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城保定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品质生活之城,其中占比例较大的拆迁村位于曾经的保定郊区范围内,甚至是原来满(城)清(苑)徐(水)的地域。由于区划调整,这些曾经的郊区地域大部成了如今的竞秀区、莲池区、高新区的地域。那么,您还记得保定郊区吗?
哪位能够认出这五位?右侧的牌子像是“律所事务所”?后面还有一位骑车人入镜?
上面这幅照片中的“保定市郊区人民政府”应该是在如今的竞秀区裕隆街南部西侧的那个大院吧。曾经的“郊区礼堂”是当年的环城西路(今恒祥南大街)的那个礼堂(如今是舞厅)吗?
郊区党委印章
这是一位朋友收藏的“中国共产党保定市郊区委员会”的印章,铜质,中间是五星图案。从繁体字看,印章较早。
印章大小及外形
保定市郊区高级农业技术中学图书馆印迹
不知道当年这所中学是如今那所中学的前身?15中?18中?19中?20中?21中?22中?23中?24中?
保定市韩村人民公社工付(副)业办公室印迹
当时的郊区,基本是围绕着保定城(护城河以里及四关附近)的周边区域,向城市提供着肉蛋禽奶等农副产品,如现在人们熟知的杨庄、焦庄、南大园、西大园、水碾头、颉庄、韩村、韩庄等公社(乡镇)。它们像“西瓜皮”一样包围着城区的“瓤子”。后来,应该是1987年,撤销了郊区,将这些地方分别划入了当时的南北新三区。这样,郊区城区融为一体,成了“西瓜块”——每一块都有“皮”和“瓤”。据说,如今的保定主城区的几个交警大队(外环大队除外)也是这种划分区域法:每一个大队都从核心区到外环区(不含)。
郊区是城市辖区范围内,受城区经济辐射、社会意识形态渗透和城市生态效应的影响,与城区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生态系统密切联系的城市建成区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根据它的位置以及同中心城区的联系,可分为近郊和远郊两部分。近郊是建成区周围以城市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和建设景观为主的环状区域,是城市人口、住宅和工业扩散的直接承载区。远郊是近郊外围,受城市经济的影响,以农业为主,但产品的城市市场指向明显,表现为农村生态景观和建设景观的区域,是城市所需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对于以上概念,还有许多种解释:
地理和历史学派认为,郊区是漫长历史过程中,伴随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的完善、市政界限的变迁而逐步形成的,地理概念上指包围城市又毗邻城市的环状地带。具体地说,是市政界限以内,城区用地周围的田园景观地带以及为之服务的农副经济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区划学派则将城市区域分为城区、郊区和市辖县。郊区即城市地域范围内紧邻中心城区(建成区)的行政建制区;市辖县是根据市带县模式,在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之内划定的若干个县级行政单元。市辖县经济上虽与中心城市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除那些为城市服务,提供农副产品较多的县可列为远郊外,在更多情况下,其县域经济的独立性较为突出,大多不看作郊区。城市规划学派认为,郊区是市区除建成区和规划区以外,满足城市建设和布局需要,同时又是城市发展需要控制的区域。社会经济学派从市区周围地区与城市的经济联系出发,认为郊区是城市范围内,经济水平、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既不同于传统农村地区,又不同于城市的中心城区到农村的过渡区。如果您有资料,请报给我们。我们挖掘保定历史,弘扬靴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