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了100对夫妻后发现,最好的妻子总是给予丈夫这3样东西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新世纪的两性交往中,频繁存在一个一直存在且无法被有效磨灭的话题,利用钱钟书先生的话语来讲,“婚姻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我觉得不无道理,在两性关系中,不仅仅步入结婚的两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甚至正在热恋期的情侣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便是:为什么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好像并不快乐?
提出这样问题的女生,一定是和丈夫在相处上出现了问题,丈夫好像突然间对自己爱答不理,甚至于交流都无法正常进行。
直言之,其实是双方在相处过程中,在两个人准备前往更深层次关系的转变时出现了本质上的问题,那便是我们双方的心态发生了原则上的改变。
我们从对双方的付出,变成了我在付出,为什么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反馈,而一个人心态的转变潜移默化地导致另一个人的心态也发生了相等程度上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心态,将这段感情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每对夫妻行至这个阶段,必然有互相吸引的条件和磁场,心理学家Clark和Mills在1979年曾经就已经提出了这个论题,人群在关系中分为交换型(exchange)和共有型(communal)两种类型。
交换型相处模式简言之,施恩图报,在这段关系中讲求的是双方付出的情感基础或者物质基础的平等,双方一定是在互相给予的模式下去进行这段感情的处理;而共有型相处模式更深层次地讲求两种关系的融合,两者是利益共同体。
简言之,不求回报的感情,对方所做的事也许是为了对方,甚至也可以是是为了双方的未来着想,那么其本质其实是发生了变化的。
并且由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Le (2018) 和她的同事研究了众多测试显示,共同动机个体及其关系中的他人,都体验到了更高关系幸福感(well-being)。
也就是说,当对方站在双方未来的角度上为对方或者双方考虑的话,产生的结果以及正在实施的过程会使双方更加满意对方的感情,并有效的促成双方感情的升温,并有数据显示,能够有效的提升双方的忠诚度和激情。
我采访了100对夫妻,最后发现,妻子们大多都会给自己丈夫这三样东西。
1. 给予丈夫在决策时的肯定,充实双方的自信。
在一段感情中最忌讳的是没有交流,由R. B. Stuart在1969年时发起了一个很有名的夫妻实验,其中就很清晰地点明,夫妻生活中造成矛盾的原因是因为频繁的挑刺,缺少了对对方的肯定。
双方在长时间的接触后用最真实的一面和对方交流,少了新鲜感和激情后便很少更加委婉地与对方说话,也不会对对方的一些选择进行肯定,不妨回想一下这段感情最开始的,给予对方一些勇气和自信。
在一段感情中精神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试着多夸奖对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这样也会使感情升温。
2. 尊重丈夫,以家庭为目标前行。
感情一定是双方经营的过程。我们在与爱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希望对方仅仅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去改变生活。
当与自己的预期相违背的时候,一味地苛责对方为什么不履行自己的承诺,而这种依赖型人格在整段感情中,其实是病态的。
我们需要以共同利益为导向去经营自己的感情,而这本身应该是互相尊重和互相吸引,而不是捆绑和压迫,对待感情我们应当是平等而善良的,这才有利于感情的发展。

3. 每个人应当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空间。
当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现阶段所在经营的这段感情突然出现了裂缝,或者双方都出现了无法改正的偏差,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在这段感情中,过度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对方,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
这也意味着当我们独自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所想到的事情和所做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在我们双方的意见无法达到相同的时候,请给予对方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给自己和对方一定的空间去做自己的成长。
许多事情需要自身意识到应该去做什么才会有一同的动力去完成双方的追求,而当一方并没有想法时,不要急着否定,不妨慢下来,去做自己的事情。
若是对方也是坚持的选择着自己的时候,在一个契机,我们的方向会不谋而合,若是持续性的没有,那也可能需要重新去审视对方和自己的未来。
最好的关系是共同成长,爱也应当是接纳和尊重。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chore, A. (2012). The Science of the Art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Norto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