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儒道佛的一些浅显认识

(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经过一个学期的短暂而快乐的学习,我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对儒道佛三家传统思想文化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解。课堂上,老师们引经据典,课后,自己也兴趣使然查阅相关书籍,学思结合,就有了这篇类似于学期总结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是儒家和道家与佛家思想的相互冲突、相互结合以及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国传统的文化并非是某一家的思想单独的存在,它是一种多元思想的相互交融的存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仅看到某一家的思想,而应该是以儒家为主干,兼采道佛的思想。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形成了,是对我国的商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二者有相互借鉴的民族文化基础。而佛家思想是一种外来的文化,当然它不是唯一一种外来的文化,但是却是唯一能够得到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外来文化,这说明佛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吸收和借鉴,已经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了。虽然儒道佛三家经过长时间的相互的吸收和借鉴,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在消解。但是它们毕竟是不同的思想体系,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三者在很多的方面依然具有区别。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究竟怎样,这是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全国性的持久的热门话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是其最根本的特点。在理论上,表现为重视探讨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传统思想文化的其他特点,都是由此展开的。因此,我从人生价值方面谈谈我对儒道佛三家经典的认识。

人的生活有没有意义、价值?有什么样的意义、价值?儒道佛三家的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

儒家认为人的生活是快乐的,人生是幸福、美好的,主张“自乐其乐”、“乐知天命”。孔子就非常乐观,他说:“仁者不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对他的子弟颜回坚持道德修养,能忍受物质生活的困苦,十分赞赏地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鼓吹安贫乐道的思想。孟子主张“与民同乐”,并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意思说应以家庭成员健在,个人内省不疚和教育天下英雄俊才为快乐。宋代儒者周敦颐据孔子的“乐以忘忧”和颜回的“不改其乐”,提出“孔颜乐处”说,并把它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幸福。

道家主张人的生活应以顺从、符合本性为原则,凡合乎本性的生活是有价值的,不合乎本性的生活是有害的。老子反对过分的享受,强调多欲的害处,提倡无欲、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知足知止,满足现状,不要有更多的企求。庄子也讲无欲,“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欲望情感是伤性害德的,应当涤除。《吕氏春秋·本生》认为对于声色滋味,“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因此,既不能纵欲,也不能抑欲,而应当适欲。“由贵生动(适欲)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纵欲)则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淮南子·原道训》以主体感受的是否适意为判断生活意义的尺度,文说:“乐亡乎富贵,而在于德和。……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这是说,人生的乐或悲以是否自得为准则。又说:“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乐与不乐完全是主体瞬间的不同感受,是相对的,而超乎乐与不乐的“无乐”则是永恒的,是“无不乐”,“极乐”。道教发展了道家思想中的极乐观,进一步以生为乐,以死为苦,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然而道教并不是以普通的世俗生活为乐,而是主张超脱现实生活,排除世欲享乐,出家入山修道,通过特殊的宗教生活方式,以求成仙,永享快乐。

中国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印度佛教理论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出世的人生哲学。其基于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而提出的解脱论对现世现生是持否定态度的。佛教所讲的痛苦主要是指精神逼迫而言,尤其是指生死轮回之苦。佛教从缘起、无常、无我的基本哲学概念出发,观察人间和人生,认为世间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之中,人生没有快乐幸福可言。佛典说:“危脆败坏,是名世间。”意思是说,世间一切都在变异破坏,世间一切皆苦。又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镇患色欲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由此佛教宣扬三苦、八苦说。三苦,指三类基本的苦恼。一是苦苦,即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是坏苦,指快乐享受结束时的苦恼,所以有“乐即苦因”之说;三是行苦,指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所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在内。八苦即除生、老、病、死之外,再加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盛苦。总之,在佛教看来,人生有生理、情感和精神多层次的痛苦,人世间苦海无边,应当回头信佛,解脱苦难。

儒道佛都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态度,他们不同的人生哲学实现着互补:儒家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主张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并协调各种关系来实现“内圣外王”;道家则以退为进和法自然的态度以实现长生成仙或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若避世不成,则有佛家的万法虚幻,唯心净土,即心即佛,及天堂地狱的轮回报应说给人以赏罚惩恶和摆脱生老病死现实苦难的精神安慰。

那么,儒道佛的人生价值观有什么现代意义呢?我以为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儒家和道家都重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儒家更要求人应当立德、立功、立言,认为这是人生的崇高使命和真正意义之所在。我们也应当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来为人生的道路和意义进行定位。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日新月异,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危机,如粮食、资源、能源、人口等,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国际社会也是矛盾重重,不时爆发战争。一些国家政治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极不稳定。人类在前进,人类也面临危机。这种情势都更加重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都应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为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他人的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生死观。人生是一种苦乐场。人生总是有乐也有苦,时苦时乐的。儒佛两家对人的一乐一苦的相反判断,各有其合理的内容,但又都陷入了绝对、片面。我们可以去其片面性,取其合理的内容,明确认识人生是个苦与乐的矛盾统一的过程,进而树立正确的苦乐价值观念,确定对待苦与乐的科学态度。人有生也必有死,人人都不免一死,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得了的自然归宿。

再次,追求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儒佛道三家都重视人生最高理想境界的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有道德的、事业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不同类型和内涵,儒佛道三家所提倡的人生理想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它们强调追求人生最高理想境界,尤其是精神境界,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这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我想,在当前环境中,如何确立主体的人格理想,对于个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十分重要的。主体的人格理想,要求人格尊严、意志坚强和道德高尚等。如果人类在确立人格理想方面求得共识,并付诸实践,那必将极大地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最后,努力提高道德情操。儒家、佛教和道教都强调道德修养是培养、确立主体人格理想的方法和条件,并以此协调人际关系。的确,一个人要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一个社会要正常存在和发展,离开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难以想象的。当今社会,科技、法制、民主等,在发展经济、推进政治、稳定社会方面,分别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和作用,而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道德建设,并不是普遍地令人满意的。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加强道德修养和建设,实是一重大的课题。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薪火相传不断,儒道佛是共撑民族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都是为了要追求一种理想的高尚的社会,塑造人们理想的高尚的内心世界。其人生论对民族精神生成、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值得深入研究,认真总结,以推动当代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创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