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也翻车,6岁女孩每天生活宛如996,她的父母错了吗? 2024-08-07 02:10:24 996是目前大部分“社畜”的真实写照,我们本以为普通人的人生之苦不过如此,然而杭州有位6岁女孩的一周“日程表”,竟比“996”还累。 没错,又是一位鸡娃父母给自己孩子安排的“完美人生”,但也有人会觉得,不过是一些兴趣辅导班,能和上班的压力相媲美吗?在我们看来只是让孩子“玩”得更高级、更正规,但孩子心里可能确实另一番想法。 1 她是一个假妈妈一档综艺节目为我们展现了中产家庭的优越资源。因为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想让她被别人甩下太多,这位妈妈便给女儿甜心报了十多个兴趣班。 这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有钱人都会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类兴趣爱好,10岁前拿个钢琴、小提琴、舞蹈之类的大赛冠军更是比比皆是。大多数孩子也是乖乖的服从安排,最终用一些成就让自己觉得一切的苦都是值得的,从此培养出良好的品格,父母与孩子皆大欢喜。周围人无不赞叹:看啊!这不仅是金钱的力量,更是父母为孩子未来埋下的种子开花结果,教育果然要从娃娃抓起! 可有时候现实总会不按套路出牌,今年6岁的甜心也许是太累了。英语、滑冰、中国舞、模特、乐高、画画、早教、数学、古诗、唱歌,这10个兴趣班占据了小女孩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的人生。同时,这也是她一周的日常,偶尔再利用生日等节点,来一场组织与主持的“实战训练”。 时间被计划按分钟计算,每天唯一的休息时间是在前往各个兴趣班的车上。节目中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孩子能和树洞说悄悄话。于是,就有这一幕:“你觉得爸爸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不好的人。”“你刚刚一直在叫妈妈'假妈妈’,那你的真妈妈在哪里啊?”“真妈妈丢了。” 甜心的妈妈瞬间就哭了,自己只是希望孩子成才,而她不论做法还是心态都很常见,她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了? 2 内卷的教育体系,父母该何去何从郑希怡给5岁的女儿报了一所特殊的学校,没有学习,没有压力,只在田地上玩耍、种菜。尽管女儿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但郑希怡并不着急,她甚至打算在女儿7岁之前,不进行任何学习、写字等文化教育。听完郑希怡的观点,在一旁的田亮频频摇头,同为父母的田亮,显然不赞成郑希怡的观点。在他看来,他无法承受因为自己宽容所带来的后果,所以让孩子随大流学习是他必须要做的抉择。听完田亮的话,郑希怡淡定地说补充道:“我顶住那个压力就可以了。” 不料,田亮公开质疑:“那你的孩子可以顶住压力吗?孩子会告诉你,我很不开心,因为别人都可以,我不行。”这正是每个家长都无法逃避的话题。教育竞争压力这么大,自己不去给孩子报班,别人却都会做,自己的孩子就是会被别人拉开距离。这也就是所谓的“内卷”,教育本就是一场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却更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甚至流入底层,担忧与欲望碰撞后,焦虑的父母不得不开始鸡娃历程。可肩负着家长过重的期待,承受着超乎寻常的成长焦虑,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甜心妈妈给女儿报十多个兴趣班,就是不想她“输在起跑线”,不想让她被别人甩下太多。但是,这个“起跑线”绝对不是培养孩子十多个兴趣,而是让家长学会用爱育儿、用自身做榜样、用家庭环境激励孩子自信心和创造力。有一次,甜心过生日,妈妈希望她交到优质的朋友,就以自己的名义邀请了一些小伙伴过来。 可是,妈妈却让甜心在生日会上当主持人,不仅要背好主持词,还要当接待照顾其他小朋友。整个过程中,甜心就像妈妈手里的“提线木偶”,没有自己的思想,完全任凭妈妈发落。明明是自己的生日,却被妈妈搞得像“主持大赛”,甜心感到委屈又难过。 妈妈对自己的女儿没有尊重,把她当成了工具,不给她独立思考的机会。其实,她也有喜欢的爱好,那就是画画,可是十多个兴趣班中就没有画画,只因为妈妈觉得她画得不好,没有必要学习。 根据数据得知,在北京、深圳、上海三地,78.4%的家庭会给孩子报上兴趣班,这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不过,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却也存在一些鄙视链。希望孩子能掌握一门乐器,钢琴、架子鼓已经过时了,管风琴、竖琴、古筝才显得高大上!希望孩子多运动,游泳、跑步、足球、跆拳道,那是一般人家的玩意,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才是上流社会的玩法。 帮孩子锻炼大脑,围棋、国际象棋才是首选,你说军旗、五子棋、跳棋?这些还用学吗,不都是一些日常的消遣。大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这些爱好自己都未必有兴趣,更何况孩子呢?越是高大上的兴趣班,门槛往往也越高,也越枯燥。在快乐与现实间,我们往往难以抉择,更因为自觉对人生、对社会看得更加长远,因此也不敢放任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3 开心和成长,真的相悖吗?很多孩子的理想假期生活都是:吃零食、看动画片、打游戏、刷抖音,这些都是最能令他们感到快乐的方式,不论哪一项都能极大的满足感官的刺激。而一说到学习,脑子里充斥的都是背单词、刷试题,枯燥且乏味。然而,我们细想就会发现好像也并不完全正确,学习的时候没有快乐吗?吃喝玩乐真的会快乐吗? 费尽心思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时的兴奋,第一次考试及格时的激动,似乎那些时刻也都挺开心的。而每天玩游戏机、电脑,直到有一天开始纠结玩些什么时,产生了玩腻后的空虚,看着搞笑的电脑、动画却变得心不在焉,感觉并没有那么好笑。似乎快乐生活和学习成长本身并不冲突,也不存在绝对的先后顺序,更无法定义哪个更重要。蒙台梭利一直提倡“自己做、做中学”,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其实是一个习得的过程。真正的快乐,也来自于内心热爱事物的成就感。从一次次观察、模仿,自己探索、纠偏,到最后找到答案。只有经历过自己探索的过程,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提到: 最近和几个好友聊天,发现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没有让我们认识自己。