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到王小波:美不美,谁说了算?

文/南鸢

什么是美?

蓝白相映的天空是美的,婀娜艳丽的花朵也是美的,明眸皓齿的美人更是美的。

所以,美是什么?

它是一种外界事物给你的内心感受,是一种通过审美的眼睛和心境拥有的心理体验。

美不在外物,而在你自己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人们所熟悉,那么,何为良知?

《传习录》里有载: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对美的事物之好是良知之自然呈现,良知是本体,致良知则是认识人之本体,即认识吾心之灵明。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吾心之灵明用在美上,即从人的角度欣赏事物与己身的关联。

如经典的“岩中花树”事例:

有人问,深山中的花树究竟与我何关?

王阳明认为:“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在没被你看到的时候,它是寂静的,它的美对你而言更是不存在的。

只有见到它,然后才有发现它美的可能性,此时,花在心中才算是真正地得以绽放(明白起来)。

简言之,花只有被人欣赏,才成其为花,才能成其美。

个人对事物美与不美的认识,直接决定了人对事物的好恶,我们会想尽办法获得自己所好,而去除所恶。

如薛侃在去除花间草时,即认为该去草留花,此时草便成其不美而为恶。

所谓艺术是主观的,个体认为的美也是主观的。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是一种移情,王阳明所说的灵明作天地万物的主宰,也是将万物人情化,只有人情化,这一切才与人有关。

那么,美还有没有普遍性,或者说自有其客观性呢?

启迪多元思维

佛家有偈语言:千江有水千江月。

理学家认为:月印万川,洒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王阳明认为要回归到事物之本体,即无善无恶之理,然后通过知善知恶的是非之心加以辨别,才能做到去为去恶的格物。

这是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修养工夫过程。

同理,对于美与不美,好与恶的甄别与修为,其实也是一个认识美的本体、如何认识到美的事物,以及选择美与摈弃不美的过程。

每个人眼中的“美”不是他自身生成的,即使是一见倾心的直接感受也必有来源。

首先他心中会有一个对美的概念,然后才能作用于事物,才能呈现事物在他心中的美的具体感受。

美学中的审美对象指的是世间万物,包括人。而审美对象,即美的人和物都只是分有了“美”的本体。

美是有其普遍性的。

正心正举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里讨论了美,认为美是让我们感到美好的事物,无论外表如何都不影响事物成其美。

美是经验所得,是一种大众经验的传递,它通过知识、言传等等,我们对于美的信息都是不自觉地受它们影响。

而有些美感很强的人则能嗅到一种风气的转变,抓住人们对于美的观念上的改变,而能很好地利用“美”。比如那些引领时尚的艺术家、设计师都拥有敏锐的对美的感知和触感。

美学之所以是哲学的分支,就在于美作为概念而言是抽象的。我们必须透过美的东西,才能落脚于美的本身,即对“美”的定义和对“美”的价值评估上。

但艺术上的美则必须将这些抽象概念的美具象化。若非如此,我们就看不到精彩的舞台剧,看不到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也听不到优美又不失精准的交响曲。

对于抽象的美的本质的深切认识,有助于我们生活中对美的体验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时尚也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属于自己的时尚。这其中就需要个人拥有自己的美的眼光。

拨迷见智

王小波在《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中写道:“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脚本。”

时刻跟随时尚就是按脚本演戏,而每个人关注主观的美的体验则是给自己写脚本。

米兰·昆德拉在《巴黎评论》中说道:“媚俗,而非娱乐,是真正美学的灾难!伟大的欧洲小说从娱乐起家,每一个真正的小说家都怀念它。事实上,那些了不起的娱乐的主题,都非常严肃——想想塞万提斯!”

昆德拉的呼吁在于警醒我们,了解美的本质才能不让自己落入低俗、无趣的娱乐盲流之中,提高审美的修养才能使自己认识真正美好的事物。

开启自在之门

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

——冯友兰

人们对于美的享受终究是为了自得,无论是大众所认为的美,还是自己的一见倾心。

无论是被精心雕琢过的,还是原本就浑然天成的,美之为美或许是在于我们在欣赏它时得到的一种心领神会,在那一刻得到的放松与愉悦之情,这就是美之于个体的最大意义了。

·end·

(0)

相关推荐

  • |事上练:在名利面前,你能做到无动于衷吗?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问王阳明:"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 王阳明回答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去努力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 ...

  • 王阳明心学全书(二)

    21.突破畏难情绪的诀窍 在庐陵任上,王阳明易讼风,使城中辟火巷,定水次兑运,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解决了地方上的许多问题,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可谓"多行 ...

  • 王阳明:心灵之所以无法提升,关键在于良知被现实假象所遮蔽

    心即理.海纳百川,万物一体,皆从心而得. --王阳明 阳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成为圣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实际上,王阳明的一生就是竭尽所能追求成圣的一生. 王阳明一生都在追求圣人的理想人格,在其十二 ...

  • 王小波:男人眼中的女性美,符合两点就可以了,很简单的

    图/源自网络 王小波的文字正如他的人一般特立独行,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见地,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黄金时代>一度被拍为影视剧,且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经典,很难被超越. 除了小说之外,我更喜欢读他写的 ...

  • 王小波: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大贤罗素曾说:人人理应生来平等.但很可惜,事实不是这样.有人生来漂亮,有人生来就不漂亮.与男人相比,女人更觉得自己是这种不平等的牺牲品.至于如何来消除这种不平等,就有各种解决的办法. 王小波:男人眼中 ...

  • 王小波撞墙身亡,葬礼无同行肯送

    小编衣食,诸君海涵,下方广告 这样吃这5种黑色食物,赶走白发.告别失眠! 一招拯救便秘,肠子润到会打滑,宿便毒素全排出! 耳后有个"安眠穴",睡前按一按,一觉睡到天亮,打雷都吵不醒 ...

  • 王小波曾经评价过张爱玲:“张爱玲的小说有...

    王小波曾经评价过张爱玲:"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 余秋雨也曾说:"是她(张爱玲)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 ...

  • 王小波说,王道乾译《情人》,用了最好的译笔

    张佳玮 1小时前 王小波在<我的师承>里,夸了两位诗人译者. 一是查良铮先生,一是王道乾先生.他认为小说可以有诗歌般的韵律. 对查良铮先生,他赞美的例子是: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 ...

  • “教父”王小波死前煎熬又痛苦?他的弟弟更惨,43岁被黑人割颈

    1997年4月11日,年仅44岁的王小波因心脏病而猝死于家中.彻底结束之前,他曾遭受没日没夜的痛苦,尽管是最喜爱的写作也无法消除身体之痛. 当时,他还只是文坛中的边缘人物,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作品,甚至去 ...

  • 王小波:驴与西方智慧

    驴与西方智慧 文:王小波  编:木叶 我有一位朋友在内蒙古插过队,他告诉我说,草原上绝不能有驴.假如有了的话,所有的马群都要"炸"掉. 原因是这样的:那个来自内地的.长耳朵的善良动 ...

  • “天才作家”王小波居然是撞墙而亡?葬礼上竟无同行肯送!

    直到离世的那时刻,他前后花费二十年心血的发行6000册(黄金时代)还没有卖完,这也成了他的遗憾.因为那段时间(黄金时代)讲述了性的文化超前突出,被各大出版社禁止,书中描绘了,粗鲁,低俗,荒唐有趣,被大 ...

  • 王小波:活下去的诀窍,就是保持愚蠢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