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向肿瘤生长的“土壤”开炮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颗种子能否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既取决于种子的好坏,也取决于土壤的肥沃与否。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也是如此。
肿瘤的发生不仅涉及肿瘤细胞,还涉及肿瘤微环境,即肿瘤细胞产生和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肿瘤血管系统和免疫细胞的演变,来共同发挥作用。
肿瘤的成功生长和最终转移,不仅仅取决于肿瘤细胞基因的改变,也取决于在给定的环境中,这种突变带来的适应性优势如何。因为适应性强弱取决于环境,因此应将肿瘤作为完整的器官进行评估,而不仅仅是转化的上皮细胞形成肿块,这至关重要。即使在同一病变部位,肿瘤的形态变化也有很大差异。肿瘤细胞类型的异质性可很大程度的影响治疗应答及耐药性。
在健康组织中,间质细胞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屏障,但是,转化肿瘤细胞的出现可引发关键性的改变,将其转化为可支持癌症进展的环境。这些变化涉及到一些细胞的协同作用,如成纤维细胞的聚集、免疫细胞的迁移、间质重构以及血管网络的最终形成。
肿瘤的内在遗传和表型变异,或肿瘤自身的异质性,如何影响肿瘤生长呢?通过对同一肿瘤内的遗传变异的识别,提示存在分支演变这一复杂事件。肿瘤内不同区域存的选择压力(如缺氧、酸度和生长因子的存在)存在差异,并可很大程度的影响肿瘤的发生。可以想象,给定的不同特征的肿瘤内环境,选择了可影响生存和扩张的突变,从而产生了肿瘤细胞异质性。
肿瘤间质在癌变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综述。2013年9月,发表在《Nature》的该篇综述,作者简单地定义了肿瘤细胞的外部基质,讨论了它们是如何导致肿瘤的异质性。然后,作者回顾了与肿瘤内间质细胞类型相关的耐药机制。最后,作者讨论了针对肿瘤微环境所做的临床尝试,以及治疗肿瘤患者时,为了实现持久应答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是肿瘤细胞的扩增产生了最初的损伤,即促使了肿瘤生态位的形成,但此环境下,是非转化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同进化,从而使两者不断参与到肿瘤发生的过程中。
1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正常成纤维细胞阻碍肿瘤的生长,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则能促进肿瘤生长。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相比,CAFs具有过度增殖、细胞外团块增生和独特的细胞因子分泌的特点(例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血管生长因子VEGF、PDGF、HGF)。
2血管:肿瘤血管网络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可以限制肿瘤的生长。血管生成的不均衡,不同成熟度的血管(外膜细胞的覆盖率),与恶化的淋巴管覆盖导致的灌流障碍,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共同导致了肿瘤表型的复杂性和间质压力的变异性。肿瘤血管分布杂乱无章,丧失了正常的功能,导致了局部缺氧和营养供给受损。
与血管床距离的不同所造成了的一定梯度,其对药物在肿瘤中的分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血管网络的这种变化在肿瘤内产生了不同的微环境,导致肿瘤间和肿瘤内的异质性,最终影响临床结局。
3免疫细胞:T细胞活化涉及检查点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抑制,以及微调反应,防止过度损伤和自身免疫。在肿瘤中,一种直接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激活方的法是持续抢夺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如上调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1(PD1)的配体。
一种间接抑制抗肿瘤T细胞应答的方法,则是生成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一旦肿瘤植入,肿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群(MDSC)的扩大——中性粒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和早期骨髓祖细胞的统称——意味着早期通过肿瘤和细胞趋化因子CAF分泌(例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肿瘤细胞启动了与免疫系统的内分泌通讯。
肿瘤招募免疫抑制细胞,不仅仅抑制了免疫反应,而且通过释放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bFGF等),来诱导血管生成。MDSC能够直接抑制NK细胞的功能,并增加免疫抑制T细胞的数量。
尽管已经有针对非肿瘤细胞的治疗(如贝伐珠单抗抗血管治疗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疗效很好,但是了解肿瘤微环境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分析肿瘤基质中的细胞成分,依据观察到的肿瘤的异质性来建立临床前模型,并阐明这种异质性与疗效、药物反应和耐药的关系。
除了上述的复杂性外,在肿瘤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在药物治疗之后,肿瘤基质发生的动态变化,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这又是另一个未被征服的领域。对这些非肿瘤细胞建模,并进一步研究,异常艰难。展望未来,我们唯一能够知道的是,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的成分,需要整合多种临床前研究方法,甚至建立一种复合基因工程模型。
针对肿瘤微环境研发治疗策略,面临的另外一个重大的挑战是,基于目前我们对肿瘤应答反应的了解,未能发现一种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比如,尽管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已经显示可以延长多种实体瘤患者的生存,改善疗效,但尚未找到可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瘤内和瘤间的巨大异质性,就解释了为什么针对肿瘤基质的治疗,寻找相关生物标志物举步维艰。异质性的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不同,也同样让寻找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变得复杂和艰难。
在以上这些挑战的基础上,另外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是,巨大的肿瘤异质性,导致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对病人进行异质性评估。因为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对话,在持续发生且在不断变化。考虑到病人接受多线治疗,有必要多次活检来评估和了解疗效,虽然这样的工作已经在开展,但对病人而言显然是增加了负担。
另外,用于评估实体瘤疗效的RESIST标准,是否适用于评估肿瘤微环境治疗后的应答情况?免疫治疗的出现更是对这一标准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因为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可能存在肿瘤缩小延迟和假性进展。
对肿瘤微环境异质性的深入了解,将有可能帮助肿瘤学家发现新的治疗策略,以获得更好和更持久的病情缓解。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选题审校:门鹏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Nature. 2013 Sep 19;501(7467):346-5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048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