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潘良桢先生临唐释怀仁集王圣教序
潘良楨先生臨
唐釋懷仁集王聖教序
------------------------------------------------------------------
請將手機横放觀看(可點擊放大)
潘良楨先生跋
潘良桢先生跋
右橅《唐釋懷仁集王聖教序》與清人何子貞題墨皇本《王聖教》【書界於《集王聖教序》之簡稱,非謂王行滿書《聖教》也】詩跋,皆昔年之舊課耳。擱置已久,而今目昏手顫,重拾能得其大意乎? 然此臨亦移花接木之雜伴兒也,所據自皆印本,《王聖教》則非墨皇本而為别本,以其即在手邊且冊小便用耳。
清朱楓《雍州金石記》記曰:“今在西安府儒學,碑首有佛像七,皆極精致,世所傳七佛頭也。宏福寺僧懷仁集王羲之書太宗《序》、高宗《記》、太宗《批答》并《心經》”云。王昶《金石萃編》載之,記曰:“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廣四尺二寸四分,三十行,字數八十三至八十六不等。行書,碑首橫列七佛,黑文,徑五寸,今在西安府學。”亦記清代之情相合。而今則早移入西安碑林矣。
關於此刻論者甚多,錢竹汀《潛研堂金石文跋尾》謂:“右《三藏聖教序并記》,宏福寺沙門懷仁集王右軍書。元奘以貞觀元年游西域,十八年始還,得經典六百五十七部,奉敕於宏福寺翻譯。元奘表求御制《經序》,凡再請,乃許焉。二十二年《序》成,命宏文館學士上官儀於明月殿對群僚讀之。元奘奉《啟》陳謝,賜敕褒《答》。已而皇太子復為撰《記》,元奘啓謝東宮,亦賜《教答》。褚王所書【當指遂良、行滿所書】,惟《序》與《記》爾,此復附以《答敕》及《教》并《心經》於後,蓋右軍真跡世不多有,而古人書愈多則愈難,此懷仁之以多自誇也。《舊唐書·元奘傳》:'顯慶元年,高宗令左仆射于志寧,侍中許敬宗,中書令來濟、李義府、杜正倫,黃門侍郎薛元超等共潤色元奘所定之經。國子博士范義頵,太子洗馬郭瑜,宏文館學士高若思等助加翻譯。’此碑列潤色諸臣名,獨無杜正倫,不知何故也。”考論甚明。而傳世墨本以目見者,無玄奘之《啟》,但錄太宗與太子之《答》,究為刻而未拓,抑原本未刻?原石尚在,當可大白。【王昶《金石萃編》謂:“元奘求《序》,表諸石刻本無傳,因自慧立撰《元奘傳》錄之。”】而錢氏最後一問,若有博雅君子,當能細考而詳揭之耶?以吾經歷見聞,是否得與榮登列名,常與人事相關也。
《聖教序記》石刻,此與禇書《雁塔》、《同州》二刻而外,載記更有禇行書與王行滿正書二種,共有五本。【王行滿顯慶二年書,刻石原在河南招提寺,後移偃師文廟,未久遭破壞,殘石存偃師商城博物館。墨本極少流傳。畢秋帆《中州金石記》稱之曰:“用筆端方綿密,綽有姿致,不在遂良之下。”】有謂此二刻儲藏家罕見著於錄,世亦無傳者,近乎湮沒矣,即此刻亦斷裂久矣。張廷濟《清儀閣題跋》卷二綜述時賢前人說,謂“懷仁集王右軍字之《聖教序》,謂斷宋紹興二年,曹秋嶽侍郎說也;謂斷在宋南渡後,王篛林吏部說也;謂斷在嘉靖乙卯,楊大瓢山人說也;謂斷在天順中,何義門太史引孫仲牆《金石志》說也。”又王昶《金石萃編》卷四十九有曰:“此碑經萬歷乙卯地震,塔頂墜壓,碑斷為二。”方若《校碑隨筆》則以為未斷者宋拓本也,然則石斷在宋元之際耶?墨皇本藏主崇恩有跋云:“《聖教序》唐搨已如星鳳,宋搨未斷本尚留世間者可以百十計,未可以數百計也。平生所見宋搨【曾有以“搨”為“拓”,此仍其舊】凡七一”云。方若謂未斷摹刻本甚多,宜審。據謂今已印出者將三十矣。
