, 自然显得更加悠扬而清晰。顺着声响望去,姑苏城外的塞山古寺, 在葱郁的林木中依稀可见。耳闻钟声, 眼望古寺, 不难想象,这悠扬的钟声在诗人听来是多么凄楚,那远方的古寺在诗人眼中又是何等的孤寂,此情此境怎能不使抑郁满怀的诗人更增添几分哀伤呢! 诗人巧借这夜半的钟声,不仅将自己难以名状的愁苦悲哀之情无形地传达给读者,表现出远远超出诸景观组合之上的人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清幽深远、引人遐想。读者只需合目静思, 便可尽情体味这如画的意境。关于唐时寺庙是否有夜半鸣钟的习俗, 曾有人提出疑义, 宋欧阳修就批评这首诗的后两句不真实,认为夜半并不鸣钟,“夜半钟声到客船”是“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南史》的记载中,古代确有夜半敲钟的习俗, 谓之“无常钟”。唐代诗人温庭筠、皇甫冉等在诗作中都曾有吟咏, 只是都没能象张继描写得这般出神入化罢了。

仔细品味这首诗,其艺术魅力不在于词藻的华丽与想象的奇特,而是在于自然天成的构思和情景交融的契合。诗人不仅非常善于选取最能反映思想感情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客观的景物一一成为诗人主观感情意识的对应物,将抒情与写景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而且诗人手中的诗笔竟然能象画家手中的画笔一样,将诗句所呈现的画面给予颜色的点染与层次的区分。月色霜天是迷朦的白色, 江枫渔火则是鲜艳的火红, 远方阴森森的古寺与眼前孤零零的客船,又通过夜半的钟声联系起来,诸多景物遥相呼应, 相映成趣。这样就使得上下远近的景物有机的组合起来, 浑然成为一体, 不仅使整个画面色泽丰富协调,而且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尽管诗作最大限度地透溢出悲凉清寂的感情基调,然而由于诗人精细巧妙的构思与匠心独运的景色描绘, 似乎并不引人进入 “愁”境, 相反能使读者在吟咏之余获得一种美感。

佚名

赏析

柒/

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七八里处。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这首诗是一首著名的七绝,它以白描的艺术手法,描绘了霜天夜泊的凄冷景色,抒写了诗人旅愁的孤寂情怀。

诗的首句,描写了午夜时分诗人所见的三种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乌啼,夜已很深,在这幽暗静寂的环境中,诗人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下弥漫着满天霜华,十分凄冷。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水乡秋夜图,充溢着幽寂清冷的气氛和诗人羁旅他乡的满腹愁绪。

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枫桥夜泊”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茫茫夜色中,诗人看到江边一片模糊的树影。这树并不一定就是枫树,诗人之所以认定是枫树,是因为江枫这个意象能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春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揭示了“江枫”一词中淀演的感情内涵,因而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透过雾气蒙蒙的江面,诗人看到几处“渔火”在闪烁。这里“江枫”和“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上,一江边,景物的组合非常巧妙。直到这时,才正面点出看到上面这一切景象的旅人,他正面对着这凄冷的景象伴着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旅愁,躺在自己的一叶扁舟中。舟外的环境是冷寂的,诗人的愁绪和这环境是契合的,融为一体的。

沉沉秋夜,繁霜满天,乌啼声声,渔火点点,这本已使夜泊在外的诗人倍感羁旅的艰辛了。可偏偏在这时,枫桥附近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由远而近地传到了船中。这清冷的钟声,既打破了夜半的寂静,又增添了夜半的幽静,也一声声叩击着诗人的心弦,更加深了对愁难眠的诗人的感触,使他越发不堪忍受这沉重的愁情了。诗人就是这样把外在的月落、鸟啼、霜天、江枫、渔火,与午夜钟声联在一起,又和身在客船、愁情难解的羁旅之人联在一起,达到了情与景、境与人的完美统一,所以,虽用白描手法,却无一句简单直露。深沉的羁旅客愁,通过一幅幅画面传达给读者,使人如臻其境,生出无限之遐想。

