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170:吴质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0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吴质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吴质,字季重,今山东人。
204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后,为了发展自己的力量,在鄄城招贤纳士,也就在这时候,吴质进入了曹魏集团。
吴质因为才学通博,受到了曹氏父子的赏识,还成为了曹丕的四友之一,同时,与曹植的关系也很不错,互为文友。
在一些史料中记载,吴质在助曹丕稳固太子位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有一次,曹操要出征,曹丕与曹植为其送行。曹植出口成章,赞颂父亲的丰功伟绩,让曹操听了很是满意。
曹丕虽有文采,但跟曹植比起来就差得远了,在一旁看到弟弟的表演后,不知该如何是好。
吴质见状,在曹丕耳边轻声说:与魏王辞别时,你只管哭就行了,什么都不要多说。
于是,在曹植慷慨激昂地衬托下,曹丕哭得稀里哗啦的,这要是搁在今天,直接都可以去拍韩剧。
哭着哭着,曹丕也动了真情,令曹操与随从都很是感动,原本曹植的文采,在曹丕的衬托下,就显得有些华而不实,还不如曹丕的真情实感呢。
《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话说曹丕与曹植夺嫡的期间,曹丕经常用车将吴质装着,送到自己府中来商议对策,曹植派的杨修便将此事告诉了曹操。曹丕听说后,很是害怕,便问吴质:怎么办呀?
吴质丝毫不慌张,说道:公子莫急,我自有办法。
第二天,在车刚开到曹丕府前的时候,曹操果然派人来搜查,结果一查,一个苍蝇都没有,都是曹丕所要的书籍。就此之后,曹操便对杨修产生了不信任。
曹丕难道连与吴质见个面都要这么偷偷摸摸的吗?难道杨修可以见曹植,吴质就不可以见曹丕?
笔者之前也举了几个《世说新语》的例子,《世说新语》这部书,里面都是小说故事,人物是真的,但事情却类似于今天的花边新闻,因此就当故事来看就好了。
217年,曹丕被立为太子,吴质作为曹丕身边的近臣,出任朝歌长,又迁元城令。
220年,曹丕称帝后,将吴质从地方调到了中央,任为中郎将,让其持节度幽州、并州的军事。
224年,吴质回到京城拜见曹丕,曹丕很是高兴,令大家都去吴质府上聚会。朱烁与曹真、曹洪等将军一齐前往。
曹真长得比较肥胖,朱烁则长得偏瘦,酒酣之际,吴质便取乐二人,故意叫唱歌的人上来细说肥瘦,曹真是宗亲重臣,哪受过这般嘲弄,斥责吴质。曹洪等人也上来劝说,吴质顿时不悦,按剑怒骂曹真,朱烁上来劝架,也被吴质骂了回去。朱烁本来就是一个性子急的人,越想越气,拔剑怒斩在地上,于此,众人皆不欢而散。
史书上记载的吴质,在飞黄腾达之后飘了起来。
226年,曹丕逝世,曹叡继位,吴质成为辅弼大臣。有一次,吴质对曹叡说:司空陈群乃平庸之辈,非国相之才,而司马懿,忠贞机智,是国家的栋梁。
曹叡采纳了其意见,这对于日后政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至于吴质为何贬低陈群呢,笔者认为是陈群的九品中正法,毕竟吴质出生普通,因此对于这种以大家族利益为重的选官法很是不满。
因为其出生寒微,因此也是有自卑心理的,在当时仰仗曹氏父子的权势,作威作福,在大家心中,得票率很低。
230年,吴质去世,谥号“丑侯”,所谓当时人对他的看法,无异于一个跳梁小丑。
后来,吴质的儿子一再上书申辩,为父亲叫冤,最终,吴质又被改为威侯。
END
欢迎在底部留言,精彩的留言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