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资源开发者的艰苦生活:荒无人烟披荆斩棘,人迹罕至风餐露宿

应该说,从事风电销售,如果没有经历过早期风资源开发,都不算完整的风电销售从业者。
在没有无人机,在没有中尺度大数据风资源数据的风电场规划之前,风资源开发属于经验工种。我记得10年开始寻找风资源的日子,必须要一个有经验的风资源老手带着,到可能有大风的地方去现场考察,由于早期建设的风电场非常少,根本没有什么地形地貌可参照,直到14年,我们还都是根据经验来找可能有风的地方。
传统做法就是到有高山,高原,山脊的县市,找几个哥么,喝喝酒,吹吹牛,通过言谈,了解咱们这个县市那个乡镇有大山,有山脊,有高原,有坝子,哪里风大。了解初步情况后,然后就找到当地的乡里干部,村里干部,继续摸底,落实后,就开始现场踏勘考察风电场。
车开不上去了(桂西百色)
从事风电的都知道,凡是风大,风资源好的地方,就一个形容词,荒无人烟,人迹罕至,鸟不拉屎的地方。不出意外,我们早期从事风资源开发的兄弟们都得请一个当地的向导,花点小钱,请他们给兄弟们探路。如果是没路的山岭,还必须要额外请两个开路的的兄弟,带着劈柴刀砍柴破路,上一趟山基本要花费一天时间,上山之前必须准备好干粮,否则无法完成一天的踏勘任务。
如果在半山腰如果遇到了老乡,可以在老乡家里吃个当地的口味,那绝对是当地口味,并且是绝对绿色无污染,可能在今天来看大家不一定享受得到,在当时而言,绝对是享受艰苦的同时,额外得到的福利。此外,风资源较好的地方,基本都是比较贫穷的地方,曾经在云南寻甸,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老乡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种洋芋(土豆),靠天吃饭,要脱贫非常困难,我经常看到他们那里的小朋友自己带着弟弟妹妹们,上学,放学。与我们今天城里的孩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着天壤之别。这些小朋友放学了帮助父母做饭,做农活,虽然抖音里的宣传的有些视频有点不一定真实,但绝大部分属实,如果我们城里的小朋友在暑假期间,父母们可以组织去实地看看,有时候只有亲眼看,亲身体会才知道劳动艰苦,赚钱的艰辛。
桂西田林吃老村长家的腊肉(设计院帅哥,2015年)
在没有google earth,奥维地图的三维地图时代,我们只能靠双腿去看,风速的大小全凭经验,峡谷风,山地风,水岸风等,过去地图没有今天这么方便,如果确认可能有风,就找到乡镇,落实地界,早期更加不知道各种保护区,各种生态保护区,林区等,都需要找到当地部门一个一个办公室去落实,落实的办法就一个,酒。从事风电的兄弟们很多时候的酒量就是这么炼成的。前期基础条件落实后,就需要和当地县市政府进行沟通,早期不是今天要地方政府召开各种办公会,提交各种项目建议书报告等,需要通过各种关系获得领导支持,签署开发协议,这就算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立塔也是很艰苦的一项工作,基本立塔都是回到了原始社会状态,靠肩扛手提,驴背马驮,基本立塔的主要成本在于运费,为了协调当地老百姓,不得不和村里的书记,村长喝一顿酒,防止有人破坏和偷道数据等。不过总体而言,绝大部分的老百姓是淳朴的,为风电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期10-15年,在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我曾经连续考察了几十个近百个县市,亲眼见过了很多的人间艰辛和贫穷,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毕业后十多年再看农村,尤其是西南的贫穷区域,感觉真的他们很不容易,风电的开发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出路。我记得最早踏勘的第一个风电场2010年,也就是今天的华电福新云南莲花山项目,个旧市附近的山上,四驱的三菱帕杰罗最后都开不上去了;后来去过云能投的大海草山风电场,海拔3500m以上,第一次感觉有点呼吸稍感不适。再到后来的广西天峨县,田林县,乐业县,桂西北,贵州的黔西南,黔南等地方。
云南红河云海(2014年)
到前几年的云南红河州,曲靖,昭通,丽江,德宏等,交通工具也先进多了。相对前几年状况就好了,路好了,有了中尺度做技术支持,Google earth和奥维指路,各种林业,国土,保护区地图在数字化地图上对照,理解在办公室就完成了颠覆性参数盘点。现在如果实在有不太靠谱的地图,无人机直接飞一趟,全部解决。
技术进步给我们风电前期工作风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不再用到山上开路考察,只需要在电脑上进行点击鼠标全部完成,唯一不同的是原来是县市求你来开发,现在是竞争开发权,附加条件越来越多,资源也越来越差,限制条件也越来越苛刻,过去凭经验开发风电资源的时代一去不复还。
(0)

相关推荐