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辞》有感
作为继《诗经》以后,对中国文学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最近每周三带着对楚辞的这股朦胧感,我走进文创连萌,和一群诗友一起共读《楚辞》一起梦回楚国,走近屈原。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每次都有老师为我们领读并分享他们个人对楚辞的见解,老师们先从楚辞的时代背景开始带我们进入楚国,而后楚怀王之死,而后又带我们走近屈原分析了屈原的政敌、家世其官名三闾大夫的由来——公族不一定是贵族。以屈、景、昭三姓为盛,称为“三闾”,屈原在二十四五岁,便任“左徒”之职,位在大夫之列。故称“三闾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交代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正是因为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是非不分,所以他忧伤愁闷,创作了《离骚》。
老师们给我们解读《离骚》,告诉我们不能忘了它的作者是写过《天问》的。在《天问》里,他觉得整个世界、整个人生、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都是不可思议的,难以理解的,假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这里的转折只是向楚怀王一个人身上的转折,而是向整个现实人生感受的转折。
领读老师们各有千秋,在共读后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对于离骚的见解抛出问题共同探讨。在业余时间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诗友在一起品味经典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