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赵之谦 许氏说文叙册》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 ),汉族,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赵之谦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精书画、篆刻。赵之谦善于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家学习,同时又不囿前人,勇于创新。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此帖为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册》,纸本,纵32.4cm,横57.5cm。每页10行,行4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册篆书节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一段,末开识云:“方壶属书此册,故露笔痕以见起讫转折之用。”署款:“之谦”,款上押“赵氏之谦”印。无鉴藏印记,未见著录。从赵之谦识语推测,此册当是为弟子习字用所书范本,上款'方壶'应为其弟子或爱其书者。此册书法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起讫之处未用藏锋,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同时,此册笔力健劲,使转自如,将北碑书法融于篆书之中,也为赵氏书法之一大特色。本册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书法风格及为弟子书写范本的情况看,当为赵氏中年以后作品,是赵之谦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之一。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
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
书契,百官以乂,万民以察,盖取
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
明化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
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
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
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孳乳
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
者,如也。以讫五帝三王之世,改
易殊体,封于秦山者七十有二
代,靡有同焉。周礼八岁(入)小学,保
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
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
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
形声。形声者,以事爲名,取辟相
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
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
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
是也。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
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
经,左邱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
厥意可得而说。许氏说文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