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仿明古瓷特征大全,一看便知
摘要:清三代皇帝尤爱古器物,所以仿古器物的烧造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仿器物的青花仿古瓷也不例外。《乾隆记事档》中有多处记载仿器物的青花瓷器的烧造情况。乾隆时期工艺美术的整体呈现一种华丽繁缛之风,在仿器物的青花器中所体现的就是所仿器物虽仍保持原器的造型和纹饰,但不可避免的带有繁复的特点,在所仿对象的选择上,也是选取前代所制复杂之器进行仿制。相对所仿之物显得更加工整细致。
清康熙 青花庭园仕女图盌《大明宣德年製》仿款”以超估价90余倍的1872万港元成交
清仿明永乐之器特征
“永乐”为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景德镇御窑厂这一时期烧造的御用瓷器在官窑款识方面较为独特。目前仅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的内心有书“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这是唯一一类带有款识的永乐青花瓷器。
需要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景德镇为制作高仿器物,曾将故宫旧藏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的重量、胎体厚度及工艺进行过缜密的测量和研究,所仿者相当逼真,但仿品在款识的表现和青花发色等方面与真品还是有些差距。近十几年来的仿品就更差了。现代仿品中,仿“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的青花瓷器较为多见,本文就不多做阐述。
清仿明宣德之器特征
青花瓷中,永宣青花是历史上的高峰,所以仿的最多。明代晚期万历时期就开始仿制永宣青花瓷了,入清后,百废待兴,康雍乾三朝青花瓷方面,主要仿的还是永宣瓷器,成化瓷器因为其典雅的韵味,也有所仿制。清代自康熙朝始,皇帝多次传旨令御窑厂以明宣德青花为楷模,精心仿制。清康熙青花仕女游园图碗,此器为清官窑仿明官窑之作,即所谓的“官仿官”。其造型、纹饰基本与明代宣德青花器一样,只青花用料不同,由于用的是云南产的珠明料,青花发色青翠,富有层次。
可以看到,由于所使用的青料的不同,明宣德与清代的青花瓷,发色有较大的区别。这也是一大重要的鉴定特征。
雍正青花海水白龙纹梅瓶,此瓶造型、纹饰均摹仿宣德,但龙及海水江崖的纹样则有明显区别,带有清官窑的韵味。水波、龙鳞的绘制一丝不苟,虽严谨但不如宣德时期的洒脱。首先,观察瓷器的胎釉。明朝时烧出的瓷器在胎色上更为白皙,而且在质地上更为细密,清朝仿制的瓷器相比之下胎质更轻。明清两朝虽然都多以青料题写款识,但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两者还是有些许不同之处:明朝的青料款识色彩更为深厚,而清朝仿品上的款识显得更浅。
清仿明嘉靖之器特征
清雍正仿明嘉靖之器,造型为完全仿照明嘉靖制作,青花装饰则仅选择相同的主体纹样来进行绘制,体现了两朝审美之区别。
清仿明成化之器特征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明中后期青花器物的仿烧,以仿成化和嘉靖时期的最具代表,但不同于康雍乾仿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仿成化嘉靖时期的青花器在仿的基础上,出现了更多的创新。例如康熙仿成化缠枝花纹碗,虽碗造型相同,纹饰也均描绘以缠枝花卉,但康熙时期的枝叶描绘相比成化时期更为细长,青花发色更为深沉,且枝叶层次更为分明,得益于此时水墨画之技法对青花分水技法的影响,另器胎相对与成化也更显白净。
清康熙 仿明成化斗彩寿石花卉纹罐,北京故宫藏
另外,款识虽写“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但相对于成化时期字体更大
清仿弘治瓷特征之一
除了可以从明清两朝瓷器的特点上进行区分,康熙年间模仿的弘治年间的瓷器,瓷器底部的圈足比原版更低,款识中的“治”字左边的偏旁也比原版更高,并与右边的“台”字位置相平。
综上所述,对康雍乾三朝对明代早、中、后三个时期的仿与创的对比得出,康雍乾时期对明早、中、后期的青花瓷器既有“仿”,也有在“仿”的基础上的“创”,从清仿明的仿古瓷中,可以看出都是想极力模仿永宣瓷那种特点的,无论是胎釉、画工、发色,甚至是苏麻离青那种晕染的感觉,也想以点工的方式展现出来。但每一时期的“仿”与“创”所侧重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康雍乾时期对明早期的青花瓷器的仿多是集中在对造型和装饰的仿制,而对不同的朝代所仿的对象也不同,但多是具有本时代特色的造型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