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死了吧,别再联系了”|伴侣一吵架就说狠话、删微信,怎么办?

有位朋友来找我咨询,说女友一吵架就会说很伤人的话,怎么狠怎么来,比如
“你以为自己很重要吗,你根本什么都不是。”
“就当我死了吧,不要联系了。”
“我宁愿一辈子不结婚,也不想跟你这种人在一起”
“好吧全都是我的错,我自己承担行了吧”
这些话听起来刀刀插中要害,他根本扛不住。
但是等合好的时候,女友又会很真诚地道歉,会回到平常的温柔体贴;
他知道女友其实很爱他,但下一次吵架,很可能又会说伤人的话。他很苦恼,问我们该怎么办?
为什么情侣在吵架的时候会说这么狠的话?以及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为什么会这么狠?
1.对别人狠:自我防御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Linda Hill 发现,当情侣们陷入争吵时,通常会出现“受伤”、“无助”、“不舒服”等一系列负面的感受。
此时,人们的大脑会发出“有危险”的信号,然后为了自我保护,人们会进入自我防御状态。
处于防御状态的我们,可能会拒绝外在信息的输入;也可能会采取攻击的方式,来威胁对方以保护自己。
当防御处于正常范围的时候,是能通过沟通良好解决的;但有一些人会启动“高级防御”,就好比这些说狠话的伴侣,他们往往是处于一种极度恐慌的防御状态中,完全封闭或者猛烈攻击。
例如出现这样的对话:
A: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B:你明明就是故意的,你心里压根就没我。
A:我真不是这样,你每次都误解我,你听我解释。
B:我不想听,你每次只会辩解,就这样吧,我又不是非要赖着你,没你我也能过得很好。
在这些对话中,防御的一方明显对任何信息都产生排斥状态,听不进任何话,包括关心、解释等。还可能直接删微信、拉黑、拒绝联系。
另外,高级自我防御的人还会进入“攻击状态”,我问过一些一吵架就说狠话的朋友,他们说,当时的想法就是“你伤害了我,那我就报复你,不能输”
在那个情境中,他们根本无法思考,也想不起过往的恩爱片段,只是强烈地感受到了“受伤”,此时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在态度上“赢”,以此保护自己
因此会表现得很伤人,尤其是提分手,不给对方任何余地。
此时想起依萍的台词:
注:男女都有可能在吵架中说狠话,但是因为女性在冲突中更倾向于直面和宣泄,男性更倾向于压抑和逃避,因此我们会觉得女性说狠话的频率更高。具体的差异分析,可以参考大叔之前写过的文章:
男友一吵架就认错,是爱我还是敷衍?| 揭秘爱情难题:女生追,男生逃
2.对自己狠:渴望被爱
前面分析的这种情况,更多是解释了“攻击对方”的狠话。
但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一些狠话是针对自己的。例如前面提到的:
“就当我死了吧,不要联系了。”
“是我自己不要脸行了吧”
“你没有错,全都是我错行了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拨开“狠”的背后,除了自我保护,他们更深层次的需求其实是“渴望被爱”。
当我们渴望被爱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告诉对方“我希望你能更加在乎我,花更多的时间陪我”;还可能会表现出受伤一面,例如哭泣、吃不下饭等,让对方来安慰。
但有一些人很可能会采用“自我攻击”的方法来表达这种需求,这跟他们的依恋模式有关心理学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提出,一个人的依恋模式主要由两个命题来决定:
1. 我值不值得被爱?(自我价值认同)
2. 别人值不值得信任?(他人价值认同)
依恋恐惧者,往往在这两个问题上都存在困扰,他们一方面不认可自己的价值,总是很容易感受到“被忽略、被抛弃”的恐惧感;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信任别人,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会觉得对方不可靠、不能给自己安全感。
因为这两方面的缺乏,他们无法用健康的方式表达“渴望被爱”,而是通过一些极端的情绪反应来自我攻击,以此获得对方的关注。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后面的内容我们会具体分析。
狠话会对关系造成什么影响?
