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成】生物碱(+)-caldaphnidine J

引言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徐晶教授,在全合成上造诣颇深,他带领课题组基于有着抗癌活性、神经活性、抗生活性天然产物小分子或者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开展药物化学与相关化学生物学研究。

去年,他们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不对称全合成生物碱(+)-caldaphnidine J的研究

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该化合物的全合成

1
Daphniphyllum生物碱

Daphniphyllum(交让木)生物碱有很多,在其下还包括13-35个亚族。Yuzurimine类型的Daphniphyllum生物碱代表结构有:

Caldaphnidine J属于其中的一个。这些化合物不仅结构复杂、具有新颖的特征,并且有着特殊的生理、药理活性(例如,具有抗癌,神经营养和抗HIV活性等)。至今为止,Daphniphyllum(交让木)生物碱中7个亚族的将近20多个化合物,已有相应的全合成报道。徐晶课题组也完成了himalensine A, dapholdhamine B和caldaphnidine O的全合成。然而,Daphniphyllum(交让木)生物碱中yuzurimine类型的生物碱,至今还未有一例全合成报道。

Daphniphyllum(交让木)生物碱结构上,主要特征是分子中包含结构独特的、高度复杂的、笼状六个环为母核。

Caldaphnidine J在2008年由Yue团队分离鉴别,该化合物除了含有六个环状母核,还有六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并且两个为季碳中心,同时极具合成挑战性的是,该化合物还有一个α,β,γ,δ-不饱和的羧酸酯。

2
逆合成分析

作者将该化合物进行合理的逆合成分析如下:

作者以一个Ni(0)辅助的还原偶联反应为关键步骤,实现该目标化合物最终母核的构建;同时合成中,还涉及一个烯酮-二硫缩酮的Prins反应、一个烯炔Nazarov碳环化和开环过程。

3
合成过程

随后,作者开始进行该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作者首先专注与结构复杂的7/5元并环的合成:

选择已知的三环化合物4为起始物,在三氯化铯(CeCl3)存在下,经甲基溴化镁(MeMgBr)处理,随后在Pd(OAc)4作用下发生氧化裂解反应,即可制备得到相应的酮醛5,两步反应收率可达91%;

接着,化合物5在Witting反应条件下,生成相应的甲基烯醇醚,该中间体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与原甲酸三甲酯反应制备得到缩醛6,两步反应收率72%;

随后,作者采用Stang等人开发的方法,经过两步反应,以89%收率转化得到端炔7

端炔7与溴乙烯在Sonogashira偶联条件下,以50%收率转化为烯炔3;但是该化合物在多种布朗特酸作用下,均无法获得期望的环烯酮8

因此,作者将端炔7转化为化合物9,但是该化合物在甲酸处理下,没有发生期望的环化反应,仅监测到复杂的混合物

因此,作者期望从醛酮5出发,更换策略完成所需合成。

5经过醛酮缩合后,获得单一环戊烯酮11,收率达到95%;然而期望的七元环烯酮12没有检测到。

再者,5经过选择性还原醛后,再通过一个Appel反应,得到相应的碘代烷烃,随后在LDA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烷基化,以69%的总收率制备得到期望的三环13。受Smith等人的研究启发,作者希望采用相似的策略完成化合物13至双环8的转化,然而经过精心调整反应条件,还是不能促使该反应的发生。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在三环体系中,引入烯醇三氟甲磺酸酯,将会增加环张力,导致不稳定。

由于7/5元环的合成挑战失败,作者不得不采用早期全合成caldaphnidine O的策略:

仍然以4为底物,此次与烯丙基溴化镁(AllylMgBr)进行格式反应,得到相应的二醇,在Pb(IV)作用下氧化生成相应的醛酮,接着在硼氢化钠条件下进行还原,得到相应的醇酮16;该化合物发生碘代,得到相应的碘代烷烃17;接着在LDA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烷基化,得到相应的乙烯基环酮18(该化合物生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最后在得到化合22,经过X射线晶体结构证明)

18经过钯催化发生氢甲酰化,得到醛酮19,当作者尝试再次三氟甲磺酸酯化时,仍失败了。随后,醛酮19在碘化钐作用下,发生Piacol反应环化,得到相应的邻二醇20,该化合物包含了所需的7/5元双环结构。接着,选择性乙酰化仲醇,在DDQ作用下脱去苄基,得到伯醇21,21在Dess-Martin氧化试剂作用下,转化为相应的醛22

22接着发生HWE同系化反应,同一锅反应中,再加入DIBAL-H,还原得到二硫代缩醛二醇25,两步总收率达到94%

随后,进行C14-C15键的构建,这需要经历一个Aldol类型或Prins类型的反应。经过条件探索后,作者发现,在TFAA/DMSO辅助的Swern氧化条件下,获得了期望的环化产物26

26在碘和甲醇作用下,快速转化为相应的甲基酯27,转化收率92%

顺式二醇27在氯化亚砜作用下,生成相应的二烷基亚砜28,该化合物在DBU作用下,发生E2cB消除,得到烯丙醇29

化合物29在一锅条件下,发生N-Ts基团的脱去,紧接着发生烷基化,得到相应的乙烯基溴化物30

获得了乙烯基溴化物30后,作者希望通过Ni(0)辅助的还原偶联进行随后的环化操作,然而并没有获得期望的环化产物31,只生成复杂的结果,并且没有分离得到可以确证结构的化合物。

随后,采用AIBN/Bu3SnH辅助自由基环化,该反应顺利进行,并且获得了期望的四氢吡咯环,进一步在对甲基苯磺酸作用后,羟基发生消除,得到共轭的二烯31

最后,作者采用Crabtree催化剂,发生不对称氢化,以81%的收率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期望构型与非对映异构体比例为8:1。

导师简介:

徐晶教授,独立课题组长。2000年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化学系。2004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随后加入药明康德公司担任有机合成研究员。2005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读博,从事药物化学与天然产物合成研究。2009年博士毕业 (summa cum laude) 后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 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2014年4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开展独立研究。2015年入选国家人才计划青年项目,随后晋升为准聘副教授。同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2016年作为第一核心成员入选深圳市“孔雀团队”。2017年入选深圳市南山区“领航人才”。2020年晋升为长聘教授。课题组主要关注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以及小分子药物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