憶昔負笈復旦,恩師嚴北溟先生開講佛教哲學史,不攜片紙而淘淘不絕,惟及於玄奘取經翻譯史事,帶一布包,內即《集王聖教》之原拓剪裱本,以示於眾耳。惜當時人爭相看,未能細為檢閱,後亦未請再觀也。
此刻墨本之傳世者,方若語焉不詳,王壯弘《增補》細列甚多。其引據王虛舟題跋知有唐拓,謂:“雍正六年,裘魯青云見山東新城王氏藏唐拓硃砂本,朱色鮮潤,香氣襲人,自首迄尾,纖毫無缺。碑一冊,跋三冊,重十數斤,蓋初刻成時進御者。”若然則極其珍貴,惜其不傳,而虛舟亦聞諸人言者。寐叟太夫子跋舊拓《聖教序》,亦有記其所見唐本云:“曾見東齋張氏所藏唐拓本,鋒鎩如新,實足與神龍《蘭亭》相映證。”亦未見傳世,更何況印行耶?王壯弘氏於舊拓見識甚博,以為北宋拓以上海張家花園收得明張應召舊藏與北京沈乙庵跋本【不知印行跋文本否?】為最,而上海博物館藏周文清本,天津博物館藏墨皇本,上海圖書館藏翁方綱跋本與陜西博物館藏本等,皆甚精。
舊南北宋拓,以存字不同而判然,元明而下,不可勝算,更有覆刻混乎其間,往昔影印傳世最負盛名者自推崇恩藏本。崇恩姓覺羅氏,原籍長白滿洲正紅旗人,官至二品,自稱玉牒崇恩,標榜皇家正脈,乃好顯擺者也。道光二十六年以重金購自孫文靖家,於冊首重墨隸書題“墨皇”二字,并於同開之左邊隙題曰“天下法書名碑第一,吾家宋搨墨寶第一。”又於裱冊之天地頭與邊側硃墨筆細字批注累累,冊後除何子貞詩跋而外,悉為其歷年自跋,起於道光丙午,迄於同治戊辰,凡二十余歲春秋,其亦自壯及老矣。末跋以慨然於昔之同賞者多已物故凋零,塊然獨處,傷如之何云。崇恩自跋二十三則,又大過趙氏舊王孫之《蘭亭十三跋》也。墨皇本後曾歸藏於徐世昌氏。寐叟跋舊拓《聖教序》云:“崇語舲本肉多鋒少,無關書學矣。”亡友樂心龍兄曾主編印傳世最佳本《王聖教》,蓋即國家博物館之寐叟舊藏也,惜吾未之得耳。此臨所據為一九八四年文物出版社影印陜博藏劉正宗舊北宋拓本,與墨皇本幷觀,信矣夫寐叟老夫子之法眼也。
關乎書學者,清季楊惺吾老人言之詳而確,略謂是碑在唐時甚重士林,自吳通微兄弟有院體之目【見黃伯思《東觀餘論·題<集逸少書聖教序>後》】,光焰遂殺。宋元之間諸巨手皆不道及,有明以來,此風又熾。余以為唐初右軍真蹟固多,亦草書為多,然盡內府所有,未必字字皆備,且行法大小勻整乃不一也。且右軍筆法一帖有一帖面目,豈有千篇一律以供懷仁之取擇乎?大抵唐人以臨為摹,懷仁雖名為集書,不過結構多效其體,初非字字從真跡影摹。平心而論,字字安貼,無懈可擊,行書中亦可謂自樹一幟者。詆為俗筆,亦覺太過。蓋此有蹊徑可尋,絕少變化,學者不能力追魏晉,專以此安身立命,未有不俗者。《蘭亭》則如天仙化人,得其一二肢體便已超塵絕俗,烏可同日而語哉?
