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解放初土地改革时,我们家10口人,12亩地。除去宅基可耕地也就10亩左右。按当时政策本该定为贫农或下中农。但是,因为还租种了地主家10亩分收地(即按当年实际收成各得一半),加之我家土地经营得法,生活水平在当时算得上小康吧,所以被定为中农成份。实际上应该是佃中农吧。

下面我想回忆一下我们家当年生产和生活情况。

租种地主家的10亩分收地基本上是麦豆一年两熟,一半收成送给地主家,另一半自留,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实际收获有限。

自家10亩可耕地一半种粮食,一半种蔬菜。

种粮食的一块地大概5亩多一点,距家半里多路,略呈梯形,中间东西向还有一条小路隔开,形成两块,记忆中大小相差无几。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里,这5亩多地种植的品种还是很多样的,基本上是围绕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安排。有小麦,玉米等主食作物;还有黄豆,花生等油料作物。另外,在边边角角,家前屋后还会种一些小品种杂粮,如缸豆,蚕豆,绿豆,芝麻等等。

自家宅基所在的一块地,有7亩左右。房基,猪圈,场头,灰粪塘等佔用之外,可耕种的也只有不足5亩地。基本都用来种蔬菜。蔬菜品种很多,春白菜,又叫汤菜是春天最早的一季,农历三、四、五月份即陸续上市。芹菜,又叫药芹,是春秋季都可以种植的蔬菜。芹菜按种植方法不同,分栽芹和懒芹两种。栽芹,是芹菜秧苗剪去长须后移栽到另一块地里,长成后叶嫩梗长,吃起来鲜嫩可口,卖价也高一些。懒芹,则是苖地里拔剩下的小秧经追肥长起来的,叶老梗短,吃起来囗感也差点,售价略低。辣椒,茄子,西红柿也是春夏季的重要蔬菜品种。三伏天的小白菜,又称火汤菜,毒辣辣的阳光下,是最不容易长好的,但我的父亲总有办法把它侍弄得油光水亮的,卖出好价钱。

初秋,开始种萝卜,冬白菜育秧。红萝卜播种后,历经间苗,两次追肥,至冬至前后即可拣大的间拔开始上市出售了,至大寒收完,放入地窖,冬季春节前后再卖。白莱秧苗在秋分前后开始移栽,成活后也是两次追肥,长成后一般要在下霜前卖完,因为白菜经不住霜冻。这时候也正是城里人家家腌咸菜的时候,因为量大,往往很多城里人自已到郊区农民家地里剷菜,称重,付款,他们自己就把菜运回去了,他们图的就是菜好,且比较便宜。黄芽菜也是秋冬季的主要蔬菜品种,一般白露左右播种,秋分前后移栽。过了霜降,即需一棵棵地扎头,既是防寒的需要,又可使其充分长芯,直到大雪、冬至,始上市售卖,还窖藏一部分,以备春节期间市场所需。冬季很受欢迎的是芭菜,又称黑菜。一般秋分前播种,寒露才开始移栽。栽芭菜与栽其他蔬菜不同,需将菜秧深埋入土1.5——2寸左右,既可增强芭菜的耐寒抗冻能力,长成后刨起来梗长而白,开锅即烂,卖相好。

我们家生产的蔬菜基本上都是批发出售,方式是整畦包出。我家住的地方旧时又叫下场,有很多人靠贩卖蔬菜为生。他们有个外号叫“挑八根系的”(因为他们都是挑两只扁筐,每只筐用四根绳系着)。当我们家种的蔬菜到可以卖的时候,他们会主动上门,和我父亲整畦的议价。因为都是老主顾,我们家不会漫天要价,客户也不会就地砍价,三言两语即可成交。谈妥后由他们自己每天收获后去市场零售,我们家就不管了。

作为亦粮亦蔬的农民,其辛劳是无法形容的,可以说天天是黎明即起,伴着星星收工,全年没有农闲时!说说种蔬菜最辛苦的一件事吧:给蔬菜浇水。特别是夏秋季,三日无雨必浇水!那时哪有什么自流灌溉?更不知道水泵为何物。浇水全凭肩挑!因为菜地比较多,每晚浇水总在五、六十担以上。水源就是我家一个不算太大的水塘,记忆中,父亲,大哥,大嫂,母亲齐上阵,每人每晚十五、二十担水是少不了的!

