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366章)

话说严庄在洛阳投降大唐后,就跟随唐军来到长安,拜见李亨。李亨考虑到严庄主动投降大唐的诚意和他掌握了安禄山父子的大量信息,决定笼络住他,任命他为司农卿,官居从三品。
严庄名义上是司农卿,其实最主要的任务是向李亨详细描述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等人的所作所为。
严庄是个聪明人,善于察言观色,专挑李亨爱听的话说,什么安禄山忘恩负义、残忍暴戾,史思明一介武夫、头脑简单,安庆绪懦弱无能、一味享乐之类的……总之,严庄无论说什么,言下之意就是李亨英明果敢,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明君!
李亨还让严庄细数在大燕担任伪官的大唐臣子的所作所为。严庄对此更是如数家珍,满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殷勤,恨不得把当时的情景还原给李亨看似的。
当严庄说到王维时,不由想起了王维对他的种种不屑。不说王维还没投降大燕时,他去菩提寺看王维时遭遇的冷眼,便是后来王维在大燕担任给事中后,每次在朝堂遇见,王维也都是不冷不淡地点头而已,从没给过他好脸色。要知道,他严庄可是安禄山跟前的红人,不用说王维这个小小的给事中,就是达奚珣、陈希烈等在大燕担任高官的大唐旧臣,也要对他礼让三分、恭谨有加才好。
这样想着想着,严庄心里腾的蹿起了一股对王维不满的火苗,不由添油加醋地说了下去:“启禀皇上,王维在大燕虽说只是给事中,却是安禄山跟前的大红人。别看安禄山大腹便便,却独爱跳胡旋舞。每次跳胡旋舞,必定要让王维用琵琶伴奏。而且,王维弹的并非平常的琵琶,而是安禄山亲自赠送给他的镶玉螺钿紫檀琵琶。哎呦喂,微臣自以为天下宝贝也看得多了,却独独没有见过那样精美的琵琶!听说还是安禄山早年在互市当牙郎时不知从哪里搞来的西域琵琶,当真是这世上绝无仅有、难得一见的稀罕物!王维只要弹起那把琵琶,安禄山就乐得什么似的,美人也不抱了,美酒也不喝了,只知道跟着王维的曲子一味傻跳。微臣斗胆,不怕污了皇上的耳朵,如果王维年轻二十岁,说不定就被安禄山收到帐下了……”
见严庄越说越起劲,李亨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挥手打断了他:“哦?如此说来,王维很受安禄山器重了?”
“那是当然。皇上自然也知道,安禄山是个粗人,占领洛阳和长安后,只知道烧杀抢掠和及时行乐。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如何治理天下、如何造福百姓。对他来说,处理国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陪他吃喝玩乐。王维这种擅长弹琴作曲之人,正好入了他的眼,称了他的心……”
相比听这些降臣在大燕的表现,李亨更关心的是如何剿灭安庆绪的残余势力,因此,他不耐烦地打断了严庄,淡淡地说了一句:“朕知道了。除了达奚珣、陈希烈等已被定罪之人,剩下的人如何定罪,你和李相、吕相仔细议议,拟个奏折上来。至于安庆绪在相州负隅顽抗之事,你怎么看?”
严庄一看李亨转了话题,忙附和道:“皇上放心,微臣定将自己知晓的情况事无巨细通通禀告李相和吕相。至于安庆绪么,无非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不足为惧……”
说到安庆绪,严庄又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直到李亨有些乏了,才知趣地退了下去。
其实,当严庄说到王维是安禄山跟前的红人时,李亨是心中存疑的。不说李亨知道王维在大唐任职时那种和任何人都保持一定距离的疏远气质,单说王维被关押在洛阳菩提寺时写的那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他就觉得王维不会是那样的人……
说到李亨听说王维的这句诗,倒要归功于王维的弟弟——王缙。
安史之乱爆发前,王缙在朝中担任兵部员外郎。叛乱爆发后,王缙受命离开长安,出任太原府少尹,辅佐太原府尹李光弼共同防守太原这一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
756年秋天,王维在洛阳菩提寺对裴迪即兴创作了两首诗,裴迪离开菩提寺后赶紧誊抄了下来。一首是《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另一首是《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誊抄好后,裴迪第一时间寄给了远在太原的王缙。
信中,裴迪告诉王缙,这两首诗是王维在洛阳狱中所写,王维托他向王缙报个平安。见信如晤,看到了诗,便也像看到了人。