诗从晓起时眼前景写起,然后追叙一夜无眠的愁苦。首句通过眼中所见、耳中所闻、身体所感,择取三种典型的秋晓意象,为全诗抒写羁旅之愁布置背景,濡染寥落幽寂的氛围,十分自然地为下句追忆昨夜,作了气氛上的烘托。次句直点昨夜泊舟枫桥的无眠愁思。“江枫”,让人联想起“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楚辞·招魂》)“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诗句,更添伤感色彩。全句通过江枫、渔火、客子,构成了一幅枫桥夜泊图,从画面中飘传着缕缕愁情,勾起人们无穷的遐想。如果第一、二句诗意象组织以密见长,那三、四句却以疏取胜。第三句宕开一笔,直叙夜泊之地乃姑苏城外寒山寺附近,为第一、二句的写景补叙了地点,同时更为下句作了伏笔。寒山寺是姑苏城外名刹古寺,其址相距夜泊之地枫桥仅一里许。“姑苏城”、“寒山寺”,以地名入诗,天然凑泊,妙情无限,是全诗意境构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使得“夜半钟声”有了它独到的意境。

结句是全诗的神来之笔,令全诗境界顿出。夜半本极寂寥静谧,猛然间,深沉的钟声铿然而起,飘传到愁思难眠的客子耳际,缭绕在客子心头,使客子种种难以言说的羁旅愁情,随夜半钟声飘散在深永而清寥的夜空中,不言自明。

全诗短短四句,“愁眠”贯串其中,通过景物、画面、色彩、光线、音响等多种效果,道出了游子心中皆有而笔下难有的羁旅情思。

佚名

赏析

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张继《枫桥夜泊》诗,长期以来传诵不绝,脍炙人口。

近日,友人见告,清俞樾书张继此诗时,曾说“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两字,宋代旧籍记为“江村”。为此,笔者对张继《枫桥夜泊》进行了一番考察,拾得异文、疑义四点:一,“江枫”或作“江村”;二,“枫桥”或作“封桥”;三,“愁眠”或作山名;四,“夜半钟声”疑无。对此异文、疑义,逐一辨证如下:

一 是“江村”,还是“江枫”?

记载张继《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为“江村”,最早的是宋人龚明之《中吴记闻》“半夜钟”条,但不大被人注意。俞樾应约为寒山寺重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时,曾疑“江枫渔火”四字,他在此诗刻石的背面,附刻一段文字,云:

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惟次句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宋龚明之《中吴记闻》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可宝也。此诗宋王郇公曾写以刻石,今不可见。明文待诏所书,亦漫漶,“江”下一字不可辨。筱石中丞属余补书,姑从今本,然“江村”古本不可没也,因作一诗附刻,以告观者。

    郇公旧墨久无存,待诏残碑不可扪。

    幸有《中吴记闻》在,千金一字是“江村”。

俞樾

这块诗碑,现存苏州市寒山寺内。

俞樾“千金一字是江村”的说法,过于武断。因为王郇公的刻石,久已不存,石上究竟是“江枫渔火”,还是“江村渔火”?后人(包括俞樾在内)无法知道。考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云:“丞相王郇公顷居吴门,亲笔张继一绝于石,而枫字遂正。”作者并没有录出全诗,后人无法据王郇公所书的张继一绝,断定“江枫”当为“江村”。至于明代文徵明所书的张继一绝,“江”下一字,在俞樾生活的时代已漫漶不可辨。则俞樾以为价值千金的那个“村”字,仅据龚明之《中吴记闻》,似嫌根据不足。

宋人旧籍是“可宝”的。然同是宋人旧籍,大量的记载却是“江枫”。范成大撰《吴郡志》,征引张继《枫桥夜泊》,次句为“江枫渔火”。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张继的《枫桥夜泊》,亦云“江枫渔火”。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辨误”门,征引此诗也为“江枫渔火”。再看唐人的记载。唐高仲武选《中兴间气集》,时当唐代宗大历末年,张继还活着。高仲武选录此诗,颌句也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据四部丛刊影印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中兴间气集》)。

既然唐宋文籍大多记载张继这首诗是“江枫渔火”,那末,龚明之《中吴记闻》所载的“江村渔火”,仅是个孤证。这个异文,可供参考,却不能凭之而改动唐宋旧籍;更不能说“江村”是古本的文字,而“江枫”反而是今本的文字;至于“千金一字”的说法,更言过其实。

二 是“封桥”,还是“枫桥”?

