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形成考:几千年前华北平原真的是一片大海吗?

关于华北平原的形成:

曾有学者提出过夸张的猜想,他们认为7000多年前华北平原还没有诞生,那时的海岸线距离今天的太行山、大别山并不遥远。随着黄河源源不断地将黄土高原的泥沙带到下游,留下大面积的冲击扇,华北平原也逐渐淤积形成。数千年来,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其摆动范围北至天津,南抵江苏淮河流域,几乎纵贯了整个华北大平原。改道期间,黄河水侵入海河、淮河与其他河流的流域之中,与这些河流一起冲积,合力营造了今天的华北平原。(引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5期卷首语)

海平面上升66米后的亚洲版图

上面的错误观点对后世影响颇深,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人相信“几千年前华北平原还未形成,甚至还是一片大海”此类说法;近段时间,网络上有些人为争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甚至拿出现代冰川融化后的海岸线变化图作为证据,把几千年前的华北平原说成“汪洋泽国”、“位于海平面之下”,依此论证只有黄土高原是“最理想的文明之舟”;却不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河流冲积平原之上,而华北平原近万年来,海侵最严重的时候也未有全部被海水淹没的情况发生。

现代冰川融化后的海岸线变化图

既然那么多人不了解事实真相,那么我们就来说一下华北平原的历史吧!

华北平原,又名黄淮海平原,中国三大平原之一,是中国东北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

华北平原分布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范围

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那么华北平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历史时期黄河多次迁徙,北至天津、南至徐州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黄河历次改道图

上面百科中的华北平原形成过程,提到了中生代、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等一系列地质年代名称,我们后面会一一论述;关于地球自46亿年前诞生到现代,大陆板块的历史演变,今人亦有不少研究,甚至复原了不少亿万年前地球地理变化图,这里我们都可以直接作为参考。

早期地球地理变化图

中生代时期:

中生代,年代为2.51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开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前后横跨1.8亿年。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

地质年代表分期

下面为华北地区在二叠纪(2.95——2.5亿年前)三叠纪(2.5——2.05亿年前)侏罗纪(2.05——1.37亿年前)时期、白垩纪(1.37——0.65亿年前)时期的地理图。

(1)、中生代前的二叠纪(2.95——2.5亿年前)时期:

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盘古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古地理:

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盘古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二叠纪前期地理图

二叠纪后期地理图

二叠纪时期,华北地区是一半岛或近海岛屿,此时的“华北平原”可以说尚未成型。

(2)、中生代三叠纪(2.5——2.05亿年前)时期:

三叠纪(Triassic)的名称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之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今天,三叠纪被分成更多亚层。

古地理:

盘古大陆(Pangea)的形成是始于泥盆纪,经由大陆与大陆彼此之间持续的碰撞,一直持续到三叠纪晚期,才导致了这块超大陆的成形。

三叠纪前期地理图

三叠纪后期地理图

三叠纪时期,华北地区逐渐扩大,并与华南地区连成一片大陆,可以说此时“华北平原”已经成型;与百科中的描述“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基本一致。

(3)、中生代侏罗纪(2.05——1.37亿年前)时期:

侏罗纪(Jurassic)是由亚历桑德雷·布隆尼亚尔(Alexandre Brongniart)命名,名称取自于德国、法国、瑞士边界的侏罗山,侏罗山有很多大规模的海相石灰岩露头。中文名称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侏罗纪”(音读:シュラキ 罗马字:syu ra ki)。

古地理:

侏罗纪早期,盘古大陆分裂为两块:北方的劳亚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墨西哥湾出现,位于北美洲与尤卡坦半岛之间。刚开始的北大西洋比较窄。而南大西洋要到白垩纪时,冈瓦那大陆分裂,才开始出现。特提斯洋开始闭合,地中海出现。在侏罗纪中期,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内华达造山运动),是已知最早的侏罗纪大型岩基。西欧则是一片热带的浅海地区。

侏罗纪前期地理图

侏罗纪中期地理图

侏罗纪后期地理图

侏罗纪时期,华北地区进一步扩大,此时的“华北平原”的扩张比较稳定。

(4)、白垩纪(1.37——0.65亿年前)时期

白垩纪(Cretaceous)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长达80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白垩纪因欧洲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白垩是由海生非脊椎动物身上甲壳的碳酸钙沉积而成,尤其是球石粒。这些白垩黏土层可在欧洲大陆与不列颠群岛(尤其是著名的多佛白色峭壁)发现。

古地理:

