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漳河,流淌荆楚文明

图为:荒野沮河

图为:漳河在新两河口汇入沮河,形成沮漳河。

图为:远安沮河边的历史古迹。

图为:远安建设东干渠,引沮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并灌溉农田。

图为:沮漳河水清澈见底。

图为:沮漳河示意图 制图:万璇

文/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温宜飞 王涛 肖晓波

图/ 记者 杨平 张鸿

湖北日报讯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沮漳河,楚人的母亲河,楚文化的摇篮。驰骋于江汉沮漳之上,楚地先人创造了璀璨瑰丽的文明。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的楚人精神,宛如这狂放不羁的沮漳河水,义无反顾,滚滚向前,激励着后人追逐梦想。

凭吊楚国城址

沮水流过南漳峡口,进入远安境内,河边便是洋坪镇南襄城村。1976年,考古人员在该村发现了这个荆山脚下的楚国城址。

我们站在残破城垣上,村支部书记曾令明指着一个个探洞说,最近洛阳一家地探公司来勘探,发现城墙由夯土筑成,外面加砌砖块,高2米左右,为战国至汉代遗存,面积2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窄。过去农田里就散落着瓦块、陶片,上世纪90年代这里曾发掘出大量灰陶器、青铜剑、铜箭等。他说小时候残存城垣比现在高,小孩能在上面玩耍,文化大革命时遭到毁坏。

他又带我们来到农田里一个古陶井前。它四周建起了水泥围栏,地面铺上了水泥砖块,还立起了简要说明的碑牌,保护周到。古陶井约10米深,用烧制的灰色绳纹陶圈垛砌而成,离地面近的陶圈遭毁坏。他说这种陶圈和建井方法与荆州楚国都城纪南城陶井一模一样,属于同一种文化。

村东南1.3公里处还发现了战国陵墓群,出土有铜剑、青铜镜、陶花缸等文物80余件。

2013年,这里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着眼前的遗迹,记者浮想联翩。楚国先君熊绎坐着柴车,穿着粗布衣服,在荆山跋涉,开启山林,建立王国。后来楚人走出高山,顺流而下,来到沮水边建立城池。

从这里到季家湖、麦城、糜城、赵湖、昭丘,再到纪南城,楚国势力一步步扩展到沮漳平原、江汉平原。一条沮漳河流经路线图就是一部楚先民拓展史、楚文明发展史。

沮漳河流域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等稀世珍宝,印证了那个时代楚国的鼎盛辉煌。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漳澨(今当阳淯溪一带)平定若敖氏贵族子越叛乱;北上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问鼎中原”,“逐鹿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灭陈置县后听从谏议“乃复封陈”,孔子感叹说:“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韩非子给他极高评价。

我们最钦佩的还是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其父蒍贾率家人逃亡河南固始期间,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之雩之野”,建成的“期思陂”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个水利灌溉工程。当上楚国令尹后,他又“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截汝坟之水,作塘以灌田”,“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野,堤防湖浦,以为池沼”,变水患为水利,将沮漳河等治理得服服帖帖。

品尝鹿苑黄茶

“清溪寺的水,鹿苑寺的茶,宝华寺的香炉,玉泉寺的铁塔”,这首称颂沮漳河流域风物的民谣广为流传,其中“鹿苑寺的茶”指的就是远安黄茶。

走遍了荆楚山山水水,我对茶叶略知一二,但黄茶还是首次听到。

车到旧县镇,溯支流鹿苑河而上,跨过新整修的袈裟坝,但见溪水清澈,水草丰茂。两边高耸的悬崖上凿出大大小小的方洞,这些“丹霞洞窟”据说是古代道士们的修炼道场,让人感到神秘。那岩石缝里,平畴田地,涧边山脚都长满了茶树,处于花期的茶地里都插上了粘虫胶板。“和美宜旅地,生态新茶乡”,鹿苑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女干部傅炜炜告诉记者,这便是该村发展起来的生态茶园。这些茶树适应丹霞地貌,与武夷山大红袍茶树相似,在岩石间汲取阳光雨露和土壤养分,茶叶品质与一般茶树有别,是加工黄茶的唯一原料。“采茶在清明节前后15天,一芽或一叶、二叶,要求新鲜、纯净、均匀。上午采,下午晾,晚上炒制,即掸茶。制茶有杀青、二青、闷堆等程序,最重要的是闷堆,即将制作好的茶叶堆成堆,用布盖好,闷上5到6个小时,进行浅度发酵。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金黄,白毫显露,呈环状,俗称环子脚,泡成茶水则味道清香持久,黄叶黄汤,所以叫黄茶。”

坐在古色古香的会客室内,傅炜炜一边解说,我们一边品尝,果然味道甘甜,与新鲜绿茶及其他发酵茶都不同,别具风格。这种黄茶制作方法始于780年前的鹿苑寺高僧,因此又叫鹿苑黄茶,是全国四大黄茶之一、我省唯一产地。“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当地清代高僧金田写诗赞为绝品。鹿苑黄茶是贡品,清朝乾隆皇帝饮用后,龙颜大悦,挥笔题为“好淫茶”。该茶1982年、1986年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名茶,2013年被我省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杨先政等4人被确定为代表传承人。“这里山以鹿名,寺以山名,茶以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傅炜炜总结道。