《大清一统志》“江苏苏州府”“枫桥”条,引宋人周遵道《豹隐记谈》云:“旧作封桥,后因唐张继诗相承作枫,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字。”

这个说法不足据。

枫桥,在唐张继以前,早就这样称呼,历代苏州地方志都有记载。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云:“旧或误为封桥,今丞相王郇公顷居吴门,亲笔张继一绝于石,而枫字遂正。”据序文看,朱长文于宋仁宗元丰七年写成此书,时间是比较早的。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十七云:“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卷三十三云:“普明禅院,即枫桥寺也,在吴县西十里,旧枫桥妙利普明塔院也。”

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三“枫桥”条云:“近时孙尚书仲益、尤侍郎延之,作《枫桥修造记》与夫《枫桥植枫记》,皆引唐人张继、张祜诗为证,以谓枫桥名著天下者,由二人之诗。”据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尤袤(字延之)有《梁溪集》五十卷,久佚,今仅存《梁溪遗稿》一卷。而《枫桥植枫记》已不见。考孙觌(字仲益)《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二,载《平江府枫桥普明禅院兴造记》一文,当即王楙《野客丛书》所举的孙仲益《枫桥修造记》(王楙随意节改题名,致使题义不明确,与原题相悖谬),记云:“唐人张继、张祜尝即其处作诗纪游,吟诵至今,而枫桥寺遂知名天下。”孙觌这篇修造记作于宋高宗绍兴十六年。记中提到的张祜诗,题名《枫桥》,全诗云:“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杜牧集中亦载此诗,题为《怀吴中冯秀才》,当是杜牧作,说见后。)

由以上数证,可见枫桥自古有名,存留至今的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诗和杜牧《枫桥》诗,都可证明在他们之前此桥早已名叫枫桥。枫桥一桥,寒山一寺,也赖张、杜的诗作而名闻海内。故周遵道《豹隐记谈》所谓的“旧作封桥,后因唐张继诗而相承作枫”,是没有根据的。

三 “愁眠”是山名吗?

张继诗云:“江枫渔火对愁眠”,本意是写羁旅愁思,有人却认为“愁眠”是山名,说寒山寺面对着愁眠山。这完全是附会。

按,面对姑苏寒山寺的,是岝㟧山,俗称狮子山,并无“愁眠”之名。陆广微《吴地记》云:“岝㟧山,在吴县西十二里,吴王僚葬此。”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云:“岝㟧山,在吴县西南十五里,《图经》云形如狮子,今以此名山。”《吴郡志》、《苏州府志》、《大清一统志》都记载着岝㟧山因形如狮子,俗称狮子山。各种有关苏州的地方志,别无“愁眠”一山的记载。

范成大《吴郡志》引宋人郭附一诗,云:“狮子山,云漠漠。越来溪,水悠悠。钟到客船未晓,月和渔火俱愁。咫尺横塘古塔,连绵芳草长洲。”郭附写到寒山寺对面的狮子山,诗的意境,与张继《枫桥夜泊》相近。其中,“月和渔火俱愁”的情景,当然出自愁人眼中,景中自有人在,用意与张诗无异。

清人毛先舒《诗辨坻》:“张本自言愁眠,后人遂因诗名山”,辨明“愁眠”山名的来由,说得很对。将“愁眠”解为山名,毫无根据,且与诗意诋误,不宜采用。

四 有没有“夜半钟声”?

最早怀疑姑苏无夜半钟声的,是欧阳修。他在《六一诗话》中说:“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对于欧阳氏的说法,前人摆出过许多论据,纷纷予以辨正。诸如王直方《王直方诗话》、《诗眼》(《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引)、陈岩肖《庚溪诗话》、王观国《学林新编》、陆游《老学庵笔记》、无名氏《续墨客挥犀》、郎瑛《七修类稿》、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等等。这些资料,有的证外地有半夜钟,有的证前代有半夜钟,这都仅是参证材料。笔者认为足以证明张继诗“夜半钟声到客船”无误的,须是吴人所提供的,或外地人在苏州耳闻夜半鸣钟的记载。宋叶少蕴《石林诗话》云:“余居吴下”,“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他又指出:“公(指欧阳修)未尝至吴中。”陈正敏《遯斋闲览》:“尝过姑苏,宿一寺,夜半闻钟,因问寺僧,皆曰:‘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钟声唯姑苏有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六“半夜钟”条云:“今之苏州能仁寺钟亦鸣半夜,不特枫桥尔。”又云:“许浑诗曰:‘月照千山半夜钟’(题名《寄题华严寺韦秀才院》),按许浑居朱方,而诗为华严寺作,正在吴中,益可验吴中半夜钟为信然。”(按,王楙为吴人)龚明之《中吴记闻》“半夜钟”条云:“诗话尝辨之云:姑苏寺钟多鸣于半夜。予以其说为未尽,姑苏钟唯承天寺至夜半则鸣,其他皆五更钟也。”(按,龚明之亦是吴人)。

据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代苏地寺院实有半夜钟声。张继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兴象浑厚,未可非议。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