在白垩纪,盘古大陆完全分裂成现在的各大陆,但是它们和现在的位置全不相同。大西洋还在变宽。北美洲自侏罗纪开始,形成多排平行的造山幕,例如内华达造山运动,与之后的塞维尔造山运动、拉拉米造山运动。在白垩纪初期,冈瓦那大陆仍未分裂,而后南美洲、南极洲、澳洲相继脱离非洲,印度和马达加斯加还连在非洲上。南大西洋与印度洋开始出现。这些板块运动,造成大量的海底山脉,进而造成全球性的海平面上升。非洲北边的特提斯洋在变窄。西部内陆海道将北美洲分为东西两部,这个海道在白垩纪后期缩小,留下厚的海相沉积层,夹杂者煤矿床。在白垩纪的海平面最高时期,地表上有1/3的陆地沉浸于海洋之下。

白垩纪前期地理图

白垩纪中期地理图

白垩纪中期地理图

白垩纪后期地理图

白垩纪时期,华北地区比较稳地,此时的“华北平原”没什么大的变化。

新生代时期:

新生代(Cenozoic Era)约开始于6700百万年前,延续至今。新生代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又可分为老第三纪和新第三纪。新生代中,盘古大陆彻底分裂,地球上的各个大陆逐渐移动到今天的位置上:印度、澳洲向北移,前者更撞向亚洲而形成喜玛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北美洲和南美洲也在此段时间连接起来。

新生代

新生代时期断块比较活跃,此时“华北平原”地形依旧完整,已经有今日地形的轮廓。

古近纪时期:

古近纪(6500——2330万年前),旧称早第三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65.5±0.3百万年(Ma),结束于23.03±0.05Ma。“古近纪”一名中的“古”是paleo-的意译,“近”则是-gene的音译,并兼顾了字面意义。古近纪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

古近纪时期地理:

冈瓦纳古陆进一步分裂,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分开,逐渐北移;印度地块在始新世时与亚洲腹地连接,形成南亚次大陆;北非渐向东赤道靠近。南﹑北美在巴拿马地峡有时连接,引起部分动物迁徙。初期欧亚大陆与北美相连;形成白令陆桥,晚期形成陆生动物迁徙的路线。格陵兰、斯堪的纳维亚已移近现在位置。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开始与亚洲相连,红海出现。在喜马拉雅运动时期,青藏高原开始隆起﹐中国西部产生大规模的山前凹陷、并形成东部沉积中心。火山活动多为基性的喷发。但西藏冈底斯山、拉萨一带有中酸性的火山物质。

古近纪前期

古近纪后期

在古近纪时期,“华北平原”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地形上未有大的改观,与后世地形更为接近。

新近纪时期:

新近纪(英语:Neogene,符号N),旧称晚第三纪,是地质年代中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3.03±0.05百万年,距今2.6百万年结束,持续了21.4百万年

新近纪全球海、陆轮廓接近现今。海洋所占面积较大,陆地面积较小。现地中海沿岸,如北非阿特拉斯山区、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都曾为古地中海区,法国的西海岸、北欧地区被大西洋所占;北美西海岸南部、墨西哥湾滨海区被海洋所占。中国的东海岸在新近纪向东扩展,渤海、黄海大部还是陆地。

新近纪

新近纪时期,“华北平原”有所扩张,与后世地形基本重合。

第四纪时期:

第四纪(英语:Quaternary Period)是地质时代中的最新的一个纪,包括全新世更新世两个世。第四纪前是新近纪。它从约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第四纪这个名称是1829年由儒勒·迪斯努瓦耶(Jules Desnoyers)提出的。他在研究塞纳河低地的沉积层时发现了一层比新近纪更新的岩层。这个岩层一直延伸到今天。第四纪的时期基本上与最近的冰川期(包括现在的冰川回退期)相符。另一种分法是将300万年前北极结冰的开始作为第四纪的开始,这样的话上新世的最新的一部分也算作第四纪了。也有人不承认第四纪的存在,而将它看作第三纪的一部分。

第四纪前期

第四纪后期

第四纪时期,因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华北平原”海岸线有扩张、也有后退,沿岸地区变化比较大。

华北平原的形成与后期历史

由上面总结可知:

地质年代上,华北陆块在中生代时期已连成一片陆地,即华北陆地(或华北平原)大致形成于中生代中的三叠纪(2.5——2.05亿年前)时期;在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约260万年前)时期,形成连片的华北大平原与今日地形格局基本一致;而在第四纪数次冰期与间冰期时,“华北平原”有扩张、也有后退。

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陆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 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左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第四纪冰期分布图

最近的末次冰期(Last glacial period),是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内发生的最近一次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开始于约7万年前,结束于1.15万年前;此时东亚大陆与日本相连,东海海岸线延伸到东海大陆架。