无论是攻击别人的狠话,还是攻击自己,其实都对双方很强的杀伤力。
经历过这个阶段的人都会发现,战争之后再合好,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缺的这个东西,就是信任。
对于说狠话的一方来说,他们其实内心很挣扎,失控之后又常常自责,慢慢会对自己处理关系的能力失去信任;
而接收方,也会在听了很多否定的话之后,会对关系失去掌控力,他们在冲突中不知所措,也不知道下次是否还会重演这种模式,产生更深的不安全感
研究也发现,双方的关系满意度会随着这种模式而下降。
“其实你也不想”
如果你是那个容易说狠话的人,你或许经常陷入绝望和自责中,感觉自己是个大恶人。
我们想对你说:“虽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但是不要太过自责,因为其实你也不想”。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在恋爱中会变得说话很伤人,但他们平常却是非常温柔善良的朋友,是那种很会付出爱的人。
只不过一遇到亲密关系的冲突,就无法控制自己进入这种攻击模式。
心理学者发现,这些不良的沟通方式往往跟人们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在成长环境中,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正确地应对冲突,他们看到父母的争吵,看到这些争执中 “胜利者” 得到了自己的目的、而 “失败者” 却被伤害、被抛弃。
因此他们会觉得,冲突是一种很大的威胁,而为了不被伤害,只能争取做一个胜利者。
另一方面,也跟童年时期安全感的缺失有关
正常来说,父母应该是每个孩子幼年时期的安全港湾。
但如果父母给不了安全感,反而频繁给孩子带来伤害,这个安全港湾最终会变成一个危险地带,让人感到恐惧(不仅父母,其他依恋对象也一样)。
我们可以想象这种痛苦:心里明知道有一个地方,很想去寻找被爱的感觉,但是却每次都得不到爱,反而弄得伤痕累累。
甚至这些孩子会发现,只有过度反应(例如自我伤害)的时候,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
长大之后,这种伤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亲密关系。
他们很渴望被爱,却会在冲突中自动启动“受伤记忆”,很容易感觉到自己是受害者,是被抛弃的一方,因此启动防御方式来保护自己;
他们的经验也会让他们启动过激的情绪模式,以“自伤”来获得关注。
双方可以怎么做?
无论你自己是说狠话的一方,还是你是忍受话语伤害的一方,下面这些建议你们可以尝试去练习。
1. 共同建立一些原则
前面我们说到,很多时候自我防御的方式是自动的,并不受控制。但是制定一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慢慢用新的反应模式来代替。
例如:
1.再生气,也不要说分手;
2.吵架的时候尽量面对面解决,而不是发微信;
3.每次想骂对方的时候,可以先写信,并告诉自己“过两天再给ta看”,这可以起到一个替代的宣泄作用(实际上很多时候过两天就不想发了)
4.共同协商当一方说狠话的时候,另一方的应对方式。例如身体上抱住对方,让对方冷静。或者说:“我知道你说的这些不是真心的,我很爱你,我希望你确信这一点。”
2. 适当减少强迫性的安全来源
很多说狠话的人,往往需要伴侣的“哄”和“挽回”来获得安全感,慢慢地会越来越依赖对方的哄来解决问题;而他们的伴侣也会习得一系列“哄”的方法。
但依恋的研究却发现,“哄”很可能会强化对方说狠话的模式。
因此作为伴侣,如果你真的爱 ta,希望帮助 ta 克服这种不良的沟通模式,那么你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味的哄和挽回。
你需要在对方开启这种模式的时候告诉ta:“我知道我做得不对,让你很伤心。但你不需要说这样的话,我也会来挽回你,来爱你;其实当你平静地指出我的错的时候,我也一样会努力改正、学会爱你。”
另外,比起在冲突中给对方接纳,更重要的是平常更多鼓励 ta,让 ta 建立起自我价值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3.练习正确吵架
最后,最老生常谈的一点,也就是学会“非暴力沟通”,它适用于任何时候的吵架。
“说狠话”的一方需要学习,而被恶语中伤的伴侣,更是需要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认识到这种模式是错误的。
把这四个步骤背下来吧:
a.观察和描述事实
b.换位思考,澄清对方的想法
c.表达自己的感受
d.提出请求,沟通协商
以男友不接电话、约会迟到,惹女友发飙为例:
女友:“我今天给你打了四个电话你都没接,约会你还迟到了半个小时。你是忘了时间吗?还是不看重我们之间的时间呢?我感觉到很不被在乎、很被忽略。
我希望你可以每天花一个小时专心陪我,不处理其他事情……”等
女友如果控制不住说了狠话,提了分手,男友可以说:
“我错了,最近没有很好地关心你和陪伴你,你说的这些我一定努力做到。
你今天说了3次分手,并且删了我的微信。我想你当时一定是气坏了,控制不住自己才会这么做,是吗?其实你每次说这些话的时候我都非常受伤和难过,会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很无助。我希望你可以……”等
写在最后 
最后少女想说,没有任何一段亲密关系是不需要练习的,也没有任何一段甜蜜的爱情是没有冲突的。
无论当下的冲突让你们感到多么糟糕和受伤,只要你们还坚信彼此的爱,还想继续走下去,就去努力学习沟通、一起成长。
勇气只剩一点点
但是爱还有很多
那一切都会好的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参考资料
[1] Baker, W. H. (1980). Defensiveness in Communication: Its Causes, Effects, and Cures.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7(3), 33–43.
[2] Overall, N. C., Girme, Y. U., Lemay Jr, E. P., & Hammond, M. D. (2014). Attachment anxiety and reactions to relationship threat: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inducing guilt in romantic partn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2), 235.
[3]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4] Arriaga, X. B., Kumashiro, M., Finkel, E. J., VanderDrift, L. E., & Luchies, L. B. (2014).Filling the void: Bolstering attachment security in committed relationship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5(4), 398-40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