各自都是在后来人生的某一阶段突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为什么我们没能在更早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传统教育很少去鼓励孩子发展自我意志,大家都是要求孩子听话、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脚本,父母们应该尽量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从每件小事开始自己做选择。只有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他才能逐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能。选择自己所爱,做自己所想,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对孩子来说快乐是成长的一种状态,而学习是成长的一种方式。找到合适的成长方式,也许就能达到快乐的成长状态。所以这两者不是矛盾的,非此即彼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的。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赞 (0) 相关推荐 郑希怡称7岁女儿不写字,田亮当众质疑:凭什么 我时常害怕自己把孩子给养废了,没想到曾经的世界冠军田亮也是同道中人. 最近他跟郑希怡因育儿观念,"争"上了热搜. 在郑希怡说出打算在女儿7岁之前,不进行任何学习.写字等文化教育时. ... 50天花7万,成绩反下降100分,郑州家长追悔莫及:万万没想到,补习班有这么多坑! 有人说,生得容易,养得难:养得容易,教得难. 教养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无论是,投资金钱报辅导班,还是分出精力陪孩子去成长,每件事都需要父母细细斟酌思量. 文 | 小宇宙 来源:智赢有方 I ... 田亮公开质疑郑希怡引热议:过度放纵,真的会毁了孩子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486/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625天 1 最近,看了一期综艺<小巨人运动会>,田亮公开质疑郑希怡的画面令人深思. 节目中,郑希怡自曝了育儿观 ... 你喜欢妈妈在家吗?6岁女宝摇摇头说:不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疏远父母,不是没有原因的,可能父母的爱变了味,却不自知 家有萌宝的父母,可能都少不了观看这档儿童成长观察纪实真人秀节目--<告诉世界我可以>.这档节目,不仅有着可爱的萌宝,同时也让我们 ... 痛心!“完美”妈妈养出“鸡肋”娃,测一测你的养育是否踩了红线? "你觉得爸爸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不好的人." "你平时喜欢妈妈在家吗?" "不喜欢." 在纪录片<告诉世 ... 1岁萌娃玩吊环和单杠动作娴熟:给孩子最好的滋养,是被看见 进化妈: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看见孩子的喜好,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见孩子被隐匿的需求,然后给予他们积极正面的回应. 作者:由小杏(爸妈进化论主笔) 近日,一则1岁萌娃玩吊环和单杠动作娴熟的视频 ... 为什么99%的人都会遇到“三年级滑坡”? 自从上了三年级,儿子的成绩由原来的前五,直接跌到二十多名: 我真的有些着急,看到朋友圈的妈妈,大多也有着同样的困惑. 其实,"三年级滑坡"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早在40年前,德国心 ... “妈妈我不想学了!”让孩子学会坚持,到底有多难 进化妈: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作为父母要放手让他去成长,鼓励和陪伴他去探索和发现,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这是培养坚持的关键所在. 作者:半夏(爸妈进化论主笔) 最近看综艺<告诉世界我可以&g ... 一个杭州中产家庭的叹息:我们鸡出来的娃,为什么会抑郁? 这两天偶然刷到一个综艺节目,叫<告诉世界我可以>,里面有一期,讲到杭州的一个6岁小女孩甜心. 讲真,看这期节目有点跟看恐怖片似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强烈的压迫感. 在甜心的家里,贴着一张一周 ... “我讨厌妈妈”6岁女孩上十几个兴趣班,日程表密密麻麻让人心疼 作为家长,没有人不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父母都觉得,对孩子负责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他们成材,这样孩子的人生才会走的更远.更顺遂.但在成龙成凤的这条路上,孩子需要付出的努力却是 ... 暑假报了那么多兴趣班,其实除了多花钱之外,其实并没多大作用 到了假期,父母最担心的就是"神兽"无事可做,在家还会引起一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争吵.有的父母会觉得让孩子在假期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 ... 千万不要把孩子放第一位!不然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前不久,腾讯新闻文话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中,几位教育专家讨论到这样一个话题: "该不该把孩子放在家庭的第一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说到了,很多家庭会拼尽一切为 ... 《沉重的爱》——不要让爱沉重到成为孩子的“枷锁” 文/MM 今天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片<沉重的爱>,感受颇深.该事件中的女孩曼曼自身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 可因为妈妈眼里只有学习,根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 导致妈妈这种自以为是的爱和严格 ... 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在心里觉得:他的真妈妈丢了|果妈随笔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62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这些天,网络上很多关于严查线下教育机构的新闻,而在朋友圈里你也会发现很多朋友在说关于这个话题. 就在我前几天随笔中提到的刚刚结束的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