末次冰期冰盛期的中国和海岸线,降雪线不太准确

在2万年—1.5万年末次冰期海退最盛时,中国沿海从南到北,包括海南岛、台湾、渤海等海区,都是与大陆整体相连的陆地,此时华北平原可以说最为广阔。

末次冰期最盛时海岸线

距今1万至5000年发生的海侵,天津平原大部份被淹;以后海面回降,河流冲积,又逐渐成陆,贝壳堤就成了这一历史过程留下的遗迹。贝壳堤堤高有0.5~5米,宽的有几十乃至几百米,长的有数十米、上百米或延伸百余公里。渤海湾古海岸的遗迹,反映自陆向海方向的岸线变迁。

在5千至7千年前,冰后期海侵最盛期,从南到北是由绍兴、苏州、芜湖、摊坊、淄博、济南、德州、昌黎等地连接的的海岸线,那时的广州、宁波、苏州、上海、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整个山东半岛、以及包括东营、滨州、沧州、天津等地区,都被海侵淹没为一片汪洋,同天津古海岸贝壳堤记录渤海湾地区海陆变迁史一样,广州七星岗海岸海蚀平台遗迹也记录了珠三角曾经沧海的往事。

冰后期海侵最盛时海岸线

根据海相地层的分布、贝壳堤及牡蛎礁的分布、探地雷达研究海相地层的尖灭线、遥感技术测量海蚀边界、土壤盐度等地质、地理研究,渤海海侵最大范围不超过宝坻—武清—沧州一线,此时华北平原即为退缩最严重的时候

[图1]

在过去(八九十年代及以前),对海相层的判断依据之一是观察钻孔沉积物里有没有有孔虫,有的话判定为海相,否则为陆相。但后来这个方法被认为有问题:陆相环境也生活一些有孔虫。所以在上图中,红线左侧存在“含海相层钻孔”——这些认识现在已经被证实是过时了——在平均海拔500米上下的北京延庆也在一些第四纪沉积物里发现了有孔虫,难不成第四纪海侵竟然超过五百多米?然后还没有在全中国的第三阶梯上留下大量的深海沉积证据?这显然是不对的

现代冰川融化后的海岸线变化图

还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古人类学研究者,通过史前人类活动遗址连线的方式推断最大海侵边界(即上面[图1]里的红线左侧的黑色虚线),但并不被地质、地理学界承认。

可以肯定的说,渤海在全新世发生过海退和海侵;但是在七千年前海侵最兴盛的时候,海水淹没过华北平原全境吗?答案是没有;文章开头有些学者的猜想“7000多年前华北平原还没有诞生,那时的海岸线距离今天的太行山、大别山并不遥远”也不是事实。

总结:

二叠纪(约2.95-2.5亿年)时,华北陆地为半岛或近海岛屿;在中生代的三叠纪(约2.5-2.05亿年)时,华北陆地进一步扩大与华南陆地相连,成一大片大陆,此时“华北平原”可以说已经形成;今日华北平原的地理格局在第四纪时(约260万年前)基本定型;在2万年—1.5万年前的末次冰期时,海岸线退缩数百里,大陆延伸到东海海底;末次冰期后到现代,中国东部海岸线的曾出现前进及消退,但并未有过华北平原都被海水淹没的情况,近两千年中国渤海、黄海海岸线后退,是后世黄河改道和泥沙的功劳;因此,有人论述几千年前的华北平原是“洪荒泽国”或“位于海平面之下”的说法,根本就不正确

华北平原在上古历史的地位: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和对远古各部族研究的进展,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一般认为,中华民族早期血脉来自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群,到秦汉之际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

上古中国历史主要叙述华夏与东夷、苗蛮的关系,三者交汇之地正是华北平原——淮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学上,八千年前的汉族先民在这里创造的古老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兴起,其中兴起于豫西、晋南一带的庙底沟类型,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对周边影响最为深远(庙底沟类型对周边的大河村类型、后岗类型、下王岗类型都有一定影响,甚至半坡类型的衰落也与其文化势力西进有关)。

仰韶文化分类

五千年前,仰韶文化走向衰落(对应神农氏世衰),鲁西、苏皖一带的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和南方的屈家岭文化(苗蛮)兴起;约公元前2900年~前2700年,龙山文化的前身——庙底沟二期文化(黄帝部族)兴起于豫西一带,后向东发展与西进的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和北上的屈家岭文化(苗蛮)发生碰撞,即为传说中的涿鹿之战(一说在河北涿鹿);

华夏、东夷、苗蛮位置关系

后世三皇五帝都邑传说和活动区域,多在河南、山东、山西三省之间;叙述上古历史,尧舜之前以鲁西、豫东为中心区域;尧舜禹到夏朝时期,则以晋南、豫西为中心,最早的中国即指这里。

三皇五帝都邑迁徙图

参考资料

《地球历史(时间下限扩展至46亿年前,上限扩展至2亿年后)》

《海岸线的记忆》作者:开启安康之门

《华北平原的形成时间有多久?》作者:云舞空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