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放射性肠炎验案一则---马氏妇科
施萱婷
初诊:2020年7月29日。张某,31岁。因“宫颈癌四期放化疗后1月,放射性肠炎发作20天”要求异地会诊。
患者2019年11月19日起在河北省燕达医院肿瘤科十楼东区48床住院治疗,共行34次放疗,5次小化疗,6次大化疗,7次后装治疗。2019年11月19日入院行放、化同步治疗,放疗方案为:腹主动脉旁及腹膜后淋巴结区域、宫颈病灶及淋巴引流区PTV 50. 4Gy/28F。同步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脂质体 60mg 1/w。应用第1次化疗4天后出现严重皮疹,考虑化疗药物反应,给予对症抗过敏治疗后好转。遂改用顺铂40mg1/W,给予相应辅助用药。放疗完结后行放疗加量,方案为: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区域PTV 16Gy/8F。放疗后于2020年2月19日给予第1周期化疗,方案为TC(紫杉醇脂质体240mg dl+卡铂 500mgd2 21d)。2020年3月10日入院后给予第2周期化疗,方案为TC(紫杉醇脂质体240mg dl+卡铂 500mgd2 21d)。
2019年11月开始化疗后一直便秘,化疗第2周期左右偶尔出现腹泻,化疗第4周期开始大便不成形,少量不成形细条状粘液软便,甘油灌肠后增多(化疗前大便正常,偶有便秘)。放化疗后潮热出汗明显,一小时2次。7月8日食用凉面后出现下腹及脐周痉挛性疼痛腹泻。后出现不排气,不排便,腹痛加剧,故于2020年7月20日在河北省燕达医院普外科十五层东区14床住院治疗,诊断为:“放射性肠炎,不完全肠梗阻,肠壁水肿”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解痉止痛治疗,甘油灌肠后腹痛较前稍好转。近2日改半流质饮食,纳欠,每日仅进食半碗米粥,进食后饱胀感明显,反酸较多,嗳气多,一日数十次,腹胀,矢气难,肠鸣音亢进,现在很少灌肠,大便稀粥样,夹带粘液和不消化食物,日解5~6次。胃脘、左上腹、脐腹部疼痛,不敢触摸,二少腹时发疼痛,腹部发凉,喜热敷,热敷后腹胀稍减轻,按之柔软,肠鸣音亢进,手脚发冷,心慌明显,心率加快,夜寐欠安,口苦,体温36.3~36.7。舌稍淡嫩,苔薄腻,脉不详。
中医诊断:腹痛腹泻(脾阳不振)。西医诊断:放射性肠炎。
治法:温中健脾,燥湿止泻。
方药:连理汤加味。
党参12g 炒白术12g 炮姜5g 炙甘草6g 川连5g 川椒3g 乌梅9g 苍术10g 厚朴10g 炒莱菔子10g 赤石脂15g 六神曲10g,5剂。
吩咐停止甘油灌肠。
二诊:2020年8月4日。服药后7月31日~8月3日共排便2次,大便偏软,稍成形,今日排便一次,已成形,腹胀明显减轻,肠鸣音较前减少,嗳气、反酸明显缓解,心悸基本消失,精神好转,开始外出散步,出汗较多,前几天夜寐安,近2日夜寐一般,食量一般,易饥,每日进食三顿,每顿大半碗小米粥或煮烂的面条。现停用甘油灌肠,偶尔小腹坠痛,仍感发凉,腰酸痛。于7月31日出院。舌淡红,苔薄白,脉不详。
方药:党参12g 炒白术10g 炮姜5g 炙甘草6g 炒薏苡仁30g 赤石脂15g 川连3g 木香10g 金樱子15g 芡实15g 浮小麦30g 合欢花12g 夜交藤15g,6剂。
按语: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患者腹胀腹痛,腹部平软,喜温喜按,故为阳虚证。投以理中汤加味,方中炮姜温中散寒;党参补气健脾,振奋脾胃;白术、苍术健脾燥湿;赤石脂温涩固脱;乌梅、花椒、川连为乌梅丸之意,寒热并治;厚朴、莱菔子行气消积除胀;炙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患者大便稍成形,腹胀明显减轻,予以理中汤合香连丸,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滞气,与黄连配伍加强行气止痛之功;金樱子涩肠止泻;芡实健脾祛湿止泻;炒薏苡仁健脾燥湿;浮小麦补虚止汗;合欢花、夜交藤解郁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