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三国志》第 394 篇文章
今天来讲王浑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王浑,字玄冲,今陕西人,王昶(音同“场”)的儿子,山西太原王氏,也是当时的一个大家族。王浑早年的时候为大将军曹爽账下的掾吏,类似于政府里面的文员,在高平陵之变后被免官,由于王浑不是属于曹爽集团的核心人员,甚至就连边缘人员都不算,因此不久之后又受到了任用,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266年,魏国灭亡,西晋建立,王浑加任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在任期间,徐州曾发生了灾荒,王浑便开仓赈济灾民,此举动深得百姓的喜爱。后来,王浑又转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并镇守许昌。在王浑被迁任豫州刺史的时候,由于豫州距离吴国很近,因此很多对吴国皇帝孙皓不满的人都跑来投靠西晋。后来,吴国的将领薛莹和鲁淑号称十万,兵分两路进攻豫州的弋阳和新息两地。当时的晋军,一部分士兵正在休假,吴国也马大哈一样地粗心大意,这就给了王浑发展的空间。王浑率军悄悄地渡过了淮河,对吴军发动了出其不意的突袭,破之。后来,王浑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的军事并镇守寿春,当时,吴国在皖城大举耕作,为日后的大进攻做军粮储备,王浑呵呵一笑,派扬州刺史应绰带着兵马前去进攻皖城的田地,不但击溃了吴军,更是烧毁了大量谷物和船只。王浑站在城墙上遥望,仔细观察吴国的地形和城池,准备筹划进攻方略。179年11月,司马炎发动了灭吴之战,王浑奉命从横江出击,一路势如破竹,各路人马及合起来后又开始向建业进军、孙皓派丞相张悌等人率三万人前来御敌,最终失败,张悌等人战死,看来,吴国的死期近在眼前了。孙皓绞尽脑汁也毫无办法,只好派使者分别想晋军的三位主将王浑、王濬和琅邪王司马伷送上了降书。面对最后一刻,王浑选择了按兵不动,他决定看一看再说,而王濬则一路奔向了建业,率先接受了孙皓的投降而过江。一下子,王濬的名气大振,在一旁的王浑却很不服气,他认为,最先打败孙皓中央大军的是他自己,功劳也应该最大,只是因为当时按兵不动才导致了被王濬捡了漏。王浑非常后悔,后悔当时击破张悌后没有立即进军建业,因此开始上书揭发王濬的罪行,在他头上扣上了屎盆子,甚至要求要将他用耧车押回洛阳,但司马炎却心知肚明,没有答应王浑的无理请求。司马炎也看到了王浑的努力与功劳,因此战后让他进爵为京陵公,王浑的内心也些许得到了一些平衡。后来,王浑转任征东大将军,重新镇守寿春,在任期间,采取怀柔的政策,安抚吴国的遗老遗少,江东逐步稳定下来,民心也渐渐接受了晋朝。282年,王浑进入了朝中,任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此时,司马炎听取了荀勖等人的建议,让自己的弟弟齐王司马攸从京师洛阳返回了自己的受封地,王浑曾上书劝阻,但可惜的是,没有被司马炎采纳。290年,王浑升任司徒,同年,司马炎去世,白痴皇帝司马衷即位加授王浑为侍中,封国又获赐士官,享受与睢陵郡公王祥同等的殊荣。291年,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诛杀了辅政大臣杨骏和他的党羽,在一铲子铲除了杨骏之后,司马玮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想杀了汝南王司马亮,以此吞了他的军队,主人有了想法,下面的人就开始出谋划策,有一个叫公孙宏的狗腿子就建议司马玮:何不游说老臣王浑,以获得他的支持?如此,众人也没什么话好说的了。于是,司马玮去邀请王浑,王浑在听到一半的时候就以自己有病为由溜了,回到家后,他命家中的一千多家兵紧闭大门,明明白白地岁司马玮说了一声“NO”!司马玮见状,也不敢强逼,后来,贾南风诛杀了司马玮,同时授予王浑为录尚书事。不过,晋朝的内乱,也由此拉开了序幕。297年,王浑去世,享年75岁,谥号元公,后世称其为“京陵元公”。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如果喜欢,欢迎帮忙推荐哦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印度神话】-【印第安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