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团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库姆塔格大...

三十四团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库姆塔格大沙漠中间地带,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灌溉单位,也是二师自然环境最艰苦、生态责任最艰巨的团场。辖区面积1220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林地93.9万亩,其中人工防护林1.715万亩,防风基干林0.65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58.61万亩,现有人工造林面积4.44万亩(其中红枣园4.2万亩,香梨园0.24万亩)。
三十四团正处在巴州以交通主干线为依托轴的G218和G314形成“T”型一级发展轴的轴线上。该团充分利用这一发展轴,结合库若高速公路和库格铁路的穿团建设,218国道燃油、燃气管道建设的辐射功能带来的商机,打造北距库尔勒市、南至若羌县1小时经济旅游圈,并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镇魅力,努力使三十四团成为连接南北疆及内陆经济的重要物资中转站、仓储物流中心、旅游休闲基地。
近年来,这个团场依托团场特殊的人文、自然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到了三十四,蒲昌城必是“打卡地”。蒲昌城又名都热力古城,位于三十四团蒲昌镇(原铁干里克镇)东南方11公里处三连(原五连)营区内,218国道906公里处,距库尔勒约225公里、尉犁县173公里。城址距218国道不过百米。
据《志》记载,光绪初年,清军平定阿古柏匪乱,为安辑流散的各族人民,新疆布政使饶应祺,于光绪十五(1889)年,建议新疆巡抚魏光焘,于小罗布淖尔(今尉犁县)的英格可立设抚辑招徕局,共招收维吾尔族人1200户,天津、湖南商民200户,安户屯垦。光绪十七(1891)年,魏光焘指令于都纳里(多浪维吾尔人在此驻牧,都纳为多浪音变,称都纳里)筑土城1座,城周440丈,因邻近古蒲昌海(今罗布泊),故名蒲昌城(《清史稿。饶应祺传》)。光绪二十二(1896)年,新疆巡抚陶模,将收容的河湟农民起义军刘同春(一名刘四伏、刘四复、刘四总爷)部及眷属8000余人,安置于罗布淖尔至若羌一线,撤英格可立善后局,于蒲昌城置游击,统管小罗布淖尔至卡克里克(今若羌)一线的民屯。光绪二十九(1903)年,罗布淖尔屯民星散,此地遂废。民国6年(1917)年,衙署尚存,尚有部分居民屯种。民国22年(1933)年,因受哈密农民起义影响,蒲昌城破,蒙古族、汉族居民无一幸存者。1958年,二师开发塔里木垦区,对蒲昌城进行积极保护。
遗址的大门口竖立着一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的石碑,正反面用红漆写着碑文。
城墙虽已残缺不全,但其气势仍然宏伟壮观。这个四方的城廓尚在,城东西长297米,南北长328米,城墙底宽6.9米,上宽6.2米。设东西两座城门,门宽8.5米。城墙四角各建炮楼一座,占地近万平方米。蒲昌城城墙采用隔层夹铺红柳枝或芨芨草的方法构筑,任凭风吹雨打、黄沙侵袭,依然坚固。曾经外有护城河、内有衙府。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英国人斯坦因都先后到此探察、挖掘。蒲昌城是清末时期库尔勒至若羌交通重镇和驿站,先后在此设立扶辑招徕局、蒲昌营等机构,促进了塔里木河下游区域的屯垦开发。
蒲昌古城实际上是一个军垦城。据历史记载,清光绪18年(1892年)由清朝政府和天津商民出资修建蒲昌城,当时易盛富、喻光达先后在蒲昌屯垦。清政府在消灭了阿古柏匪帮之后,在蒲昌设善后局。1896年,新疆当局黄桂芳驻扎蒲昌,并招募吐鲁番、鲁克沁等地的维吾尔族农民在蒲昌定居种田,后又将甘肃、青海等地的8000多回民安置在蒲昌附近。由于以后当地盐碱化严重,漠风不断侵袭,塔里木河经常改道冲毁农田,蒲昌城随之衰败,居民大多迁入上游铁干里克和焉耆一带。迁入上游铁干里克进行安置商屯地,就是现在三十四团六连的原八连片营区,因天津商人资助修建了蒲昌城,而得名“天津庄子”,该名三十四团地方名沿用至今。
三十四团文广中心人员还带记者来到了一个古墓遗址群。这个明显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古墓群,不知建于何年,外观保存尚可,但最大的墓和周围一些小墓明显被挖出了洞穴,已被偷盗或被损坏。
感谢大家阅读,关注“兵团娃”了解更多屯垦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