寐叟數跋不同拓本之《王聖教》,其見解一以貫之,有曰:“余甞謂此碑純然唐法,與晉法無關。然學唐賢書,無論何處,不能不從此入手。”又曰:“寒儒習書,欲參考初唐行法,得此足矣。”又曰:“《聖教》純然唐法,於右軍殆已絕緣,第唐人书存於今者,楷多行少。學人由宋行以趨晉,固不若從此求之,時代為较近也。”坦言“余於此帖性乃不近”,而遇佳拓猶甚欣賞,謂:“紙墨獨精,真有容華照燭、俯仰若神之概。僕於此碑不甚措意,於此本乃摩挲不能遽捨,而每行首末諸字尤多可與定武《蘭亭》、高紳《樂毅》互相印證者,唐代刻工之精,惟此宋拓能顯出耳。”
宋初周越《法書苑》謂“勒石累年方就”,則頗歷年所爾。明王澍《竹雲題跋》以為,《述聖記》末總記“貞觀廿二年八月三日內出”,則《序》、《記》降下,至咸亨三年集刻成,歷二十五年乃成——與何子貞詩跋相合。近有以後之集王字碑如大和六年春功畢之唐玄序集王《新集金剛經》,五千二百六十四字,費時約五百日之速度,例之《王聖教》一千九百零三字,計查閱右軍書二百七十七日,摹寫百日,編排二百七十二日,鐫刻六十日,當两年即成之矣。機械推算,不免想當然耳,況內府所藏豈容時時取用哉?王世貞曰:“右軍真跡自《稧帖》外,不應行法大小勻整乃爾。梵字多所不備,其小小展縮、偏傍輳合所不免也。”王宏撰復指其中“色”字偶有合草法者,而多以“包”字誤以作“色”。吾以為未必不知而以形近而代之爾。
自初唐太宗不惜以貶大令而力推右軍,蒐求復製,廣為推行,朝野蔚然成風,作字盛行集王以學王。其顯者若陸柬之書《文賦》,高正臣書《明徵君碑》。凡有右軍書蹟可得見學者皆摹學出之,其最多者來自《蘭亭敘》,故重出字難免雷同也。懷仁專集王字,資源富於常人【《序》、《記》分出二代帝王,玄奘譯經之潤色、助譯列名皆高官,勒石鐫字者亦戴銜】自具優勢,更兼其殫精竭慮,同字源而作展縮變化之,又以偏傍湊合成字,且兼收行真草三體并蓄之,字間顧盼,見諸牽絲往來、筆勢相連,宛若右軍一筆書就之妙,雖然其重出字雷同之弊,猶不能全免,如“教”字多同,“塵”字必作略小之真書之屬,然洵為書史奇觀劇跡也。至其作《心經》,覺或得新資源而有新變化焉?黃伯思謂:“近世翰林侍書輩多學此碑,學弗能至,了無高韻,因自目其書為院體……故今士大夫玩此者少,”伯思以為“學弗至者,自俗耳,碑中字未嘗俗也,非深於書不足以語此”云。有宋名家未見學此者,取學《王聖教》之風至明代轉盛,其最著名之有成者蓋為文衡山也,出其本色則近甜俗,為應市場需求常效蘇黃米書為之。以吾所見專學《王聖教》而得大成就者,實未之見也。有深於書者能由此出奇制勝否?
庚子七月廿九日,避疫宅家,檢索載記,拉雜記之為遣也。
《王聖教》宣示二帝《序》、《記》費力甚巨,近乎今之國家級文化工程,鄭重其事無可疑。近有謂玄奘、太宗、高宗并右軍并見是刻,意在彰顯佛教之漢化過程,無乃過度解讀矣。唐室李姓曾認老子李耳為祖,佛道爭勝,有唐一代多次發生耶?太宗起,唐人崇尙右軍書,惟惜右軍無銘石書。為補此憾,太宗書二銘刻石,《晉祠》始真而以行繼之,《溫泉》則行書入碑。人咸謂開此風氣,實則六朝已漸開矣。至此刻成,儼然右軍作銘石之書焉。然究非碑版銘石,實為繼定武《蘭亭》後摹書刻帖之先行耳。李北海書碑麓山寺外,亦皆此屬。其所取字皆为行狎、章程,自有不合於用者;且真、行、草混用,大小字形突變。懷仁運用尚知節度,然亦開後世濫用雜體書与忽大忽小故作奇變之風。凡此之類,甜俗外又一俗也。
次日念及再記於後,已入八月矣。良楨
頃讀施蜇存先生《唐碑百選》載此刻,亦謂雖名之曰碑,實法帖云尔。
庚子八月廿五日 楨再記
潘良楨
潘良楨先生,别號函三樓主,中國滄浪書社社員、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虹口區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1947年生,上海市人。復旦大學哲學係畢業,先後執教華東政法學院、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硏究所。六歲學書,初規模唐宋名家,後學馮摹蘭亭。弱冠得識來楚生先生,乃上溯秦漢。負笈復旦而入王蘧常先生門下,獲識書道沉着痛快之理,遂搜羅古金石題刻、簡牘殘纸與法帖墨蹟,取其心儀之佳者力學不輟。數十年上下求索,硏求筆法,探其流變,其書以循寐叟、明两二翁相承之學脉,重新檢視新舊材料,再探如何鎔碑帖於一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日利文心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