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刘学高:【“天下黄河第一门”——孟门】(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秦文学
编    辑:处  寒
总编:鱼儿姐姐

“天下黄河第一门——孟门”

作者:刘学高

晋陕大峡谷中部的孟门古镇,因洪荒时期,大禹在此凿开蛟龙壁,疏通黄河上的第一个洪水出口,故得“天下黄河第一门”之称。古人有:伯(孟)仲叔季之排行的次序,如:孟姜女,乃姜家大女儿,“黄河第一门”也因此得名“孟门”。
吕梁“孟门——碛口”与临汾“孟门山一壶口”这两处地形颇为相似,皆在晋陕大峡谷,字名相同,且两地“孟门”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传说和遗迹。
孟门的历史,有点遥远,远得扯到了大禹治水那阵子;孟门这名字,听上去有些霸气,称得上是惊天动地,因为孟门的“出生”,还引出了一位开天辟地的人物。
《吕氏春秋》曰:“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禹凿龙门水南流。”《史记·禹贡》载有:“大禹治水,冀,开壶口,由梁及岐。”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不同凡响的历史人物。前者吕不韦,战国时期秦国宰相,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奠定了他思想家、文学家的地位;后者司马迁,西汉太史令,受腐刑忍辱而著《史记》,被后人称之为千古“史圣”。至于他们记载的禹,民间早已将其神话:大禹足踏巨石,挥起开山大斧,一斧劈开蛟龙壁,洪水尽泄,于是就有了“天下黄河第一门”的“孟门”。
孟门,从禹这一斧开始,就铸进了历史,只不过,史书上也只有“洪荒时期”四个字的记载。大概距今也有四千六百多年了。那时的北京还只是一片旷野,直到两千多年以后,才有个小小的燕国,秦代设县时,只叫蓟县,这时的北京(蓟县)才与春秋战国时早已设为蔺邑的孟门站在了同一个级别。历史,往往把辉煌淹没,只留给你一片残垣断壁,或是一片废墟。
孟门,没有江南的吴侬软语,但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低哑的喉音;孟门,没有小桥流水、细水润花蕊的细腻,但却有浊浪排空、推移顽石的粗犷;孟门,更没有歌舞唱和、歌坛诗社的文雅吟咏,丝竹琴瑟的悲欢离合,却有那莽林呼啸山石的铿锵和黄河的咆哮;当然,更没有亭台楼阁、舞榭歌台,但,这里却有金戈铁马、旌旗猎猎,摆开刀枪剑林的古战场。
“来孟门,不上南山寺,算是白来;上南山寺,不拜'禹王石’,算是白上。”其实不然,南山寺的颓废,令人心碎:残存的塔林,仅剩遗址的南山寺,七零八落的建筑构件,一片凄凉,是天灾,亦或是人祸,不得而知。残塔的字迹多是漫灭不清,只能依稀分辨有元代、明代塔铭。因无人踪,塔林、寺院的区域内,苍松翠柏森森,幽静落寞凄凉。怔怔地,一任山风掠过面颊,带着思绪走进远古,去遐想那个曾经的南山寺。
战国时期曾繁盛一时的孟门,率先形成了黄河上重要的水旱码头,成为晋商的西大门,这里贸易繁荣,品种齐全,布匹百货,皮货油盐,纺织品和土特产远销河套地区。早先,蒙古贵族阶层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就是“死后不穿定胡(孟门)衣,难瞑目;宴席不喝定胡酒,不圆满”,可见孟门土特产的地位和品味之高。
曾与晋东娘子关齐名,有“东有娘子关,西有孟门关”之誉的孟门关,史称“晋西第一门户”。黄河曾给他带来了希望,黄河也曾带走了他的希望。希望与失望,在晋陕大峡谷里并存、轮回。
清·道光年间的一天,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黄河咆哮,黄水肆虐,泛滥成灾,孟门古城“舟行于街,涛声于市”。望着铺天盖地而来的黄水,人们只有无奈、绝望的叹息。曾经的繁荣,曾经的辉煌,霎时,烟飞灰灭,化为乌有。那浇灌千里沃野的黄河,此刻,失去了往日的温情,卷起泥沙,浊浪排空,无情地吞没了千年的财富,吞没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吞没了世代相传的故事。望着滔滔的黄水,人们无奈的在不远处的枣峁上村,艰难的重建家园……
黄河在这里绕了几个曲线优美的湾,最大湾的东岸便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明清民居和砖混窑洞。眼前这个沉睡的古镇和她跟前的黄河一样寂静的夹杂着几分凄凉。“孟门县”,一个被“孟门镇”代替了已经一百多年之久的名字,代代相传,一直叫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是一种无奈的抉择,也是一种乡愁的寄托。奔腾不息的黄河,依然是经年流淌,数次遭受黄河大规模甚至彻底毁灭之后的孟门。至今,也只能屈居“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之后,成为“九曲黄河第二镇”,成为被母亲河遗弃的明珠了。
我试图去寻找那些远去的记忆,很难。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个“孟门熬”却沿着遥远的印记,一路走来,提起“熬”,乡人曰:“没得卖”。似乎是很神秘。吃过后,感觉与陕西的“羊肉泡馍”有相似之处。但,它真正的文化底蕴,来自于那个至今还流传的传说:明末,李自成揭竿而起,方圆百里的乡人纷纷投至李闯王帐下。当时的孟门设置定胡县城,距李自成老家米脂只有百十里。朝廷视定胡为“闯贼窝”,崇祯皇帝钦命“灵显将军”带兵剿除。
官兵到后,见少壮者均已投奔了闯王,余者皆妇孺老幼,村社十室九空。乡人跪地求饶,恳请灵显将军宽恕这方人,又将仅存的豆粉汤熬为官兵煮饭吃,看着百姓们的孤苦伶仃,望着手下兵士们满脸的无奈,灵显将军动了恻隐之心,给崇祯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苦谏朝廷赦免这方人的“罪”。之后,拔剑自刎。副将带着灵显将军首级和奏章回朝交旨,从此,朝廷再也没派兵前来剿灭。
为了纪念将军的恩德,孟门人在黄河岸边建起了,“灵显将军庙”,并持“熬”与香火上供,久之,孟门“熬”也就由昔日的“救命汤”进化为今时的待客佳品。
孟门“熬”为乡人们感恩和怀念救命恩人灵显将军的哀思,至今世代相传。故,生发出了:“不吃孟门熬,白到孟门来”的说法。

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刘学高,笔名长风;号流浪行者。沿徐霞客之足迹,寻马可波罗之行踪,追唐玄奘之佛影儿,四十六年来走遍四野八荒,于六合之下,尽行华夏及周边诸多国度。停止写作三十一年,公元二零一八年春,重拾拙笔,开始涂鸦。

往期链接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一)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二)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三)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四)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五)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六】

【三秦文学】【名家有约专栏】(第一期)(诗歌)

【三秦文学】【名家有约专栏】(第二期)(诗词)

【三秦文学】刘学高:【宿迁往事成追忆】(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刘  生
副主编:长青山人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