一份辛劳一份收获。通过全家人辛勤的劳作,換来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康生活。粮食自给有余,卖掉一部分后还买回很多梗米、秈米。油是自家大豆、花生榨的,蔬菜是自家长的。自家养的猪,春节前杀一头,除少量送親友外,其余腌制起来,夠吃半年多。全家人的穿衣零用,灯油伙耗,人情来往,卖菜的钱哪是绰绰有余。一九五O年的大饥荒,一九五九——一九六二年三年自然灾害,对我家生活也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那个年代,我家可以说是一户比较典型的郊区亦粮亦蔬,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小康之家的缩影吧。

作者简介

章永海,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淮安清江浦区人。1962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40年(期间曾任教初高中语文数学5年)。1978年起任淮安市永宁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直至2001年退休。退休后被聘任清河法院行风监督员,永宁小学、清河实验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15年因身体原因(耳聋)请辞。

往期荐读

▼▼▼

儿时琐忆(2)农家肥

儿时琐忆(1)粪窝子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

  • “地主”妄想曲

    前同事聊天,打听2019年取暖费的发放的事儿,打开短信核对一遍,确实发啦.至于同行没发的,估计应该在路上,时间早晚而已. 一同事说,最先发小学的,昨天发初中,高中的应该马上就到. 是不是还没有借到钱? ...

  • 可以盆栽的5种有机快菜,可以持续采收,其中3种富含花青素

    有些人喜欢种花,有的人喜欢种菜,但是自己的阳台有限,既种花又种菜是不可能的,如果您喜欢种菜的话,小齐告诉您,有五种菜是比较适合在阳台上栽种的,他们是属于有机的快菜,从播种到采收时间会非常的短,而且可以 ...

  • 【张兰随笔】母亲的干菜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母亲的干菜 原创/张兰 一向喜欢生啃大萝卜的我,年前年后竟然没能买到合乎我口味的萝卜,再看家中厨房角落里,红色的塑料袋,蓝色的朔料袋,还有黄色.白色的塑料 ...

  • 这道菜要多吃,因为它本身就是排毒减肥的好食物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蓝色字体"大叔美食百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一年四季,我 ...

  • 母亲送菜

    余平 母亲住在城郊,有一亩三分地,从我记事起,母亲好像就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她把大部分的精力和热情都用在了种菜上.母亲侍弄菜,就像照顾孩子般细心.我们都爱吃母亲种的菜,那些菜醇厚清甘的滋味,是超市里卖的 ...

  • 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章永海

    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十,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也是初夏后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小满,我都会不由回忆起童年时代奶奶总会重复唠叨的两句农谚. 一是"小满三天遍地黄",说的是小满后 ...

  • 儿时琐忆(1)粪窝子||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粪窝 ...

  • 【往事】儿时琐忆(11)时代淘汰了它们 ||章永海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地发展进步之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而当更先进的亊物出现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陈旧落后的事物被取代,被淘汰.人类就是在推陈出新中不断地发展进步.我在本文中忆及的三类物件就 ...

  •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章永海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一个勤劳善良而封建保守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全家经济生活的收支,皆依赖于父亲的运筹,他的思想直接主导着家庭的思想意识形态(这一点不一定是他意 ...

  •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章永海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跟着父母学干农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特别是与牛为伴的农活儿,都能提起我的兴趣.        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一般有十亩以上土 ...

  •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章永海

           广惠寺座落在老石桥街东首约300--400米处,北邻里运河,南傍一条宽不足40米的小河(可能叫文渠河).寺庙呈一方形独院,院门朝东,院中有一硕大的香炉.记忆中广惠寺规模不大,畧呈长方形, ...

  • 儿时琐忆(2)农家肥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庄稼 ...

  • 亚凌随笔:儿时琐忆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 ...

  • 儿时琐忆(8)少小未识运河美 ||章永海

         从呱呱坠地到年逾八旬进入耄耋之年,八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昔,从弹小球,滚铁环,到读书求学入职工作,再到退休赋闲,仿佛一场人生长梦.        梦开始的地方,就在古运河边.我这个喝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