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武汉国际交流区建设,推动武湖城市副中心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国际交流区的设立,是一个城市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性。“每天都不一样的武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武汉国际交流区的建设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武汉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区的建设,按照打造“中国中部国际交往门户”战略格局的要求,武汉国际交流区项目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突破。武汉国际交流区的选址在武汉市长江新城武湖核心区。
围绕武汉国际交流的建设,市政府和长江新城两级政府,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并加快了武汉国际交流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武湖水质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全面实现市政污水排口的截污,沿线景观绿化带和公园已经全面开工。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城市精神之魂。昨天,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加快外国国际交流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外国驻汉国际交流和办事机构突破20家。据初步了解,东部城市上海有外国国际交流50多家,南方城市广州有40多家,西部城市重庆和成都各有10家左右,而作为中国中部中心城市、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武汉只有4-5家,并且东一个、西一个。特别是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召开,武汉市委市政府应该在2019年前建成外国国际交流区,实现国际交流入驻聚集效应和武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但遗憾的是武汉国际交流区项目至今没能取得实质性推动,为什么报告写了这么多年,批复也批复了这么多年,土地征了这么多年,老百姓也盼了这么多年,但到目前看不到启动建设的迹象,导致目前外国国际交流呈现碎片化分布的现状,这样既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发挥国际交流在武汉这个中部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带动作用、更不能树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从2012年开始,连续5年将建设武汉国际交流区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市政府再次将建设武汉国际交流写进市政府年度报告中。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大都市,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十三五”期间武汉国际交流区项目建设已是刻不容缓。鉴于以上存在的原因和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将武汉国际交流区建设纳入武汉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施工图,确定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从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把项目从报告里走向设计图、走进建设地,让项目实质性推动。
二是按照“工匠精神”做好国际交流区精准精细规划。及时明确实施主体,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由省市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专班,集合政府办、外事办、规划局、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商务局等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使国际交流区建设整体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真正实现制度化。
三是尽快统一省、市关于建设武汉国际交流区的意见,尽早制定加快武汉国际交流区建设相关配套政策和配套措施。建设武汉国际交流区既要在市里意见一致、步调一致,也要取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同,尽早疏通国际交流区项目建设的梗阻,加速迈向“国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