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摄影 】张福录《乘高铁路过大庆,我看到时代的呼唤》

【阅读悦读|摄影 】张福录《机翼下的北国雪韵》

图文/张福录

【作者简介】张福录,高级工程师,中国一重集团公司国际市场部营销人员,酷爱摄影,喜欢拍鸟,尤其喜欢拍海鸥。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当高铁真正的"风驰电掣"从哈尔滨开往齐齐哈尔的途中路过大庆地区时,我被窗外连绵不断的抽油机所深深吸引,这些"磕头泵"颜色不同,不规则的散落在井区内,不知疲劳的工作着。各种石油设施与设备从前方飞奔而来映入眼帘,又快速的向后退去。

我的思绪伴着相机的快门声飘到了那如火如荼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火红年代,仿佛又听到了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他和他的战友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的场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随行的领导下车时对我说,拍了很多照片啊!我笑了,我还沉浸在对大庆的回忆中,对铁人王进喜的缅怀中。

以前去过大庆几次,但对大庆的了解还是以前媒体的宣传。那个年代,大庆真是太有名了,王进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不管时代如何变换,无论环境如何变好,我认为,王进喜的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大庆油田是于1959年发现的。之前中国第一座大油田是“克拉玛依油田”。现在,大庆油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油田,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

大庆油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等52个油气田组成,含油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勘探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全境,内蒙古海拉尔,吉林延吉、珲春,新疆塔里木东部等16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19.15万平方千米。

1949年解放时,中国石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需要的石油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全国需要原油1000多万吨,缺口极大。当时,连街上的公共汽车都因缺油而背上了煤气包甚至木炭。

就是现在,我国的石油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毛主席在建国初期,问当时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中国有没有石油。李四光表示深信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毛主席对他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是把石油作为战略资源来看待的,由此可见70年前领袖的高瞻远瞩。

还记得"大庆"名字的来由的一段故事吗?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恰逢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为大庆,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特殊的厚礼献给成立10周年的新中国。“大庆”,这个源于石油、取自国庆的名字,从此叫响全国,传扬世界。

您是否听过"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铿锵有力的石油之歌?这首歌写出了中国石油工人的心声,写出了石油工人的斗志。优美的旋律与节奏,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准确的歌词与韵脚,唱出了爱国的热情。"......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

2018年1月,大庆油田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