2016年11月,远安县城投公司以近400万元价格整体兼并该产业。项目负责人刘志翔说,收购包括茶场基地、生产工艺、合作社28亩茶园,还有品牌、营销等无形资产。作为“书记工程”,他们将经营好这唯一的核心生产基地,做优黄茶。

鹿苑黄茶年产不到2000吨,“养在深闺人未识”,但愿城投公司接手后能大展宏图,将此打造成精品名牌。

人工引漳入沮

沮河、漳河在当阳市河溶镇的两河口自然汇合,形成沮漳河,再行88公里流入长江。过去这里码头林立,商埠繁荣,糜城、麦城先后在此建立,积淀了厚重的历史。

沧海桑田,沮漳河水利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发生了:在两河口上游10公里处,当阳上段防洪治理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新修建的两河口让沮漳两河提前合流。

2016年12月15日,当阳市水利局总工程师佟良松、河道堤防管理局副局长徐延春介绍,沮漳河历来水患严重,解放前52年间有33年溃口;新中国建立后发生9次大洪水,两河口分洪、溃口达10次,造成巨大损失,防洪综合治理工程2002年就启动了。

近两年来,国家投资7.5亿元,在新两河口处建设张家大堤424米,封堵漳河,另开挖466米出水口,让漳河水改道流进沮河;沮河河道扩宽,河堤加培,扩挖主槽,治理险段,同时建闸门、泵站,将防洪标准由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而原两河口漳河汇合处彭家湾则建906米封堵堤防和大型泵站、水闸。记者来到彭家湾工地,见到拥有5台大型水泵的泵站和水闸业已建成,只有一台挖土机在平整地面。徐延春说,张家大堤到此10多公里成为漳河故道,发生洪水内涝时泵站就将渍水抽出。目前故道还有2个滩地、湾道130多户近600人需要迁出,以防洪涝受淹。

去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时,沮漳河水位达到49.15米,超出警戒水位65公分。按往年情况,10年9灾的河溶镇早已进水被淹,2万多人必须立即转移。但漳河水在新两河口引入沮河后平稳下泄,河溶镇安然无恙。不仅如此,彭家湾泵站发挥效益,排涝使得故道附近5万多亩良田、河滩地旱涝保收。

裁弯取直入江

“你看,这边是近20公里长的沮漳河故道,封堵后变成了内湖,沮漳河水则改从鸭子口流入长江了。”

2016年11月16日,荆州区水利局总工程师闵志红介绍沮漳河道1992年裁弯取直,重新直入长江的情况。

历史上沮漳河水进入泛滥区后入江地点经常变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万城溃口后,修百里洲堵截鸭子口,沮漳河水改道学堂洲入长江。

这种河道弊病丛生:河水与荆江大堤共堤,直接威胁堤防;河口常年淤塞,排水不畅;谢古垸堤经常溃口,或是扒口行洪,损失惨重;学堂洲芦苇丛生、钉螺密布,成为血吸虫病疫区。上世纪60年代以来,当地一直强烈呼吁改道。

省委、省政府先后4次提出方案之后,1992年7月,长江委、国家计委终于批复同意分三期实施河道整治。

自1992年实施第一期工程以来,到1997年三期工程基本实施完毕,先后进行了学堂洲老河吹填、西堤加固、长江护岸及灭螺、崩岸整治、围堤整除加固、谢古垸退垸、万城沮漳河大桥扩宽改造、加固沮漳河两岸堤防、鸭子口上游河段堤身加高等工程,搬迁农户527户,挖压农田5200亩,迁建5座泵站。河道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并可通过20年一遇的洪水。谢古垸堤在遭遇1998年、1999年“姐妹型”大洪水时,没有发生险情,经受了考验。

自此,李埠至沙市的荆江大堤与沮漳河共堤的问题彻底消除,综合效益显著:保护耕地面积43万亩,减灾受益面积19.26万亩。消灭沮漳河外滩钉螺面积8317亩,减少感染人口2700人,灭螺治病年均减少直接开支133.6万元,年均灭螺效益181.7万元。学堂洲新增开发建设用地6平方公里,兴建港口泊位30个,年货物吞吐量620万吨,产值20亿元;先后有170多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达64亿元。

河流档案

沮漳河由西部支流沮河和东部支流漳河在当阳市境内两河口汇合而成。沮河,古名睢水,为干流,发源于保康县歇马镇响铃沟油山村马坡的高山泉眼,始称歇马河,至马良镇以下称沮河,与漳河汇合后称沮漳河,先后流经保康、南漳、远安、当阳,再往下成为枝江市、荆州区的界河,至荆州区鸭子口汇入长江,全长约330公里,是江汉平原上仅次于汉水的长江第二大支流。

文人墨迹

登楼赋

(节选)

王粲(三国)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

西接昭丘。

华实蔽野,

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