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教学(一)

杨旭东 上海交大国学社 2016-09-26

简要介绍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开启音韵学的学习,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将与各位一起探讨古汉语发音的若干问题,希望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大家对于古代发音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各地方言的特点,以及汉语文化圈内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语言特点,有更完整的了解,方便大家的语言学习。
为便于大家参考和理解,所有注释均以括号标注在一些存在专业名词、专业概念或者一些需要拓展、补充说明的地方。
我们主要以中古音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何为中古音。中古,广义指的是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时期,而一般以隋朝与早唐时期的切韵系为中心,因为语言在唐朝中后期以及宋朝的广韵时期有了不同。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中古音韵,此处采用了polyhedron拼音(同时附上IPA标准国际音标),以郑张尚芳拟音为基本标准进行一定修正,同时采用广韵三十六声母、二百零六韵母(含声调),含-m、-n、-ng、-p、-t、-k、-i、-u 8个韵尾(韵尾,coda。一般以在音节后方做结尾的辅音成为韵尾,对于韵尾与后滑音之间的区别,在后面的内容中会涉及)
现代吴语(苏州话)最多有36个声母,60个韵母。粤语(广州话)最多有22个声母,94个韵母。闽南语有15个声母,85个韵母。而普通话中有24个声母,39个韵母。
语言学的辅助
研究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语言学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在进入正式的中古音韵学学习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
广义的语言学包括语文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情况,叫做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叫做历时语言学;对多种语言作语言学概论综合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叫做普通语言学;把语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叫应用语言学;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追溯某些语言的亲属关系,叫历史比较语言学;用比较方法发现人类各种语言的某些共同现象,叫类型语言学;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叫对比语言学
语音、语法、词汇及文字这些学科都注目于语言的结构本身,是语言学的中心,有人叫微观语言学
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的是语音学
研究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彼此之间有何区别和关系的是音系学或音位学
研究词的构成方式和屈折方式的是形态学,也叫词法;研究如何把词组成短语或句子的是造句学,也叫句法。按传统语法,形态学和造句学合起来就是语法学
研究词汇项目、词汇意义、词语演变的是词汇学;追溯词的来源和历史的是词源学;搜集许多词项,把它们分类、比较、注释的是词典学
研究词项与概念及指称对象的关系,揣摩各种词义的异同、正反、上下、交叉等关系,剖析整个句子或其中某些成分的意义,这是语义学。研究文字的形状、体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是文字学。
音韵学主要关注的是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
汉语发展的总过程综论
上古汉语特点:
上古汉语声母约有多家学说,对于声母数量、具体音值、复辅音问题等都有很多不同看法。此外,上古汉语存在送气清音、不送气清音、浊音、鼻音的对立。
古无轻唇音(即现代汉语中的f类,唇齿音)
古无舌上音(即现代汉语中的zh、ch,翘舌音)
古无喻三归匣(古隶牙声匣母,喻母古隶舌声定母。"意思是上古没有喻三,即舌面音这声母,它在古时可归为匣母)
上古汉语无声调说
1954年法国学者奥德里库尔通过历史比较法的考察,发现越南语的声调是已经脱落了的韵尾的痕迹,这些韵尾在比较原始的亲属语言中(如克木语)仍然存在。他发现,越南话的上声来自喉塞音,去声来自-s。由于越南话和汉语的声调系统很相似,他提出汉语的声调有同样的来源,上古汉语没有声调。
中古汉语特点:
无轻唇音(中古后期逐渐分离而出)
四声八调
开合口对立区分(除了唇音以外)
尖团音分立

清浊音分立(中古后期逐渐消去浊音)

近古汉语特点:

入声字迅速消失(粤语保留完整入声塞音韵尾,在吴语中已经发生合并或部分消除,西南官话中完全消除但保留声调)
浊音消失
团音中出现颚化
舌面齿音逐渐向卷舌音靠近
舌面舌音逐渐向卷舌音靠近
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
(1)初期有大量的浊音与喉音,音位靠后,且多具有弹舌、喉塞的现象,而随着语言的发展,浊音逐渐清化。
(2)音节趋于简单化,向着清晰、连接顺畅且适合口腔构造的方向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