王缙看到大哥的这两首诗后,恨不得马上赶到洛阳去救大哥。但是,身为太原府少尹,他必须跟随李光弼投入艰苦卓绝的太原保卫战,根本无法脱身。
不过,他虽然不能前往洛阳救大哥,却做了一件日后在帮助大哥死里逃生时发挥重要作用的事,那就是将这首诗在朔方军中广泛流传。
越来越多的军中将士纷纷传唱“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将士们从这两句诗里提振士气、振奋人心。一路辗转,不久后,远在灵武的李亨也听说了这首诗。一句“百官何日再朝天”,短短七个字,仿佛有千钧力道般,深深击中了李亨的心。
刹那间,李亨觉得,这个写诗之人虽未和他见面,却看到了他一心渴望收复两京、平定天下的决心!写诗之人读懂了他的心事。
当李亨听说这首诗出自太原府少尹王缙的大哥、如今正身陷敌营的王维之手时,不由对王维和王缙都颇有了几分好感。
李亨原本对王维并无多少了解,但在这两首诗里,他看到了什么是“路遥知马力”,什么是“日久见人心”,什么是“患难见真情”。这样的臣子,值得倚重!
紧接着爆发的757年正月的那场大战,让李亨对王缙的好感迅速升级。
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安庆绪弑杀,史思明发兵十万进攻太原,企图在占领太原后,通过北道攻打李亨所在的灵武。因此,如果太原失守,灵武必定告急,大唐收复天下的机会也就微乎其微了!
危急关头,李光弼和王缙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用手中仅有的一万多人,硬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守住了太原城池。同时,他们还利用安庆绪弑杀安禄山的内乱机会,派敢死队出城打退叛军,取得了太原保卫战的完胜。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军第一次在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第一次遏制住了叛军势如破竹的强大攻势,为后来收复两京打下了基础,李光弼和王缙功不可没!
李亨大喜过望,擢升李光弼为司空兼兵部尚书,封爵魏国公,任命王缙为太原府少尹兼刑部侍郎,也就是刑部正四品下的副部长。王缙从此正式跨入朝廷高官的行列。
之后不久,王缙被李亨召到身边。李亨看到王缙精通文墨、谈吐不凡,愈发赏识有加,提拔他为从三品的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
虽然王缙一路平步青云,但他心里一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自收到裴迪来信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牵挂大哥,不知大哥身陷敌营,是安是危?不知大哥选择了宁死不屈?还是被迫投降?对大哥来说,无论作出哪个选择,似乎都是凶多吉少……
直到李豫收复两京,王缙跟随李亨回到长安后,才在投降大燕的伪官名单中赫然看到了王维的名字!
那一刻,王缙喜极而泣,在内心欢呼,感谢佛祖保佑,感谢老天保佑,幸好大哥还活着!从这一刻起,他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护大哥性命周全!(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大唐伶人——王维

    开元年间的崇仁坊,从来没有少过书生.白衣粗布,手执卷书.他们或许是未来大唐的一颗新星.这其中,就有王维. 大唐文坛里,他是诗佛:大唐政客中,他是伶人. 王维成名早,这是整个公认的事实.九岁时,别的小朋 ...

  • 190篇:一个杀父,一个杀子,安史之乱咋就这么乱!

    本文合计5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90篇 一个杀父,一个杀子,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26

    NO.126 父子俩很快就在处罚投敌的叛臣张均.张垍兄弟一事上产生了分歧. 叛军占据洛阳.长安两京后,不少原唐朝官员都或主动或被迫地加入了叛军,成为伪燕朝的属官,其中最有名的是前宰相陈希烈.前河南尹达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

  • 此物最相思(第348章)

    当王维在安禄山眼皮子底下度日如年时,李白和杜甫也都各自经历着战争带来的磨难. 先说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755年十一月,在长安漂泊了多年的杜甫回奉先(今陕西蒲城)看望久未谋面的妻儿.不料刚进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