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咪蒙离婚看群体的狂欢

我那时候还在想:又是哪个想火的在蹭热点呢。只是不出几天,各公众号甚嚣尘上,我再去搜索,已是满屏的“活该”。

咪蒙火的时候我还在读大三,我被她幽默风趣的言语所逗,继而关注到现在。我经历过她盛名时期的“致贱人”和“儿子上学”事件,也是极“黑”与“红”的分界线。从那时起,她的文风已然固定,一种高高在上,信手拈来的文字功底却大材小用地写着矫揉造作的小学生东西。

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从她的文字里看出她的别扭,愚弄和骄傲。她越来越喜欢用乖张的字眼“哦漏”“小龙虾”系列,进行过山车式的反转。看她的文笔越来越幼稚,越来越退化,越来越迎合大众的趋势。

或许,从她选择弃正经文学的那一刻起,她已经做好了某种准备,但有时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预料,而她无力掌控,只能越走越远。

她已经不缺钱了,也不缺名,她完成了很多世人都想完成的目标,她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更加牢固自己的地位,或者去改变某个领域,甚至是世界。

而在背后的男人,即她的老公明显支撑不了她的梦想,也无法成为一个“贤内助”。在一段婚姻里面,男强女弱是常态,女强男弱往往会导致不和。没有哪个男人能容忍妻子比自己强大,即使妻子心甘情愿,也有来自外人和社会的压力。

而一段好的婚姻,往往需要势均力敌,或者各取所需,既然无法满足,自然一拍两散。

只不过,咪蒙写了太多的“女权”,不去论她是假女权还是真女权,她在达到许多人观感的同时,也戳中了一些女性及众多男性的痛点。

她发表离婚声明后,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都有一丝幸灾乐祸,包括我自己在内,这种幸灾乐祸好像是对强者的怜悯,实则是弱者自己的侥幸:你看,就算你赚了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是连婚姻也经营不好。

女人的成功,一直以来被世人定义为家庭的和谐,而对于事业,就算强悍如董明珠之流,也有人认为她不是成功的,也有人不想成为她的样子。就因为她的身体特征是女性。

这就好像波伏娃《第二性》的一段话:“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女人被世俗要求的物质远小于男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想走这条路,只是很少有人走,或许前面走过的人也不过如此,所以路断了。可是终于还是有人在走,一步一步,艰难地。

咪蒙的身上奇妙地融合了这个时代的印记,她很好地说明了精英者的“堕落”,“向钱看齐”;她诠释了有收获就得付出,得到就会失去的道理;她的成功也说明群众依然如此,基本没有变过

咪蒙还会走得更远吗?答案是肯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