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雷焕《清明上坟记》
文/雷焕
【作者简介】雷焕,陕西铜川人,铜川市王益区作协会员。热爱写作,作品散见《声威报》《铜川日报》《华商报》等报刊网络平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当代著名诗人左河水的这首七言绝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清明节这天的民间景象。
丁酉年的清明节,渭北高原天气阴沉,云层厚重,似乎就要下雨的样子。
每年的清明节都要给逝去的先人、亲人上坟(扫墓祭奠),这是炎黄子孙的传统,尤其是长辈们更看重这个节日。先人墓地在乡下的人们,无论平常多忙,混得是好是坏,最晚要赶在清明节这天给先人上坟。谁若是因故没有上坟,回到村里会被唾沫星淹死:“XXX势大,把先人都忘了”!任你百般解释也不顶用。村上的墓地一年四季杂草丛生,荆棘遍地,月黑风高之夜远远望去鬼火点点,俨然就是乱坟岗。清明这天,各自的坟头都被花花绿绿的长钱(彩纸剪的一指宽,一米长的纸钱)装扮起来,坟前久旱的松柏也有幸喝到孝子们挑来的水,显得愈发朝气蓬勃,苍翠伟岸。
十里乡俗各不同。我们老家讲究:同姓同族的人清明这天相约一块上坟,若是有未过3年的新坟,清明前一天同去上坟。上坟要准备的用品:火纸、长钱、香、冥币、白酒、白蜡烛、供品(包括在家做的羮饭、糕点水果、馒头等)。火纸即烧纸,上坟前要在家跪在地上,用一张百元大钞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满第一张火纸,称之为印纸,表示一打火纸都印上了先人要花的“钱”;长钱要用花花绿绿的彩纸剪成一指宽,一米长的纸条,也代表纸钱的一种,之后找一根1米左右的细棍穿上,挑着去上坟;香即祭祀烧的香,一两把足够;冥币集市上到处都是,做的和真币样式差不多,只不过面额大了去了,有几百万上亿的,一块钱就能买几亿。供品比较讲究:菠菜炒鸡蛋,代表后人博才者多;葱代表后人聪明;芹菜炒肉,代表子孙勤劳能干;豆腐,代表后人都富或都有福;韭菜代表长寿等。有意思的是祖辈传下来说千万别带粉条,带粉条后人中会出鼻吊(鼻涕老挂在嘴边)。以前上坟讲究只能男丁去,现在女孩家也跟着去,家里如果没有未过三年的新坟,上坟倒成了一种愉悦的乡村踏青旅游。
我家没有新坟,爷爷奶奶过世十多年了,一个堂叔因病故去也过了三年。听村里的长辈说,我家祖辈大宋年间就在村上,六十年代没有平坟前,有十几亩大的陵地,里面有上千年的柏树,还能看到明朝时的墓碑。后来经历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祖坟被夷为平地,柏树被强行充公,墓碑被打砸成碎石垫路,族谱也没有了下落……祖父弟兄三人,祖父排行为二,老爷(祖父的父亲),30来岁就去世了,留下老婆(祖父的母亲)和七个儿女,大爷(祖父的大哥)13岁就挑起了全家的重担。看着祖坟被平,墓碑尽碎,柏树被充公,祖父弟兄三人肝肠寸断,欲阻止却无能为力,大爷领着两个兄弟冒死趁着天黑抢回一个墓碑埋在老宅后院。文革中我家被评为中农,祖父弟兄三人也经历批斗游街之苦。我想找寻那遗失的族谱,问遍了父辈,没有人知道下落,父亲说曾经在祖父住过的土窑洞侧墙有一个小储藏室,里面有数十个牌位,但那窑洞早已倒塌30多年了,老爷和他上辈人变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迷!
清明节上午11点多,三叔开车回来约好了几个堂叔,我们几个晚辈也领上孩子,挑着长钱,提着供品,沿着乡间小路浩浩荡荡去上坟。上坟的人来去匆匆,相互笑着打招呼。路边花红柳绿,金黄的油菜花散发着醉人的清香,引来无数蜂蝶与之共舞,睡了一冬的麦田像一张张绿色的毯子呈现在我们面前。5岁半的儿子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随我们去上坟,看见什么都新鲜,我给他用树枝拧了一个笛,“呜呜”地吹着,甭提多高兴了。几个叔叔和父亲谈论着流传下来祖辈的故事,我心里又想起那遗失的族谱,不觉有些惆怅。约莫半个小时,找到了记忆中的老爷老婆的坟,在一个废弃的煤矿的路边,早已不见坟头,大家摆出供品,焚香烧纸,磕头,用火纸包了点羮饭埋在土里,撕下几缕长钱挂在路边的树上。5岁多的儿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虔诚地磕头,引来爷爷们的赞许:“这娃孝顺”。
老爷上面的先祖,只能凭记忆在广阔碧绿的麦田里,扯几缕长钱算是祭拜了。爷爷奶奶的坟前还有墓碑,尽管杂草荆棘丛生,但十几年前父辈们种的柏树已有锨把粗了,郁郁葱葱像是墓地的守护神。在给大爷上坟时,我看到了他当年冒死抢回来的墓碑,矗立在坟后的土墙上,依稀可以看到:“皇清嘉庆二年,XXX”,下面至重孙辈,小字模糊不清了,这位先祖距今200多年了,他的身世被定格在这块冰冷的石碑上。
祭拜完先人,埋了一点供品,剩下的供品不能带回家,大家分着吃,据说是预意后人要团结一心,不要纷争。
回家的路上,云开见日,春风拂面,满眼绿影婆娑,姹紫嫣红,红红绿绿的长钱将青翠的山塬装扮得妩媚动人。我在想,流传了两千年的清明祭祀传统,在六七十年代被扣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险些绝迹,八九十年代又重新兴起,祭祀先人的灵魂,也是洗涤自己心灵的过程。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不要总是急匆匆地往前冲,适时回过头看一看,想一想,不忘根本,才知进退。如此,前边的路或许更宽广。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